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12分)爷爷的宝藏闹钟响过后,布丽姬特从床上跳了起来,轻轻地来到客厅。客厅非常安静,只有桌子上那只雕着各种图案的闹钟在“滴答滴答”地走着,那声音听-高二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现代文阅读/2019-01-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12分)
爷爷的宝藏
闹钟响过后,布丽姬特从床上跳了起来,轻轻地来到客厅。客厅非常安静,只有桌子上那只雕着各种图案的闹钟在“滴答滴答”地走着,那声音听起来伤感而空洞。
自从爷爷去世后,玫瑰别墅里的每一样东西似乎都让人感到伤感。爷爷在这儿生活了82年,每年夏天布丽姬特都会来看望他,可是现在别墅将要被卖掉了。
“你可以留下一样东西来怀念爷爷。”昨天,妈妈这样对她说。
留下点儿什么好呢,一本书吗?她走到书架前,浏览着那些书名。正在翻找的时候,她看到其中的一本书里露出来一张纸,她轻轻地抽出了那张纸。
纸的一面写着一个日期:1927年2月1日,另一面却写着令人兴奋的内容:我的藏宝图。布丽姬特拿着这张纸,兴奋地跑进了哥哥科林的房间。
这个藏宝图非常简单:一个大圆圈,圆圈里写着“巨石”的字样,然后一个箭头从巨石画出去,旁边写着“走20码”。箭头的末端画着一个小圆圈,小圆圈里写着“石头”的字样,还打着一个叉。
“  巨石就是爷爷所说的大圆石。”布丽姬特说。
“宝藏就埋在巨石20码以外的石头下。”科林说,“走,我们去挖宝藏。”
他们从杂物房里拿了两把铁铲,穿过一块玉米地,来到那块巨石旁。那块巨石是爷爷的农场里唯一的一块大圆石,立在小河边已经不知多少年了。
科林从巨石开始计算步子,用他的小脚来计算20码的距离并不容易,但在玉米地周围只有两块石头能藏宝藏。
“先看这块。”说着,科林把那块比较大的石头滚到了一边。
布丽姬特马上用力把铁铲插进泥土里。“会是什么宝藏呢?金条,还是满满一箱的宝石?”布丽姬特嘀咕道。
“也许是钱。”科林说道,“如果找到很多钱,妈妈就不用卖掉别墅了。”
留住别墅的想法刺激着布丽姬特,她紧握着铁铲,挖得更卖力了。但挖了半个小时,他们看到的还只是泥土。
“一定是在另一块石头下。”科林说。
他们马上转移地点,但两个人又挖了一个小时,仍然一无所获。这时,阳光已经很强烈了'晒得两个人的皮肤生疼。
“宝藏也不在这儿。”布丽姬特沮丧地说。然后,她叹了口气,拖着铁铲转身走回了别墅,而科林则咬着牙继续不停地挖。
回到别墅,布丽姬特又盯着那张藏宝图。忽略了什么呢?到底还有什么线索还没被发现?她仔细地看着那幅图,然后翻过纸的另一面,那上面只写着一个日期。
看着那个日期,布丽姬特的眼睛忽然一亮。“我找到了!”她大喊着冲出屋子,抓起铁铲,朝巨石附近的小河跑去。
“布丽姬特,你去哪里?等等我!”科林喊道。
科林也跑向小河,布丽姬特已经坐在了划艇上。
渡过小河,布丽姬特领着科林来到河岸的一块石头边。科林搬开石头,一只铁盒出现在他们眼前。
“布丽姬特,你是怎么知道的?”科林乐坏了。
布丽姬特笑了:“藏宝图是在隆冬画的。那时小河已经结冰,爷爷穿过小河,把宝藏埋在了这里。”
“我们还忘了一些事情。”她继续说道,“那一年是1927年,藏这个盒子的时候,爷爷还是个孩子。”
科林急忙打开盒子。盒子里面没有钱,没有珠宝,也没有金条,只有几个铁皮做的士兵。科林失望地叹了口气。
但布丽姬特却笑了。对她来说,这些玩具士兵才真的是一份宝藏,正是她想要用来记住爷爷的特别的东西。当她抚摩这些爷爷小时候的玩具时,她感到爷爷就在她身边。
小题1:开篇从闹钟写起有什么作用?(2分)
小题2:请结合本文具体分析爷爷的形象。(3分)
小题3:“爷爷的宝藏”在整篇小说中有哪些作用?(3分)
小题4: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爷爷,也有人认为是布丽姬特。试结合本文予以探究,谈谈你的理解(4分)。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小题1:(1)渲染忧伤空洞的气氛。
(2)烘托主人公失去爷爷的悲痛心理
(3)引出下文对爷爷的怀念。
小题1:(1)关爱孩子。孩子和爷爷再一起的时光很快乐,爷爷死后孩子们很怀念,很悲伤。
(2)充满童真。爷爷小时候埋藏了几个铁做的士兵,“郑重其事”地画了藏宝图。(3)热爱读书。布丽姬特寻找一样东西来怀念爷爷时,选择的是一本书。(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答对三点给4分,其它角度方言之成理也可适当给分)
小题1:(1)结构上,宝藏是文章的线索,小说围绕发现藏宝图,寻找宝藏图、寻找宝藏、找到宝藏展开故事情节。
(2)情节上,起着悬念的作用,吸引读者。
(3)人物形象塑造(主题)上通过“爷爷的宝藏”展示了爷爷少年时代的天真和老年对孩子的爱,也呈现了布丽姬特的童真情怀以及对亲情的珍视。(每点1分)
小题1:示例一:主人公是爷爷。
(1)与标题《爷爷的宝藏》相呼应。
(2)虽然不是正面爷爷,但所有人物活动都是围绕着爷爷的安排展开。
(3)通过爷爷来揭示主题,体现要保持童真的人生趣味。
示例二:主人公是布丽姬特。
(1)布丽姬特是小说正面描写的最主要的人物。
(2)布丽姬物主导着情节的发生变化,从发现藏宝图到找到宝藏都由她来完成。(3)布丽特是作者要着力刻画的人物,着墨最多,性格最为明显。
(4)“宝藏”的真正含义最后由她的表情、动作予以揭示。(观点明确1分,理由共3分,写出一点得1分)


小题1:从这句话中可看出,环境很特别,客厅非常安静,那声音听起来伤感而空洞。而且本段处于开头,所以答题时要从渲染气氛、烘托情感,引出下文三个方面考虑。
小题1:爷爷未出现,他的形象蕴含在孩子们的眼睛里。他们喜欢爷爷,说明爷爷很慈爱。他小时候很调皮。他有一个很多书。从这些方面可以概括他的形象。
小题1: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本题引人入胜,让人们对宝藏产生了期待,吸引着读者。所以答题时要从情节方面、结构上、主题上三个方面分析。
小题1:本题是开放题,不管答谁,分析时都要作出适当的分析,例如从内容上、情节上、主题上来分析。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12分)爷爷的宝藏闹钟响过后,布丽姬特从床..”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②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9)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用第一人称;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①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
    ②说明顺序:所谓合理的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事物规律的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