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试题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老生常谈,但不断发展的现实又使这一话题常谈常新。我国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否已到了一个转折点?这就-高三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现代文阅读/2019-01-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老生常谈,但不断发展的现实又使这一话题常谈常新。我国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否已到了一个转折点?这就要说到所谓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源于“库兹涅茨曲线”,后者是由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提出的,说的是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即收入分配不均等程度随着经济增长呈先加大后减小的倒U形。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格罗斯曼和克鲁格等经济学家把库兹涅茨曲线的思想应用到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当中,于1995年提出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根据这一假说,一方面,经济增长意味着更大规模的经济活动,既需要更多的资源投入,又带来更多的污染排放,因而对环境质量产生负的规模效应;另一方面,经济增长通过清洁能源以及新技术的使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等,对环境质量产生正的技术进步效应和结构效应。一般说来,在大规模工业化阶段,规模效应超过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环境质量随着经济增长不断恶化;在后工业化阶段,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超过规模效应,环境质量随着经济增长逐步改善。归结起来,这三类效应共同决定了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倒U形曲线关系:环境质量随着经济增长呈先恶化后改善的趋势。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不难理解。现在的问题是,这一规律是否完全适合于我国?我国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是否已经到来?从现实情况看,至少在东部城市,随着产业升级以及对环境污染的大力控制和治理,空气污染、水体污染、植被破坏等初步得到控制,或者有所改善。或许,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正在到来。
然而又必须看到,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大国,东中西部发展很不平衡,城市与乡村发展很不平衡。就经济结构和消费结构来讲,东部很多地区已经完成大规模工业化,进入上中等收入的现代化和服务业大发展时期,而中西部很多地区尚处于工业化过程中甚至工业化前期。这就使大规模资源开发、大规模投资上项目、大规模污染排放仍然难以完全避免。这些地区最近几年的经济增长明显高于东部,盖缘于此。在这一过程中,环境污染等负效应也会不断显现。这些地区肯定还处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到来之前。
综合起来看,就东部地区而言,我国发展正在接近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而就全国情况看,还不能这样说。因此,经济增长与环境问题仍然是我国在相当长时期内不得不面对的重大问题,政府和公众对环境问题决不可有丝毫松懈。
(选自《人民日报》2012年10月18日,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格罗斯曼和克鲁格等经济学家于1995年提出的一种假说。
B.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用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即收入分配不均等程度随着经济增长呈先加大后减小的倒U形这一理论,来解释环境问题。
C.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指出,对环境质量产生负的规模效应的原因是经济增长一面需要更多的资源投入,一面带来更多的污染排放。
D.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所呈现出的倒U形曲线关系表明,环境质量随着经济增长呈先恶化后改善的趋势。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提出的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为人们研究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提供了可能。
B.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经济社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目前,我国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已经到了拐点。
C.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的标志是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超过规模效应,环境质量随着经济的增长逐步改善。
D.技术效应、结构效应和规模效应,这三类效应共同决定了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倒U形曲线关系。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东中西部发展很不平衡,城市与乡村发展很不平衡,因此,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不会同时出现。
B.我国东部很多地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已经到来,而中西部很多地区甚至还处于工业化前期,可以说,这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的到来还很遥远。
C.我国在相当长时期内不得不面对的重大问题仍然是经济增长与环境问题,政府和公众对此决不可有丝毫松懈。
D.我国中西部很多地区规模效应超过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环境质量随着工业化发展还在不断恶化。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C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为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理解。B选项中的“来解释环境问题”错误。应为解释“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关系”。此类试题要注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题支是否有意扩大或者缩小或者改变概念含义。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的理解归纳能力。我们看B选项中“目前,我国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已经到了拐点”这里明显与原文“就东部地区而言,我国发展正在接近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而就全国情况看,还不能这样说。”不符合。即东部大多到了拐点,中西部还没有。
小题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的理解归纳能力。C选项中政府和公众对经济增长和环境问题决不能有丝毫的懈怠,理解是错误的。原文:“经济增长与环境问题仍然是我国在相当长时期内不得不面对的重大问题,政府和公众对环境问题决不可有丝毫松懈。”。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试题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②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9)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用第一人称;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