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5分)恪守寂寞之道——大师齐白石的传奇人生1957年9月,国画大师齐白石悄然辞世。他早年贫寒的出身,备受冷落的境遇,以及晚年的盛誉,构成了他具-高三语文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5分) 恪守寂寞之道 ——大师齐白石的传奇人生 1957年9月,国画大师齐白石悄然辞世。他早年贫寒的出身,备受冷落的境遇,以及晚年的盛誉,构成了他具有传奇色彩的艺术人生。 从“芝木匠”[注]到画坛巨匠 1864年1月,齐白石出生于湖南湘潭。清贫的家境,使这个体弱多病的孩子在念了不到一年的私塾后,就不得不砍柴牧牛,担起生活的重担。 有两件事对青年时代的齐白石有决定性影响,一是15岁开始学雕花木匠,二是27岁时拜胡沁园、陈可藩为师,正式学画。这一时期他十分穷困,饥饿时常只能饮水充饥。晚间无钱买灯油,便点松火做灯。齐白石在40岁之前没有离开过家乡一步,主要以替人画像和刻印过活,这无论是在眼界上,还是在学问上都使他受到了一定的局限。后来在朋友的竭力鼓动下,他才“五出五归”,远游南北各地,祖国的壮美山河和多姿的风土人情,开阔丰富了这个民间画师的胸襟,提升了他的描绘境界。 60岁之后,齐白石多在北京卖画谋生。由于那时他的画风学八大山人冷逸的路子,不为时人所喜爱,故画价比同时的一般画家便宜一半也少有人问津。后来,幸遇当时声名正隆的著岩画家陈师曾,陈师曾力劝齐白石改变以前的画风,用“画吾自画自合古”来激励他自创一格。在陈师曾的无私帮助下,齐白石“衰年变法”,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画风和境界发生了质的飞跃,一度受到冷落的画作逐渐得到了大家的重视。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为老画家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并给予极高的荣誉。老人在安静舒适的生活中,勤劳愉快地创作着,他的许多不朽之作都诞生在这一时期,他最后几年中所作的大量作品,是他贡献给他热爱的民族、土地最珍贵的瑰宝。 恪守“寂寞之道”的乡土画家 可以毫不讳言地说,齐白石是个乡下人。他有着对乡土风物真切的爱恋,毕生把童年的记忆和家乡的一切作为画题、诗题,这是齐白石作为一个善良农民所特有的情感。 齐白石将绘画视为“寂寞之道”,这是他一生恪守的信条和成功的秘诀。齐白石说:“夫画道者,本寂寞之道。其人要心境清逸,不慕名利,方可从事于画。”他在1920年到1929年间以超出常人的意志和精力,关门杜客,潜心研究,摸索适应自己才秉、气质和学养的艺术道路。他做誓言道:“余作画数十年,未称己意,从此决定大变。不欲人知,即饿死京华,公等勿怜,乃余或可自问快心时也。”同期,齐白石也在治印上下过死工夫,他在记载自己刻苦治印时有一段话:“余学刊印,刊后复磨,磨后又刊。客室成泥,欲就干,移于东复移于西,移于八方,通室必成池底。”这段时间齐白石作画万余幅,刻印三千多枚,可以说齐白石是穿越作品的海洋冲进艺术的自由王国的。 称齐白石是乡土画家,是因为他用深情的笔,勾画出温馨简朴的生活气氛,并给一向高雅的文人画注入了新生命:劳动者的精神。 返璞归真的“白石老人” 齐白石的画“雅俗共赏”,他的喜怒、嘲笑、同情、智慧、幽默……都能让人在画中找到情感的共鸣,宛如一个亲切的大千世界。 爱憎分明,在齐白石的作品中总是给人以清晰的概念。从处世大节上看,在日本侵略者占领北平期间,齐白石拒绝侵华日军的利诱,退回了美术学院教授的聘书和赠煤,贴出了“官入民家主人不祥”的告白以拒见日酋、汉奸。这张告白传遍了全城,大家把齐白石的这份告白与程砚秋息演在西郊留须种地共同传为艺林佳话。 齐白石的许多作品都有自己明显的情感倾向,如有讽刺敲剥民膏军阀官僚的《灯鼠图》,讽刺腐败糊涂的政客的《不倒翁》,讽刺唯利是图商人老板的《发财图》等,当然也有表现舐犊情深的《迟迟夜读图》,赞美金秋的《枫叶寒蝉》… 齐白石由一个民间艺术家成为一代大师,是他继承了传统文人画而又抛弃了文人画的僵化程式,继承了传统民间美术而叉抛弃了民间美术中那些低俗因素的结果。文人艺术的高度精粹、高度修养化与人格化,民间艺术的质朴刚健、开朗幽默,在他笔下凝为一个新生命。他的艺术是传统绘画在20世纪突起的又一奇峰。 (有删改) 【注】齐白石的小名叫“阿芝”。 小题1:下列时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小题2:齐白石为什么能够由一个民间画师成长为画坛巨匠?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6分) 小题3:文章以“恪守寂寞之道——大师齐白石的传奇人生”为题,同时又使用了三个小标题,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4:齐白石说:“夫画道者,本寂寞之道。其人要心境清逸,不慕名利,方可从事于画。”对此你是如何看的?请联系文本,谈谈你的看法。(8分) |
