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小说,回答问题。帷幕后的琴曲布帘微微荡漾,犹如微风轻拂着的湖面,从布帘后面传出的琴声,就是这阵阵微风。因着这琴声的吸引,杜明翰停下脚步,并且进去喝了一杯-高一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现代文阅读/2019-01-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小说,回答问题。
帷幕后的琴曲
布帘微微荡漾,犹如微风轻拂着的湖面,从布帘后面传出的琴声,就是这阵阵微风。
因着这琴声的吸引,杜明翰停下脚步,并且进去喝了一杯。杜明翰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配合着琴声的旋律,心里不禁暗想这家酒吧的老板可真有创意,请来琴师却不让她露面,只用一层似透明非透明的布帘挡着,隐约看到她曼妙的身影麦浪般地高低起伏,所以让人产生很多的瑕想。
琴声很委婉,旋律很优美,钢琴曲《水边的阿狄丽娜》是杜明翰再熟悉不过的,每年有多少学生用此曲应考啊。杜明翰闭着眼,微微摇晃着脑袋,沉浸在弹奏者流畅的旋律中。
突然,杜明翰微微皱了一下眉,他听到旋律中不应有的一个音节的断层,好象是刻意为之,但是不仔细听根本听不出来,这种细小的破绽在杨明翰心里就是致命的错误,并且一下就破坏了整个音乐的意境和美感,追求完美的杜明翰感觉极不舒服。
杜明翰立即叫来了这家酒吧的老板。
“可以请琴师现身一见吗?”杜明翰开门见山地说。
“对不起,我们的琴师不坐台陪客。”老板很有礼貌地婉拒。
“我不是请她作陪,我是夏城音乐学院的老师,我听她的琴曲有些问题。”杜明翰说着递出一张明片,老板立即双手接过。
“这个,我们并不是专业的演出,所以……不过您的意见我一定带到。”老板说着走进布帘,不一会布帘一动,一个穿着朴素的少女从中走了出来。
“杜老师!能在这里见到您真是太高兴了。”女孩很大方地坐在杜明翰面前。
“你认识我?”
“当然,您的琴弹得真是太棒了,而且我去年也在您手下应考过,只是……”女孩低下头来,显得相当的不好意思。
杜明翰当然知道,她落选了,每年想考入夏城音乐学院的学子不知有多少,可又有几个人能成为幸运儿呢。
“其实,你的琴弹得已经颇有功底,可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可笑且致命的问题呢。”杜明翰指出了她弹奏中的那个断层的音节。
“您是说断层?我是经过很多努力才达到这个境界的呀,我记得您去年对一个像我这般演奏的考生大加赞赏,而且给她最高分,为了今年能考入夏城音乐学院,我……”
杜明翰只觉得头嗡地一下大了,心里一阵阵犯堵。女孩还说了一些什么,他并没有刻意去听,他甚至是逃也似地走出了酒吧。
他是夏城音乐学院的主考官,去年一个月凉如水的夜晚,一个中年男子敲开了他家的门,为他的女儿说情。
“我们考试制度是相当严格的,为了杜绝人情关系,特意在考试现场隔着一道帷幕,主考官和学生是互相不见面的,所以,任何人都不能走关系。”杜明翰对他说。
“我知道,但是我想你一定会有办法。”
“没有办法,隔着一道帷幕,我们根本不能知道谁是谁,而且今年的钢琴专业只招三个人,你凭实力吧。”杜明翰微笑着拒绝。
“实力当然有,但学艺的孩子这么多,您也知道。”中年男子微笑着递上一个厚厚的信封:“孩子学艺非常不容易,请您理解一个做父亲的心情。”
“这是做什么,请你收起来。”杜明翰说,但是他的声音分明很软弱,杜明翰不由自主地看着那信封,相当的厚实。
“您肯定有办法,拜托了。”
杜明翰看着中年男子无声无息地退了出去,可是信封却留在他家的桌上,杜明翰掂在手上,再次试了试份量。
考试如期进行,虽然隔着帷幕,杜明翰还是巧妙地凭借那个微小的断层音找到了那位考生,这是他刻意教那位考生的绝招,在评分的过程中,杜明翰特意提到了这位考生的这个音节的问题,肯定了该考生的独创性,他说艺术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学院要的就是这种喜欢创新的人才。这番话他是当着全体考生的面说的,而且专家也非常的赞同他的观点,所以没有人会对那位第一名的考生有任何质疑。
夏城音乐学院第二年的招生工作又如期进行,杜明翰依然坐在主考官的位置上,望着眼前这道厚实的帷幕,杜明翰突然感觉心里发虚,当音乐如水一样地从帷幕后面倾泄而出,那个断层音却突然从中跳了出来,杜明翰感觉那声音像一把把刀子似的,扎在他心里,让他感到一阵阵的剧痛。                                        (选自《意林》2009年第7期)
