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①黄老先生认为我国不应该被称为“支那”,应当正名为“中华”。其理由是:“支那”这个字,在荷兰语、英语字典上都解释为“瓷器”。以“瓷器”来称中国,这是-高三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现代文阅读/2019-01-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黄老先生认为我国不应该被称为“支那”,应当正名为“中华”。其理由是:“支那”这个字,在荷兰语、英语字典上都解释为“瓷器”。以“瓷器”来称中国,这是侮辱的称谓。所以,这位黄老先生主张我国的外文名称应改为“中华”而抛弃“支那”。
②这件事,我想,这位黄老先生似乎有点误会。经《报刊文摘》一转载,我恐怕国内可能有许多人也跟着糊涂起来。
③我国的外文译名,是统一用的China,英国、美国人读作“查艾那”,法国、西班牙等拉丁语系的国家读作“希纳”。译成中文,就是“中国”,而不是“支那”。只有日本人从前称我国为“支那”,但这也不是China的译音。“支那”这个名称,起源于印度。印度古代人称中国为“脂尼”,这是见于唐以前的佛经译本中的。印度古代的“脂尼”(Chini),向东流传到日本,成为“支那”,向西从阿拉伯传到西欧,成为“希纳”。英国人又用他们的缀音读法,把中间的i读成长音,就成为“查艾那”。我们只能说China是“支那”的音译,不能说“支那”是China的音译。现在,印度还有人称中国为“脂尼”,日本也还有人称我国为“支那”,但在公文书上,已经都不用这个旧名了。
④“脂尼”这个名词,过去有人说是“秦”字的音译,但苏曼殊曾经否认过。他说过“支那音非秦转”。不过我们如果注意到这个名词早已见于古梵文的佛经,可以推测印度和中国的交通始于中国的秦代。司马迁的《史记》中已记录了“天竺”“身毒”等名词,都是指印度的。
只有对日本人来说,“支那”可以说是Chia的译音,但对欧美人来说,他们没有“支那”的概念,故不能说欧美人称中国为“支那”。
⑥契丹蒙古人称中原人为汉人,因为他们最早接触中国是在中国的汉代。中国人移民到南洋去,始于唐代,故南洋人称中国人为唐人。这个名称流传到美洲,至今旧金山、纽约等地还有唐人街。可是,其英文译名却是“中国城”而不是“唐代人的街”。俄罗斯人最早接触的中国人是东北的契丹民族,故俄文中称中国为“契丹”。这个字,现在当然已译为“中国”而不能译为“契丹”了。
⑦西欧人在最初见到中国瓷器的时候,大为惊异。当时他们还没有瓷器,不知道这东西叫什么名字,于是以中国国名称之。这是瓷器因国而得名,并非国名因瓷器而得。况且,意指瓷器的china第一个字母是小写的,作为国名的China,第一个字母是大写的。区别很清楚,怎么能说支那(或中国)这个名词的意义是瓷器呢。
小题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现在,印度人还称中国为“脂尼”。
B.china因China而得名,并非China因china而得名(瓷器因国而得名,并非国名因瓷器而得)
C.China(支那)的意思并非瓷器,而是指中国(中华)。
D.“支那”这个名称,起源于印度。
小题2:文中划线的两个句子是否矛盾?对此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A.矛盾。两个“支那”意思相同,两个“China”意思也一佯,前面说不是译音,后面又认为可以说是译音,前言不搭后语。
B.不矛盾。前面说不是China的译音,是从翻译角度严格辨析的;后面又认为可以说是China的译音,是从日本人自身认识说的。
C.不矛盾。前面说不是China的译音,是因为“支那”译自“脂尼”(Chini);后面又认为可以说是China的译音,是因为“支那”与中国(中华)的外文译名China音近义同。
D.不矛盾。因为统一用China作为我国的外文译名,是后来的规定,所以日本人从前称我国为“支那”,不是China的译音,而现在则是译音。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以司马迁《史记》中的记载为依据,确定印度和中国的交往始于中国的秦代。
B.从第4段和第6段来看,作者是倾向于认为“脂尼”是“秦”字的音译的。
C.文中说英国人称中国为“查艾那”,是用于证明英国与中国的交往可能始于中国的秦代。
D.作者辨明“支那”并非侮辱称谓,实际上是主张我国的外文名称不妨沿用“支那”。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小题1:A
小题1:C
小题1:B


小题1:现在,印度还有人称中国为“脂尼”。以偏概全
小题1:第3段和第5段划线句子中的“支那”都是日本人对中国(中华)的称呼。前面说“但这也不是China的译音”,是因为“支那”译自“脂尼”Chini,并非先有China后有“支那”;后面说“可以说是China的译音”,是因为Chini、China音近,所指都是中国,不是瓷器。对于日本人称呼中国来说,“支那”是译自“脂尼”Chini,还是译自目前国际通用的中国外文译名China,是不必区别的。A“前言不搭后语”说法失当。B说法笼统。D“现在则是译音”不准确
小题1:A作者推测印度和中国的交通始于中国的秦代,列举《史记》的史料仅是推测而非确定。C强加关系,不符合作者第3、4段的分析。D主观臆断,原文无此意。参考原文“已经都不用这个旧名了”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①黄老先生认为我国不应该被称为“支那..”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②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9)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用第一人称;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①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
    ②说明顺序:所谓合理的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事物规律的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③论证方法:指的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证法)、喻证法(打比方)、对比法。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