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在一次追思“文化昆仑”钱钟书先生的活动中,清华大学(招生办)一位老师这样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面还有两句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便是-高三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材料作文/2019-01-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一次追思“文化昆仑”钱钟书先生的活动中,清华大学(招生办)一位老师这样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面还有两句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便是让我们心有所止,心在焉。钱先生学问做的如此出色,就是因为‘心在焉’”。但是看看我们周围,看看我们今天这个社会,有多少人则是“心不在焉”……
请以“心要在焉”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题型:写作题  难度:中档

答案


心要在焉
蟹六跪二螯,只能托身于蛇鳝之穴,全因心躁之故;蚓无爪牙之利,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只缘用心一也。故欲成事,必先凝神守一,唯心在焉,方能滴水穿石。
凝神守一,心在焉,必先心有所止。观当今社会,浮躁之风盛行,名利已然成众心之所向。于本职,则已心不在焉,何以成事?
《庄子·达生篇》提到一个驼背老人,他用竿子粘蝉就好像从地上拾取一样。这是为什么呢?只因老人“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这就是心在焉,有所止——一心只专注于蝉的翅膀,从不左顾右盼,绝不因纷繁的万物而转移注意力,“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凝神守一,心在焉,还需心有所指。心在焉,不是单纯地“用志不分”,心有所止;而是在此之后有所指。只有有了明确的指向,才能够做到真正的用心,才能够真正专注于一事,实现“术业有专攻”。因此,若要心在焉,就既要心有所止,更要心有所指。
仍是《庄子·达生篇》,有个叫梓庆的能工巧匠,他擅长刻木制成乐器,“见者惊犹鬼神”,连鲁侯也问他秘诀。原来他在制作乐器前必“齐以静心”,这便是心有所止;而后才进入山林,观察各种木料的质地,当他选中契合的木料时,乐器的形象已了然于心,之后才动手制作,这便是心有所指。心在焉,就要像梓庆那样心有所指,找寻到那块合适的木料。
凝神守一,心在焉,终要心有所执。心在焉,不只心有所止,也不只心有所指,还需心有所执。这“执”,不是拗执,而是执着,是对心之所指的执着奋斗。
林书豪,一个不久前还不为人知的板凳球员,是什么魔力让他一飞冲天,在纽约刮起一股“林来疯”,并登上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究其实,是因为他心中一直以来就有一个梦想——进入NBA打球!所以,哈佛毕业后,他未曾想过如何进名企、赚大钱,而是加入职业球队,继续执着追求自己的篮球梦想。尽管两年多来他一直只是二线队员,甚至数次降级,两度被开,可他依然初衷不改,孜孜以求,哪怕是睡沙发床,坐冷板凳,也不言放弃。正如他所说:“努力,努力,再努力!”这就是凝神守一,心在焉,有所执。
凝神守一,心要在焉。唯心有所止,有所指,有所执,才能专其业,攻其术,得其果。
人问:“名利为逐,术业难攻,如何是好?”
我答:“若能凝神守一,心要在焉,便得花开心中,硕果累累。”


试题分析:写作立意:
1.心要在焉,就要摒弃杂念,尤其是功名物质的诱惑,精心深思。
2. 心要在焉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工作精神,一种成事之大智慧。
3.德不立,业不精,事难成。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在一次追思“文化昆仑”钱钟书先生的活动..”主要考查你对  材料作文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材料作文

考点名称:材料作文

  • 材料作文

    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

  • 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从命题的角度看,命题作文实际上是他命题,而材料作文则是自命题,这就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 写作策略:


    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在话题作文出现之前,材料作文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作文考查形式,在话题作文中,材料只是提出话题的背景,材料与文章是一种疏远的关系;而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写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依据,考生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离开了材料就是离题,文章与材料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由此可见,写作材料作文,必须针对其“材料重要性”特点,采取有效的写作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具体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读懂材料,全面把握
    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

    二、立意求准,力求新颖
    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深刻与否和创新程度,因此,写材料作文,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
    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
    所谓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超越一般人的惯常思路,应该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能言,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新”字上下功夫,这样写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焕发出创造的光彩。

    三、使用材料,恰当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

  • 材料的类型:

    故事型
    梗概、片断、寓言……

    论说型
    名言警句、哲理、议论文段……

    事例型
    名人事例、凡人小事……

    情景型
    生活场景、特别的细节……

    图表型
    一幅漫画或一个图表……

    审题:

    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一种思维取向过程,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如果是写提供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必须要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思。

    方法:
    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
    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
    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误区:
    1.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当作话题作文的材料。
    2.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看作命题作文的提示。
    材料作文的材料是命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往往很具体,有完整意思,命题从材料中来,作文内容又离不开材料。而命题作文有时附有的提示,一般来说,或说明或阐述,并不含有具体内容。
    有时附了二或三则材料,必须抓准材料之间的联系点或对比点,不能只看一则材料而不及其余。有时材料蕴含了比喻义,要求类比阐述,如“‘回声’的启示”所附的小孩和小山的对话,如果就事论事地谈文明礼貌而不去阐述人与自然或人与他人的关系,就在理解上发生了偏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