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每小题3分)达尔文“在”中国《天演论》1897年底开始公开发表,其译者是“维新派”大思想家严复。他翻的是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但却没有遵-高三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现代文阅读/2019-01-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每小题3分)
达尔文“在”中国
《天演论》 1897年底开始公开发表,其译者是“维新派”大思想家严复。他翻的是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但却没有遵守最重要的翻译原则一一忠于原文,而是在原作的基础土,添加了许多“私货”,以至于连原作者本身的学术立场都变了味道。
1895年中国惨败于中日“甲午战争”是严复动笔翻译《天演论》的直接动因。当时,有不少中国人急于寻求答案:“我们怎样才能生存下击?”而在此前的两场“鸦片战争”中,隔海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日渐破损的大门,迫使新式知识分子心脑激荡:“我们怎样才能变得强大?”一批“先觉者”开始睁开双眼重新看世界,掀起以“自强”为口号、传播与借鉴西方思想与做法的洋务运动,建起兵工厂,有了自己的新式海军,并向海外派出留学生……但没过40年,中国“居然”在甲午战争中输给了此前并未放在眼里的日本,中华民族又被推到了危亡的紧要关头。从前的失败,很多中国人还以为是源自西方人的船坚炮利,可当自己也有了船和炮时,结局却依然还是败!这种空前的刺激、失落和国危民困的切肤之痛与忧虑,唤醒了曾在英国学习海军课程的严复,使之决心把达尔文的学说推介到祖国来。
可被他“看中”的赫胥黎是坚定的生物达尔文主义的维护者,同时也是社会达尔文主义坚决的反对者。他不主张把自然界的法则类推到人类社会,其《进化论与伦理学》的后半部分明确讲述“人类社会不同于自然界,不适用进化竞争的规则”,但这一部分被严复断然删掉了。
达尔文进化论当中,自然界通过自然选择、弱肉强食等方式,最终会达到一个平衡。由此说来,进化论似乎是“强者”的福音,一些社会达尔文主义拥护者用它来为社会不平等、种族主义和帝国主义正名;但严复试图拿物种灭绝的“威胁论”棒喝赢弱的中国,将弱者的奋起作为核心内容。这也使达尔文进化论转换成一种“政治学语境”中的理论。
“我们现在来看严复那个时代,提出变化与变革,其实非常难,很容易被看成是要‘造反’。”当年严复在给皇上的奏折里,痛陈革新的必要、中国的弱小,他的感觉和当时中国的绝大多数人都不一样—一他们没有意识到中国已经是弱国了,于是严复要向国人传播变化是“天道”的观念,从而呼吁社会要进行改革,对外强要起而抗争。“中国人最终确立变革和革命的合法性,和进化论的引入有很大关系。”
《天演论》的影响力“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维新派”领袖康有为称严复“为中国西学第一者也”。另一位领袖梁启超成为达尔文最重要的中国传播者。当时,一个名为“毛泽东”的小孩儿,也开始接触到梁启超的理论和达尔文的进化论,后与同学成立了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宗旨的青年组织。10多年后,一个叫“胡宏梓”的年轻人改名叫“胡适”,取“适者生存”之意,不久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节选自《北京周报》2009年48期。有改动)
小题1:下列不属于严复翻译《天演论》的原因的一项是(       )
A.甲午战争火败,中华民族又被推到危亡的紧要关头,强烈责任感促使严复翻译《天演论》。
B.进化论“物竟天择,适者生存”可改造为激发弱小民族努力革新、奋发图强的思想武器。
C.在当时呼吁改革很容易被看成是要“造反”,通过宣传进化论可以使呼吁改革具有合法性。
D.严复曾经在英国留学多年学习海军,因此他英语娴熟,了解新知,了解达尔文进化论学说。
小题2:下列选项中关于“私货”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国家危亡、人民贫困屈辱的切肤之痛与忧虑和救亡图存的激情、勇气。
B.删掉《进化论与伦理学》中人类社会“不适用进化竞争的规则”的内容。
C.传播变化是“天道”的观念,呼吁社会要进行改革,对外强要起而抗争。
D.拿物种灭绝的“威胁论”棒喝赢弱的中国,将弱者的奋起作为核心内容。
小题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严复将进化论这一生物学理论,转换成为“政治学语境”中的理论,社会意义超过了其科学意义。
B.严复认为进化竞争原则适用于人类社会,但他的立场和一些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拥护者的立场相反。
C.1897年《天演论》的发表,把进化论推介到中国,产生了极大反响,从而巩固了清王朝的统治。
D.《天演论》激励无数志士仁人探求抵抗外强、振兴中华的救国之路,其影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C


小题1:
试题分析: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指代有误”“张冠李戴”;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推理注意“强加因果”“推测有误”等错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D是严复进行翻译的有利条件,不是原因,属于强拉因果。
小题2:
试题分析:“私货”见第一段,文意显示出它的两个特点:1.不是达尔文、郝胥黎的思想观点,而是严复自己的;2.是“添加”的。B,不是严复的思想观点,是郝胥黎的思想观点;而且是严复删去的内容,不是“添加”的 内容。属于概念的外延不明。
小题3:
试题分析:“巩固了清王朝的统治”错误。严复是维新派思想家。他翻译、发表《天演论》,主观上有巩固清王朝的意图,但是没有能够挽救清王朝。这项的判断多少需要一点历史知识。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一直到清王朝覆灭,“巩固”不对。属于无中生有。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每小题3分)达尔文“在”中国《天..”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②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