答案
小题1:BD 小题1:①齐白石“五出五归”远游南北各地的经历,开阔、丰富了他的胸襟,提升了他的描绘境界。②著名画家陈师曾“画吾自画自合古”的激励与无私帮助,使齐白石“衰年变法”。通过艰苦努力,齐白石的画风和境界发生了质的飞跃。③齐白石恪守“寂寞之道”,以超出常人的意志和精力,摸索出一条适应自己才学的艺术道路,使他穿越作品的海洋冲进艺术的自由王国。④齐白石继承了传统文人画而又抛弃了文人画的僵化程式,继承了传统民间美术而又抛弃了民间美术中那些低俗的因素,这使他由一个民间艺术家成为一代大师。 小题1:①文章以“恪守寂寞之道”为正标题,突出齐白石的艺术精神,以“大师齐白石的传奇人生”为副标题,突出文章的中心内容,二者形成互补,使文章标题与内容和谐统一,相得益彰。(3分)②文章围绕着“齐白石的传奇人生”这一中心内容,分别从从艺经历、艺术精神、艺术品格三个方面概括齐白石的艺术传奇,运用三个小标题统率各部分内容,诠释了“齐白石的艺术传奇”这一思想内涵,使文章思路清晰,中心突出,结构紧凑,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3分) 小题1:观点一:艺术往往生于寂寞而死于浮华,艺术家欲有所作为,就要甘于寂寞,恪守“寂寞之道”。有思想的艺术家,甘于一生的寂寞,笔墨中的精神独处与深入心灵的孤寂,方能成就离尘脱俗的画作,这种绘画的产生与画家有意保持精神世界纯洁的追求有关。寂寞深居,淡泊明志,与世俗保持距离,就能让艺术天分在清静无为、超凡脱俗下如甘泉流露。在现实的功利世界中,能如齐白石者沉潜下来钻研艺术之道,把全部精力都投放在自己的内心艺术世界的人,是值得我们尊敬称道的。 观点二:艺术不是追名逐利的工具,如果你只想着追名逐利,那就不可能取得真正的艺术成就,艺术也无法给你带来真名实利。齐白石自幼穷困,但他淡泊名利,沉潜于艺术,即使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仍能拒绝利诱,保持做人的气节风骨。其实,艺术家能取得多大成就,归根到底是由他的品德决定的。只有品德高尚,才能摆脱名缰利锁,不受世俗诱惑,不计较生活中的是是非非,为艺术理想坚持不懈。是的,艺术能够给人带来名利,艺术家也是人,不可能完全不在乎名利,但如果为了名利不择手段,绝不可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家。 |
小题1:A齐白石生活穷困,出于谋生的考虑,错 C许多不朽之作都诞生在这一时期错 E伟大艺术家的高洁品格错。 小题1:本题考查“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要求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明的观点、态度,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归纳。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得满分。 小题1:此题考查标题的妙处,正标题“恪守寂寞之道” 突出齐白石的艺术精神,三个小标题分别从从艺经历、艺术精神、艺术品格三个方面概括齐白石的艺术传奇。 小题1:观点2分,结合文本2分,分析恰当4分。能就以上任一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但不得超过8分 |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5分)恪守寂寞之道——大师齐白石的传..”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夫人认为绣春囊是凤姐所遗,凤姐跪着哭辩。王夫人只好说自己气急了,拿话激凤姐建议派周瑞媳妇、旺儿媳妇等以查赌为名,把年纪大的-高二语文
下一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中国的武术之意,绝不是现代人所说的武术。古书中的武术意为“武之术”,包括术、技、理、意、道等含义,即广义的功夫。“武术”被作专用词普遍使用是-高三语文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