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行梁实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遥想古人送别,也是一种雅人深致。古时交通不便,一去不知多久,再见不知何年,所以南浦唱支骊歌,灞桥折条杨柳,甚至在阳关敬一杯酒,-高二语文
题文
送 行 梁实秋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遥想古人送别,也是一种雅人深致。古时交通不便,一去不知多久,再见不知何年,所以南浦唱支骊歌,灞桥折条杨柳,甚至在阳关敬一杯酒,都有意味。李白的船刚要启碇,汪伦老远的在岸上踏歌而来,那幅情景真是历历如在眼前。其妙处在于纯朴真挚,出之以潇洒自然。平夙莫逆于心,临别难分难舍。如果平常我看着你面目可憎,你觉着我语言无味,一旦远离,那是最好不过,只恨世界太小,唯恐将来又要碰头,何必送行! 在现代人的生活里,送行是和拜寿送殡等等一样的成为应酬的礼节之一。“揪着公鸡尾巴”起个大早,迷迷糊糊的赶到车站码头,挤在乱哄哄人群里面,找到你的对象,扯几句淡话,好容易耗到汽笛一叫,然后鸟兽散,吐一口轻松气,撅着大嘴回家。这叫做周到。在被送的那一方面,觉得热闹,人缘好,没白混,而且体面,有这么多人舍不得我走,斜眼看着旁边的没人送的旅客,相形之下,尤其容易起一种优越之感,不禁精神抖擞,恨不得对每一个送行的人要握八次手,道十回谢。死人出殡,都讲究要有多少亲友执绋,表示恋恋不舍,何况活人!行色不可不壮。 悄然而行似是不大舒服,如果别的旅客在你身旁耀武扬威地与送行的话别,那会增加旅中的寂寞。这种情形,中外皆然。Max Beerbohm写过一篇《谈送行》,他说他在车站上见一位以演剧为业的老朋友在送一位女客,始而喁喁情话,俄而泪湿双颊,终乃汽笛一声,勉强抑止哽咽,向女郎频频挥手,目送良久而别。原来这位演员是在作戏,他并不认识那位女郎,他是属于“送行会”的一个职员,凡是旅客孤身在外而愿有人到站相送的,都可以到“送行会”去雇人来送。这位演员出身的人当然是送行的高手,他能放进感情,表演逼真。客人纳费无多,在精神上受惠不浅。尤其是美国旅客,用金钱在国外可以购买一切,如果“送行会”真的普遍设立起来,送行的人也不虞缺乏了。 送行既是人生中所不可少的一件事,送行的技术也便不可不注意到。如果送行只限于到车站码头报到,握手而别,那么问题就简单,但是我们中国的一切礼节都把“吃”列为最重要的一个项目。一个朋友远别,生怕他饿着走,饯行是不可少的,恨不得把若干天的营养都一次囤积在他肚里。我想任何人都有这种经验,如有远行而消息外露(多半还是自已宣扬),他有理由期望着饯行的贴子纷至沓来,短期间家里可以不必开伙。还有些思虑更周到的人,把食物携在手上,亲自送到车上船上,好像是你在半路上会挨饿的样子。 我不愿送人,亦不愿人送我。对于自己真正舍不得离开的人,离别的那一刹那像是开刀,凡是开刀的场合照例是应该先用麻醉剂,使病人在迷蒙中度过那场痛苦,所以离别的苦痛最好避免。一个朋友说,“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我要去接你。”我最赏识那种心情。 小题1:结合全文,谈谈送行为什么会成为“人生中所不可少的一件事”?(4分) 小题2:在作者笔下古人送别和现代人有什么区别?(5分) 小题3:“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我要去接你。”作者称“我最赏识那种心情”,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结合你的体验或所知,谈谈你对这种心情的理解。(6分) |
答案
小题1:因为:①有些送行确实出于真实的情感,不舍离别。②送行是一种应酬的礼节,送行会让被送的人有一种优越感,而无人送行却会增加寂寞。(第一点1分,后一点3分,共4分) 小题2:①古人送别情感更淳朴真挚,现代人送别情感含量少,甚至有金钱买到的送别。②古人送别的形式随意性强,而现代人送别形式繁琐。③古人送别意味更深,情景更美,现代人送别“吃”为第一,没有美感。(答对1点1分,2点3分,3点5分。答对大意则可) 小题3:这是一种不忍离别又期待相聚的心情,洒脱而友情深厚。(2分;不准确的给1分)第二问可以结合自己直接的或间接的体验谈自己的理解,在深度或广度上挖掘,可自由发挥。理由要充分。(4分) |
小题1:试题分析:首先把这句话在原文中找到,原文是这样表述的:“送行既是人生中所不可少的一件事,送行的技术也便不可不注意到。”可见其答案应在以上各段中找出。然后回读上文各段,抓住各段的中心句和关键语句。如第二段的首句:“在现代人的生活里,送行是和拜寿送殡等等一样的成为应酬的礼节之一。”第三段的首句:“悄然而行似是不大舒服,如果别的旅客在你身旁耀武扬威地与送行的话别,那会增加旅中的寂寞。” 点评:方法提示:1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基本的环节和基础。 2依据题目要求,确定筛选的标准、范围。3注意材料比较、辨析与分类整理。 4做好归纳概括的工作,准确表述。 基本步骤是:综观全篇,捕捉要点;审清题目,定向扫描;筛选排除,比较整合;确定答案,准确表述。 小题2:试题分析:根据阅读和文章文意的理解,确定答题的考虑区间:从第2—4段中找要点概括;根据题目的要求,要用对比的形式作答。 点评:解答这类题目,需在阅读和把握文章文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明确答题的区间;在这个区间内,找到要点进行概括。在这个过程中,答案区间的确定,是做好这类题的基础和前提。 小题3:试题分析:先把题干的这句话在原文中找到,这是文章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话,因此答题时要结合这一段来考虑问题。根据这一段,可以知道,“不送”与“无论多大风雨”“接你”这是一种不忍离别又期待相聚的心情,洒脱而友情深厚。第二问可以结合自己直接的或间接的体验谈自己的理解,在深度或广度上挖掘,可自由发挥。理由要充分。 点评:结合你的体验或所知,谈谈你对这种心情的理解。这道是个开放性较强的题目。不忍离别又期待相聚的心情,洒脱而友情深厚。答题时可以扣住“洒脱”“友情”这两个关键词语,从人生这个深度去谈,应更好些。但是,根据题目的要求,需要结合自己的体验或所知。实际上,这个题目的解答,就相当于一篇小的议论文,首先要确定立意,然后要有论据去证明。 |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送行梁实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遥想古人送别,也是一种雅..”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因为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自花授粉作物自交不衰退,因而杂交无优势”的论断明白无误地写在美国著名遗传学家辛诺特和邓恩的经典著作、五六十年代美国大学教科书《遗传学原理》中-高二语文
下一篇:中国人的思考方式人是能思考的动物,因此现代人类的动物分类学名称是“智人”。然而思考的能力须经过训练始得发展。不同文化训练思考的方法各有所长,于是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高二语文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