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在澳大利亚一个草原里,草儿都长得特别好,所以那里生长着的羊群规模越来越大。随着羊群不断发展壮大,就出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走在前面-高三语文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澳大利亚一个草原里,草儿都长得特别好,所以那里生长着的羊群规模越来越大。随着羊群不断发展壮大,就出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走在前面的羊群总能够吃到草,而走在后面的羊群总是只能吃剩下的,于是后面的羊群在前面羊群吃草的时候就会跑到队伍前面,就这样,羊群为了争夺食物,都不愿意落在后面。 羊群开始不断地往前奔跑。刚开始的时候,跑在前面的羊群还会知道停下来吃草,但到最后,所有的羊都知道:只要想吃到草就要拼命跑在最前面。 羊群都朝一个方向不停的奔跑。可是草原的尽头是一个悬崖,羊群跑到悬崖边缘也全然不去理会,于是整群的羊就往悬崖下跳……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②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用规范汉字书写;④不少于800字。 |
答案
走出名利的阴影 小时候,我们就被教导要积极进取,力求获得最高荣誉。但是,繁华盛世,社会开始变得混乱,在人人都只追求名利的世界,我们是否发现自己在一步一步成为名利的傀儡?走出名利的阴影,拨开名利的羁绊,也许你会发现一片蔚蓝的天空。 不要被名利蒙蔽了我们的内心,17岁女孩周俊正是中国人过于看重金牌的受害者,17岁的女孩一夜间竟被各大新闻媒体言论攻击,名利真这么重要吗?和“超级丹”相比,三进决赛却连获三届银牌的王皓和背负着马来西亚的寄托的李宗伟也值得我们鼓掌,谁说王皓的三面银牌比金牌逊色?连解说员都忍不住说了:“王皓创造了历史!”当李宗伟再次站在亚军领奖台上,我们都看到他眼睛红了,伦敦观众把热烈的掌声送给这个真的汉子。他们以自己的精神魅力征服了观众,那一刻,没有名利,只有他们动人的风采,他们追求的不只是一个名誉,而是自己的梦想和抱负。他们之所以能够得到群众的掌声,正因为他们没有执着于名利,只是为了达到自己梦想的巅峰。可见走出名利的阴影,才能散发真实的人格魅力。 走出名利的阴影,往往是智者之道。你看,居里夫人一生视名利于浮云,把贵重的金牌给女儿玩弄,从小就给女儿灌输了“荣誉只是玩具,守住它不会有出息”的思想,于是她创造人生一次又一次的辉煌。相反,爱迪生前期发明无数造福于人类的东西,获得各界好评,却在晚年被名利迷住,虽没被世人唾弃,却没有了可喜的发明。美国作家杰克伦敦被极端的个人主义带进了一个矛盾的精神世界,变成拜金主义者,最后,自杀了结了自己的一生。假如居里夫人过于看重名利,就不会如此受人敬仰。假如爱迪生没有玩物丧志,也许他会攀上更高的巅峰。假如杰克伦敦没有为名利自暴自弃,也许他的人生便是一部完美的作品。可见智者之所以智,正是对名利适可而止罢了。 我们要笑对名利,善待名利。在这个用名誉和财富衡量的物质社会,我们不能放弃名利,但是我们要走出名利的阴影,不能盲目追求名利,走在名利的前面,不让名利牵引着自己的人生,自己的人生,自己来主宰。让名利变成辉煌的梦想,而不是泛滥的欲望。 从现在始,走出名利的阴影,未为晚矣。 |
试题分析:此则材料讲述了羊群为吃到草而争着往前跑,而最终不顾悬崖的危险而跳下去的故事。这种动物的本能却发人深省,令我们人类从中悟出很多的道理。所以,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立意: (1)莫把竞争的手段当作目的 每只羊本来的目的是吃上好的草,而奔跑到前面是他们达到吃好草这一目的所采取的手段,但是,在整个群体疯狂奔跑的情境下,羊群中的所有成员都顾不上思考他们奔跑的真正目的,盲目跟随别人的行为成了一种自我强制的行为,于是手段就异化成目的,羊群一直都在奔跑,甚至是跳崖也全然不顾,因为它们已经完全忘记了它们的真正目的——吃草。 (2)做事不可盲目。 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不要忘记了我们做事情的目的。羊群一直都在奔跑,甚至是跳崖也全然不顾,它们已经完全忘记了它们的真正目的——吃草。 (3)不可盲目逐利。 “吃草”的本质就是“逐利”,现实生活中唯利是图,不择手段,不顾道德,不顾法律的事还少吗? |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在澳大利亚一个草原里,草儿都长..”主要考查你对 材料作文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材料作文
考点名称: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
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 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从命题的角度看,命题作文实际上是他命题,而材料作文则是自命题,这就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写作策略:
①引:
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②议:
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③提:
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④联:
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⑤深:
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⑥结:
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在话题作文出现之前,材料作文是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作文考查形式,在话题作文中,材料只是提出话题的背景,材料与文章是一种疏远的关系;而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写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依据,考生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离开了材料就是离题,文章与材料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由此可见,写作材料作文,必须针对其“材料重要性”特点,采取有效的写作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具体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读懂材料,全面把握
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二、立意求准,力求新颖
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深刻与否和创新程度,因此,写材料作文,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
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
所谓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超越一般人的惯常思路,应该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能言,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新”字上下功夫,这样写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焕发出创造的光彩。三、使用材料,恰当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材料的类型:
故事型
梗概、片断、寓言……论说型
名言警句、哲理、议论文段……事例型
名人事例、凡人小事……情景型
生活场景、特别的细节……图表型
一幅漫画或一个图表……审题:
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一种思维取向过程,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如果是写提供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必须要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思。
方法:
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
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
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误区:
1.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当作话题作文的材料。
2.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看作命题作文的提示。
材料作文的材料是命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往往很具体,有完整意思,命题从材料中来,作文内容又离不开材料。而命题作文有时附有的提示,一般来说,或说明或阐述,并不含有具体内容。
有时附了二或三则材料,必须抓准材料之间的联系点或对比点,不能只看一则材料而不及其余。有时材料蕴含了比喻义,要求类比阐述,如“‘回声’的启示”所附的小孩和小山的对话,如果就事论事地谈文明礼貌而不去阐述人与自然或人与他人的关系,就在理解上发生了偏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