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华盛顿邮报》曾做了一次有趣的实验,请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著名小提琴家约夏·贝尔在华盛顿朗方广场地铁站里,用一把制造于1713-高三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材料作文/2019-01-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华盛顿邮报》曾做了一次有趣的实验,请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著名小提琴家约夏·贝尔在华盛顿朗方广场地铁站里,用一把制造于1713年、价值350万美元的小提琴先后演奏了6首巴赫的作品。其间1097人经过,只有6个人停了一会儿,约20人给了钱,但多数是边走边扔给他,总共收到了32美元,待演出结束时,无人鼓掌、无人理会。可就在两天前,他在波士顿一家剧院演出,所有门票售罄,而要坐在剧院里聆听他演奏同样的那些乐曲,平均得花200美元。
最后,实验者得出的结论是:当世界上最好的音乐家,用世界上最昂贵的乐器来演奏世上最优秀的音乐作品时,如果我们连停留一会儿倾听都做不到的话,那么,在我们匆匆而过的人生中,我们又错过了多少珍贵的东西呢?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题型:写作题  难度:中档

答案

参考例文(括号内为教师评点)
不一样的月色
(“不一样”太笼统了,题目改“半轮明月入我心”怎样呢?更诗意些,又能扣住我和明月的关系。)
晚上十点多,走进自己的房间。
或许是由于一个星期或者更长的星期才来一次,我似是对它渐渐地生疏了。空气中弥漫着有些陌生的味道,却更有些熟悉的感觉。
没开灯,黑漆漆的。窗台上、床上却有一片光亮洒在上面,令我不至于陷入完全的黑暗。顺着光路,望向窗外,原来是那一(半)轮半圆半不圆的月。月色很明,微微照亮了天空中附近的一片。我走到窗边,打开窗,把头伸了出去。
抬头,看月。在我有限的视角内能看的到的地方,月亮是黑夜中的一盘璀璨。我见不到任何一颗的星星,不知月亮高高地悬挂着,会不会寂寞,会不会孤独。料想有玉兔和桂树与她作为伴,终日的孤寂多少也有些排解。
忽而一阵萧瑟的秋风吹过,我不禁觉得一阵清爽。虽是十二月初,却仍未入冬。风吹过,我也没有感觉到刺骨的冷。这风不像寒冻时节的凛冽,又不似春风的轻柔,而是清爽的,带着韧劲。我霎时提起了精神。
继续看着月。我凝视着月上淡淡的斑驳,那像是月亮的伤疤。我很诧异,这是我第一次冒出这种想法。突然觉得月亮也像这样在盯着我,也许是我看出了她心里的忧伤。
(黑体的都是好句子,融入了想象和自我的情感。只有内心细腻的人才有这样的感受,很好,我读了好几遍。若能加入些更多关于月亮和月光或周围景物的具化描写,可以内容上更充实而不显得单薄。)
低头,却感受到一阵浓浓的疲倦。(但这一段总觉得和上文缺少些自然的过渡,能不能这样改:低头一声叹息,或许忧伤的不止是那半轮明月。)
身心俱疲。每次都是带着这么一种状态回家。一个星期的劳累,从星期一到星期六,从白天到黑夜,从身体到心理。总算有这么一段轻松的时间,静静地欣赏这一片月色。无时不压迫着神经的快节奏,在这一片月色下,渐渐慢了下来。月亮每分每秒都在缓缓地向西边移去,我丝毫没有感觉;若是在物理课上,我却能算出每秒它几千米的速度。(而此刻)我感觉时间也渐渐冷却了,过得很慢,很慢。
不知多久没这样静静坐下来看过天空。习惯了平常,却丢去了平常。(妙哉,耐人寻味啊。)喧闹的心就这样渐渐地平静了下来,哪怕只有这么一会儿。
再次抬头。看到的依旧是一(半)轮明亮的黄。月上柳梢,虽说我眼前的树不是柳,(这两句似乎不能构成转折关系。)可夜确实是深了。我缓缓移上窗,拉上窗帘,转身走去……
评语:“美的瞬间”其实更多的只是心灵的瞬间感应,情景交融运用得不错。这学期你的几次作文虽然得分都不高,但我很高兴还是发现你是个能够写好作文而且内心相当细腻的同学,具有写优秀作文的潜质,看你自己能不能多努力了。本文得分85分)


试题分析:作文立意提示:
①生活中处处都有精彩,不要因忙碌而错过了美妙,请放慢匆匆的步履欣赏啊;
②不要忽略生活中微小而确切的幸福,幸福就在身边,要及时把握;
③有些人终其一生都在焦灼匆忙中庸庸碌碌地度过,只有苍白贫乏的回忆,不懂得什么是美丽的瞬间和永恒的生命;
④诗意地栖居适用于任何时代,尤其在浮躁的当下,物欲的膨胀导致心灵的枯竭,匆忙行走的人更需高贵精神的滋养;
偏离的审题举例:
没有音乐修养的人占大多数;
演奏乐器就应该在剧院而不是地铁站或者是街边;
人们宁愿花200美金去剧院听音乐会,也不会驻足街边免费听音乐。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华盛顿邮报》曾做了一次有..”主要考查你对  材料作文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材料作文

考点名称:材料作文

  • 材料作文

    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

  • 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从命题的角度看,命题作文实际上是他命题,而材料作文则是自命题,这就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 写作策略:


    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在话题作文出现之前,材料作文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作文考查形式,在话题作文中,材料只是提出话题的背景,材料与文章是一种疏远的关系;而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写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依据,考生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离开了材料就是离题,文章与材料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由此可见,写作材料作文,必须针对其“材料重要性”特点,采取有效的写作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具体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读懂材料,全面把握
    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

    二、立意求准,力求新颖
    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深刻与否和创新程度,因此,写材料作文,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
    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
    所谓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超越一般人的惯常思路,应该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能言,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新”字上下功夫,这样写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焕发出创造的光彩。

    三、使用材料,恰当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

  • 材料的类型:

    故事型
    梗概、片断、寓言……

    论说型
    名言警句、哲理、议论文段……

    事例型
    名人事例、凡人小事……

    情景型
    生活场景、特别的细节……

    图表型
    一幅漫画或一个图表……

    审题:

    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一种思维取向过程,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如果是写提供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必须要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思。

    方法:
    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
    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
    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误区:
    1.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当作话题作文的材料。
    2.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看作命题作文的提示。
    材料作文的材料是命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往往很具体,有完整意思,命题从材料中来,作文内容又离不开材料。而命题作文有时附有的提示,一般来说,或说明或阐述,并不含有具体内容。
    有时附了二或三则材料,必须抓准材料之间的联系点或对比点,不能只看一则材料而不及其余。有时材料蕴含了比喻义,要求类比阐述,如“‘回声’的启示”所附的小孩和小山的对话,如果就事论事地谈文明礼貌而不去阐述人与自然或人与他人的关系,就在理解上发生了偏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