小题1: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听到在酒吧弹琴的女生对“断层音”追求原因的解释,杜明翰逃也似的走了,因为他害怕女孩道出事情的真相。
B.本文采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杜明翰先是以“追求完美”的形象出现,接着通过回忆来展现他丑陋的一面。
C.小说综合运用了语言、心理等多种人物描写方法,生动展现了一个道貌岸然、见钱眼开、良心泯灭的人物形象。
D.文章在有力批判杜明翰的同时,也批判了在场的专家,因为杜明翰当场违心地肯定“断层音”时,专家也非常赞同他的观点。
E.文章题目设为《帷幕后的琴曲》,其意在于既指酒吧女孩隔着帘布弹琴,考生隔着帷幕考试,又指公平正义被帷幕所遮。
小题2:小说以“琴声”开篇,又以“琴声”结束,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3:文章最后一段说“杜明翰突然感觉心里发虚”“让他感到一阵阵的剧痛”,杜明翰为什么会“心虚”“剧痛”,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6分)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小题1:AC
小题2:好处:一是首尾呼应,结构完整,浑然一体。二是首尾对比,深化主题。开篇“悠扬的琴声”与篇末“断层音”形成对比,听琴者的心情也形成对比,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批判主题。
小题3:“心虚”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受贿舞弊损害考试的公正性,却仍身坐主考官之位,为自己卑下的人格而心虚;二是因为害怕面对尊敬信任他的考生,尤其是害怕面对酒吧里遇见的女考生。
“剧痛”一是因为自己对考生的误导,对艺术的亵渎;二是因为自己曾经的冠冕堂皇和今日的难以收场。(其他说法如言之成理也可。)


小题1:
试题分析:A项杜明翰逃走是因为有罪恶感;E项中“道貌岸然、见钱眼开、良心泯灭”表述有误,其良心还没有泯灭。
点评:在理解和把握文章主要观点的前提下,寻找在文中的对应内容,然后比较辨析,最后做出判断。错误的设置,有的是手法错误,有的是表达效果的错误,有的是人物形象的分析错误,一定要静下心了,判断时要仔细认真。
小题2:
试题分析:以“琴声”开篇,又以“琴声”结束,从结构上来说,是首尾呼应的写法,显得结构完整。其次是首尾对比,开篇的“琴声”是“悠扬的琴声”,篇末是“断层音”,以此形成鲜明的对比,也使听琴者的心情也形成对比,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批判主题。
点评:本题更侧重的考查表现手法,在分析文本表现手法时,无论着眼于全篇,还是着眼于一句,此类试题的答题规律一般是,先明确指出运用了何种技巧,然后结合句子说明这种技巧如何运用,最后指出这种技巧如何传达出作者情感,或在凸显出主题方面起到什么作用。至于文字的多少,可以酌情根据分值决定。
小题3:
试题分析:“心虚”说明自己心里有鬼,心里不踏实,结合全文,可以从两个角度考虑:一是自己卑下的人格而心虚,为自己干的见不得人的事情而心虚。二是因为害怕,害怕面对尊敬信任他的考生,尤其是害怕面对酒吧里遇见的女考生。“心痛”“剧痛”是“心虚”的更进一层的内心的痛苦,一是为自己对考生的误导,对艺术的亵渎而感到心痛;二是为自己曾经的冠冕堂皇和今日的难以收场而心痛。
点评: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必须联系词语的具体语境,因为词语毕竟是组成文段的基本组成单位,然后还要结合作者观点、文章主题从所在的句、段上下文中去找对应的阐释。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小说,回答问题。帷幕后的琴曲布帘微微荡漾,犹如微风..”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