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中国人好像不太喜欢行善,古典文学作品中,冠以“X大善人”称号的,不是为富不仁的财主,就是欺男霸女的恶霸。近几年,西方慈善概念进入中国,有些识-高二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现代文阅读/2019-01-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人好像不太喜欢行善,古典文学作品中,冠以“X大善人”称号的,不是为富不仁的财主,就是欺男霸女的恶霸。近几年,西方慈善概念进入中国,有些识趣的,看出这是“千金市马骨”的好买卖,花小钱能赚来大名声。但今时今日中国人也不好糊弄,于是露出马脚的假慈善家前仆后继,真慈善家倒是凤毛麟角。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窃以为,还是文化基因的问题。慈善事业盛行于西方基督教世界,源于彼处到处弥漫的弥赛亚思想(即救世情怀)。在国家层面,无论是美国还是俄国,争当世界领袖,都有深深的弥赛亚烙印;而在个人层面,物质财富达到极致之后,就想造福他人,这种精神上的满足,也是践行宗教理念的重要方式。
而我们中国,从来就是大政府小社会,国家包办一切。历史上出现大饥荒,赈灾那是皇上的事,你小老百姓开粥棚赈济灾民,弄不好皇上还会说你收买人心、图谋不轨呢。
大家常说中国人外儒内法,但那是讲统治者的。对老百姓来说,遇强则弱、随遇而安的道家才是人生的指导思想。那么,道家对慈善是什么态度呢?
两千多年前,道家的杨朱先生说得很清楚: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杨朱是老子的学生,在那个时代,连孟子都说,当今天下非杨即墨,而他的儒家,只能算非主流。彼时杨朱的影响力占据半边天,可见他“一毛不拔”的主张在两千年已被中国人广为接受。
杨朱的“一毛不拔”论,经过儒家的不懈批判,早已被“中华贬义词库”。但实际上,杨朱的思想颇有深意,他认为:第一,“一毛”根本不可能利天下,你少拿天下这类不着边际的大帽子来忽悠我这“一毛”;其二,今天给了你“一毛”,明天你就有可能要十毛,后天你会要大腿,大后天你就要脑袋了,要想维护自己的利益,必须从“一毛”开始。
杨朱进一步指出,要实现“天下为公”,绝不能以牺牲个人利益为代价,“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听着耳熟吧? 从亚当·斯密到马克思·韦伯,再到哈耶克和弗里德曼,西方一脉相承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思想家,一生皓首穷经,说的就是这个。
这个思想,其实就是自由市场经济的基石,而没有市场经济,就没有中国的富豪。这样说来,杨朱老先生算得上富豪们的祖师爷。虽然没几个中国富豪知道杨朱到底是怎么回事,也没人愿意把“一毛不拔”的标签贴在自己身上,但他们如今的不愿“拔毛”,其实是在两千年前就早已注定了的。
(《杂文月刊》2011年第1期)
小题1:下列关于“慈善”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国人对慈善有很深的误解,古典文学作品称为富不仁的财主与欺男霸女的恶霸 为“X大善人”就是典型例子。
B.时下国人都将慈善视为一种投机生意,假慈善家很多而真正慈善家凤毛麟角,此乃中外文化基因的不同差异所致。
C.慈善源于西方基督教的弥赛亚情怀,其分别表现在国家层面与个人层面,其救世情怀与追求精神满足,是其根本动因。
D.中国因历史上都是由国家或皇帝包办一切,包括赈灾与济困,个人若表现积极反而会带来麻烦,殃及自身。
小题2:下列各项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对统治者来说,国人为外儒内法;对老百姓而言,随遇而安的道家思想才是生活的指导思想,由杨朱“一毛不拔”思想可以看出。
B.孟子曾认为天下非杨即墨,杨朱思想影响可见一斑,其“一毛不拔”的主张在两千年前的中国被广为接受。
C.历史上,当个人物质财富达到极致后,就致力于造福他人的事业,这即是西方救世情怀的表现,也是儒家兼济天下思想的流露。
D.杨朱思想颇有深意,但由于儒家的批判,其“一毛不拔”思想受到贬损,实则,杨朱思想大有深意,“一毛”与“天下为公”关系密切。
小题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西方“慈善”与中国“拔毛”思想的差异,导致国人对慈善事业的误解,同时,印证了中国道家在历史上的崇高地位。
B.文章认为,杨朱思想的核心是对个人利益的尊重与保护,与西方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思想家的理论一脉相承。
C.杨朱思想对“拔毛”理论的理解,基于对“天下为公”思想的追求,本质上是自由市场经济的基石,其意义重大。
D.作者认为,杨朱是中国富豪的祖师爷,富豪们以“一毛不拔”相标榜,实则是对杨朱思想的继承,是两千年前就注定的。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小题1:B
小题1:C
小题1:D


小题1:B项属于有意扩大范围,“时下国人都将慈善视为一种投机生意”错,因原文为“有些识趣的,看出这是‘千金市马骨’的好买卖”。
小题1:C为无中生有,“也是儒家兼济天下思想的流露”错,于文无据
小题1:D项为有意曲解,“富豪们以‘一毛不拔 ’相标榜”与原文“也没人愿意把‘一毛不拔’的标签贴在自己身上”相矛盾。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中国人好像不太喜欢行善,古典文学作品..”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②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9)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用第一人称;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①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
    ②说明顺序:所谓合理的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事物规律的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③论证方法:指的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证法)、喻证法(打比方)、对比法。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