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新京报》7月16日报道:包括今年文科状元在内的北京90名学生入围香港大学内地本科生录取计划名单。《北京晨报》7月12日报道:这些高分考生有多名已被-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材料作文/2019-01-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新京报》7月16日报道:包括今年文科状元在内的北京90名学生入围香港大学内地本科生录取计划名单。
《北京晨报》7月12日报道:这些高分考生有多名已被北大、清华录取。携优良教育机制和高额奖学金的双重优势,港校火爆的招生阵势引起部分社会人士和学者的担忧。目前关于“北大、清华将被香港高校扫成二流”的观点在网上引发的激烈争论便是明证。
读完上面两则消息,你有什么看法或者产生了什么联想?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写出来,叙事、议论、抒情均可。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题型:写作题  难度:偏易

答案


从“鲶鱼效应”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只有竞争才能生存、发展。
(析)竞争就是要打破一种僵死的状态,输入新的机制,而“鲶鱼效应”就是要改变沙丁鱼群的呆滞状态,使其活跃起来,从而达到保存生命的目的。从这一点上说,“鲶鱼效应”就是一种竞争的效应。
(联)人类的历史也可以说是一部竞争的历史,人类的产生、生存和发展,无一不是在竞争中实现的。达尔文的《进化论》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类正是在同自然界的竞争中发展壮大的。在这种竞争中,人类形成了生理、心理上的特质,从而能够更有力地地征服自然。在人类与自然界竞争的同时,人类内部不同民族间也在进行着激烈的竞争,如具有悠久文明的中华民族,雅利安民族以及后来居上的欧罗巴民族,正因为有着这样的竞争,人类在今天才会出现如此繁盛的景象。试想,如果没有这种与天与人的竞争,我们恐怕还会如古猿那样在树上攀援,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吧!
(深)人类发展到高度文明的今天,竞争的更起着巨大的作用,在激烈的政治、军事、经济的竞争中,一个国家只有成为竞争的强者,才能真正屹立于世界,那些竞争中的落伍失败者,等待他们的只有被欺侮。
曾几何时,我们还曾为美日汽车市场大战而惊叹,还曾为西方令人眼花缭乱的广告宣传而迷惑,甚至还曾谈竞争而色变,似乎竞争只是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是阴谋、卑劣的代名词。而在今天,我们也终于引入了竞争的机制。在企业中,招标承包,优化劳动组合;发展市场经济,鼓励自由竞争;就连人大代表的选举,也一反过去的只见选票不见人的状况,让候选人登台竞选。记得曾有一句话:“在芝加哥,穿高跟鞋的姑娘比内地小伙走得还快。”但如今,君不见,人们的脚步都已匆匆?
竞争是现代文明的催化剂,是强者的竞赛,要实现中华民族多少年来魂牵梦系的强国梦,只有勇敢地走入外面的世界,去经受竞争的锻造。
在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里,人们似乎过于“谦谦君子”,当欧美国家在工业革命中强大起来时,我们还在悠闲地研究故纸堆,恪守着中庸之道,在与西方竞争中失败的中国,饱尝了欺辱,辛酸,而今,觉醒的中国已勇敢地打开国门,去迎接竞争的考验。改革开放使中国如逢春古树,焕发出新的活力。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竞争是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像别里科夫一般,自缚于套中,便会如那呆滞的沙丁鱼群,在消沉中死亡。(扣)
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勇敢地投身竞争之中,只有竞争才能生存发展。!


这是一则题意作文,重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引导其既能“一心攻读圣贤书”,又能“两耳要闻天下事”。两份报纸刊载的消息引发如此大的社会反响,表明有着深厚的名校情结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情结的国人对教育的高度关注。其实,说到底,这一现象的核心折射出来的还是一个关于生存、竞争、发展的话题。针对目前“香港很多大学和外国个别大学到内地纷纷招生”“内地学生青睐香港高校,清华、北大沦为二流高校”的说法,人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譬如:
①最好的学生进入最好的大学学习,对于名校的继续发展和学生的自身发展是双赢;②港校内地招生有助于打破高校垄断;③内地名校不改革将丧失优势;④内地名校遭遇国际化冲击;⑤港校招生必将推动高校改革;⑥“百花齐放、齐头并进”才能促进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同时也让人们产生很多联想,譬如:①鲶鱼效应;②流水不腐,户枢不蠹;③没有永远的第一;④发展才能进步,止步就会落后……切题的角度很多,可写的内容丰富,把自己的看法或想法充分表达出来就是一篇合格的文章。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新京报》7月16日报道:包括今年文科..”主要考查你对  材料作文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材料作文

考点名称:材料作文

  • 材料作文

    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

  • 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从命题的角度看,命题作文实际上是他命题,而材料作文则是自命题,这就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 写作策略:


    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在话题作文出现之前,材料作文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作文考查形式,在话题作文中,材料只是提出话题的背景,材料与文章是一种疏远的关系;而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写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依据,考生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离开了材料就是离题,文章与材料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由此可见,写作材料作文,必须针对其“材料重要性”特点,采取有效的写作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具体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读懂材料,全面把握
    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

    二、立意求准,力求新颖
    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深刻与否和创新程度,因此,写材料作文,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
    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
    所谓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超越一般人的惯常思路,应该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能言,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新”字上下功夫,这样写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焕发出创造的光彩。

    三、使用材料,恰当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

  • 材料的类型:

    故事型
    梗概、片断、寓言……

    论说型
    名言警句、哲理、议论文段……

    事例型
    名人事例、凡人小事……

    情景型
    生活场景、特别的细节……

    图表型
    一幅漫画或一个图表……

    审题:

    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一种思维取向过程,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如果是写提供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必须要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思。

    方法:
    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
    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
    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误区:
    1.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当作话题作文的材料。
    2.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看作命题作文的提示。
    材料作文的材料是命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往往很具体,有完整意思,命题从材料中来,作文内容又离不开材料。而命题作文有时附有的提示,一般来说,或说明或阐述,并不含有具体内容。
    有时附了二或三则材料,必须抓准材料之间的联系点或对比点,不能只看一则材料而不及其余。有时材料蕴含了比喻义,要求类比阐述,如“‘回声’的启示”所附的小孩和小山的对话,如果就事论事地谈文明礼貌而不去阐述人与自然或人与他人的关系,就在理解上发生了偏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