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成千上万的蜂儿携带着它们的尖刺气势汹汹地杀来。可漫山遍野的植物却绽开了它们的“笑脸”——用一簇簇娇艳的鲜花来迎接这些-高二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材料作文/2019-01-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成千上万的蜂儿携带着它们的尖刺气势汹汹地杀来。可漫山遍野的植物却绽开了它们的“笑脸”——用一簇簇娇艳的鲜花来迎接这些不速之客。结果,一副和谐、宁静、美丽的自然景色出现了:蜂儿在植物间忙忙碌碌,替它们采花授粉,而植物又提供芳香的花蕊,让辛勤的蜂儿酿蜜。
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题型:写作题  难度:中档

答案


包容成就旖旎春光
漫山遍野的植物用笑脸接纳杀气汹汹的蜂群,成就了了生机盎然的春天;坚而不摧的蚌用柔躯接纳硬砾,成就了晶莹剔透的珠石;坚挺如铁的树干用挺拔接纳柔藤,成就了藤树相依的奇美……面对异物,用“武器”还是“笑脸”?对某些事物,包容成就旖旎春光。
他,是年纪轻轻就能玩转软件的天才少年,甚至破解了数款苹果产品的程序编码;他,是桀骜不驯的苹果公司总裁,数次为那个专给他捣乱的少年头痛不已。当有一天,二者相遇,面对这个玩世不恭的挑衅者,乔布斯会如何选择?它可以痛斥少年,可以控告侵权者,可以举起“武器”——但是,他选择了包容。乔布斯友好的态度以及他提出的优厚的条件打动了少年,最终,他成为苹果旗下专管编程的程序设计师,为苹果公司的未来开辟了新的天地。试想,倘若乔布斯采取另一种策略,可还会有如今强大的编程师为公司保健护航?包容,成就了企业的旖旎春光。
他,是脾气火爆、行事不羁的铁相;他,是权威至尊、高高在上的国王。当铁相纵横政坛,国王何去何从?面对这个兼具霸气与才气的首相,英王乔治六世选择了包容。他包容丘吉尔的强硬性格,竭力维护这个坚勇果敢的首相。二战时,正是君臣之间完美的搭和,才成就了战事的胜利,成就了英国崭新的时代。乔治六世的包容,让丘吉尔在其逝世之际为他挥泪写下“勇者无敌”的悼词。是的,乔治六世是当之无愧的勇者。他从不用“武器”来应对丘吉尔,反之,用“笑脸”谱下君臣协奏的华美乐章。包容,成就了国家的旖旎春天。
而如若用“武器”去打击本可以协调的“外来优势”,以针锋相对代替笑脸相迎,又会如何呢?
他,是风度翩翩、才华出众的将领;他,是神机妙算、鞠躬尽瘁的军师。他的羽扇纶巾若能携手他的古琴空城,那该是多么美妙的图景!可周瑜只当孔明是仇敌,是利刃,他不可能战胜得了自己!“既生瑜,何生亮”的背后,有多少人扼腕叹息。他,是饱读诗书、才高八斗的学者;他,是维护专制的皇帝。本可以中用于谦巩固统治的他,却唯恐此人对他不利。最终,一代耆宿颠沛至死,而他的王朝,亦江河日下……
也许,入侵者是一柄好剑;也许,挑衅者能助你一臂之力。本可互利和谐,何必兵戈相见?
包容,成就旖旎春光!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由三个句子组成,第一、二两句分别写了“植物”在受到外来侵犯时所采取的不同态度。有些植物会动用自身武器进行自卫,而有些植物却展开了他们的“笑脸”,一二句之间用“然而”形成转折,语义的重点落在后面,包含了较为明显的倾向性,第三句是第二句发展的必然结果,只有有了“笑脸”才形成了“和谐、宁静、美丽的自然景色”。第二句和第三句形成某种关系,可以理解为因果关系或者条件关系。只有准确地把握好这种关系,才能写出切合题意的作文。材料中的第一句又与第二句形成一种对比,通过这种对比,我们可以理解为“人们”或者“事物”对待不同问题所采取的不同方式或态度。根据第一二句之间的对比,有同学可能立意为“我们要正视对手(敌人)”,“尊重对手(敌人)”等。由于原材料中涉及到的内容,也没有明确地指向说“外来侵犯者”或“气势汹汹地杀来”的就一定是对手(敌人),这一立意只能说一般。不如确定为“态度”或者“处理问题的方式”更为符合题意。根据“满山遍野的野花展开笑脸”,可以确立出“宽容”“友善”“包容”等立意,这些都能比较好的把握材料的内涵和文本的倾向,较为符合题意。但理解为“乐观”则不妥。根据“和谐、宁静、美丽”等自然景象确定立意为“和谐”也较为符合题意,但理解为“成功”等就有些偏离了材料内容。根据“蜂儿----------酿蜜”确定立意为“共赢”“合作”等,也能符合材料意思。以上立意无论写哪一种,都必须阐明他们之间的关系,写“态度”、写“包容”、写“友善”,都必须落实到结果上来,是“态度”带来了“和谐、共赢”,是“友善”、是“宽容”形成了“和谐共赢”这种美好的景象。这样的审题立意确定为切合题意,属于一类卷。如果只写了“态度”“友善”“包容”“宽容”等话题,没有阐明这种关系的判为符合题意,属于二类卷,如果写了“乐观”“笑脸”“对手”等有些偏离材料内容或者根本不涉及原材料内容,有明显套作嫌疑的判为基本符合题意,属于三类卷。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成千上万的蜂..”主要考查你对  材料作文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材料作文

考点名称:材料作文

  • 材料作文

    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

  • 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从命题的角度看,命题作文实际上是他命题,而材料作文则是自命题,这就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 写作策略:


    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在话题作文出现之前,材料作文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作文考查形式,在话题作文中,材料只是提出话题的背景,材料与文章是一种疏远的关系;而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写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依据,考生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离开了材料就是离题,文章与材料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由此可见,写作材料作文,必须针对其“材料重要性”特点,采取有效的写作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具体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读懂材料,全面把握
    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

    二、立意求准,力求新颖
    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深刻与否和创新程度,因此,写材料作文,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
    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
    所谓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超越一般人的惯常思路,应该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能言,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新”字上下功夫,这样写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焕发出创造的光彩。

    三、使用材料,恰当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

  • 材料的类型:

    故事型
    梗概、片断、寓言……

    论说型
    名言警句、哲理、议论文段……

    事例型
    名人事例、凡人小事……

    情景型
    生活场景、特别的细节……

    图表型
    一幅漫画或一个图表……

    审题:

    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一种思维取向过程,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如果是写提供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必须要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思。

    方法:
    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
    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
    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误区:
    1.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当作话题作文的材料。
    2.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看作命题作文的提示。
    材料作文的材料是命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往往很具体,有完整意思,命题从材料中来,作文内容又离不开材料。而命题作文有时附有的提示,一般来说,或说明或阐述,并不含有具体内容。
    有时附了二或三则材料,必须抓准材料之间的联系点或对比点,不能只看一则材料而不及其余。有时材料蕴含了比喻义,要求类比阐述,如“‘回声’的启示”所附的小孩和小山的对话,如果就事论事地谈文明礼貌而不去阐述人与自然或人与他人的关系,就在理解上发生了偏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