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2013年4月25日通过的《旅游法》第五条规定:国家倡导健康、文明的旅游方式。据媒体报道,2013年国庆长假第一天,河南焦-高三语文
题文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13年4月25日通过的《旅游法》第五条规定:国家倡导健康、文明的旅游方式。 据媒体报道,2013年国庆长假第一天,河南焦作影视城,几个游客争相爬上景观雕塑留影甚至涂鸦刻画。在天安门前,11万观看升旗者,留下5吨垃圾。黄金周第六天,北京八达岭长城景区累计游客人数达35.66万人次,产生垃圾共计109吨。 在法国、德国、日本、泰国、新加坡等地都可以看到仅以简体中文标出的警示牌:“中国人,便后请冲水”“请安静”“请不要随地吐痰”等。中央文明办从网上征集的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常见不文明行为有:乱扔垃圾,乱擤鼻涕,乱吐口香糖,坐公交抢座,硬闯红灯,排队加塞,大庭广众脱鞋脱袜、赤膊袒胸,吃自助餐多拿多占,遇有纠纷恶语相向…… 读完上面材料,你有哪些感想。请选好角度,确立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答案
文明的脚步 过去。人类文明的触角还未完全伸及那片遥远的土地,那里更像是一个世外桃源,人类还没有“人定胜天”的思想,自然按照其本性发展。 尽管没有充足的食物,尽管没有时尚的衣服,尽管没有鳞次栉比的高楼,尽管没有流光溢彩的霓虹灯,或许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些物质享受为何物,能在祖祖辈辈生活过的土地上繁衍、生息是他们最大的愿望,他们对土地有着特殊的虔诚与热爱,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和睦相处,与世无争,生活平静如水。 或许,他们并不知道法律为何物,或许,他们并不明白道德的涵义,但他们把“人之初,性本善”演绎得那么完美,东方的思想坚信每个人生来都是善良的,而他们能把这份善良世世代代地传递下去。过去,人们恪守着生来的那份善良,此乃文明第一步。 现在。工业文明的汽笛早已开启了通向现代的大门,人类社会大踏步地向前发展着。财富的积累使人民对金钱的欲望膨胀,物质之海咆哮着,周而复始地将欲望的海浪推向岸边。面对精神的匮乏,信仰的缺失,道德的丢失,人们不得不考虑用法律强制人们的行为,“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旋律注定不属于这个年代。 很多人都把这个时代的弊病归结与法制不健全,而我们又不得不承认现代的世界仿佛一条奔流的大河,川流熙攘,挟带着人们冷漠疲惫的眼神向不知名的未来奔去。我们走得太快了,快到无法看清身旁的风景,快到没有静心沉吟的心情。我们过多地关注身边的物质洪流,失去了心灵深处宁静的住所。我们依旧“人之初,性本善”,但很快就被这个社会同化。 古人云: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而我们现在追求的,正是在法律与道德的杠杆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张弛有度,相辅相成。现在,我们追求用法律强制自己的行为,用道德约束自己的良心,此乃文明第二步。 将来。总会有一天,社会积累了足够多的财富,物质的气球不在无休止地膨胀,我们不再为生计、财富或是名利奔波,苦恼,我们有心情看阳光透过薄薄的玻璃,蒸腾起氤氲的清香,我们总会懂得物质与财富只是我们生活的工具,而精神可以溶入我们的血液,伴我们走过人生之路。 法律成了一种象征,更多的时候,内心深处的道德告诉我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就像在湖边钓鱼的丹麦人,自觉把小鱼放回湖中。将来,我们与道德融为一体,每个人心中都一把道德的标尺。 道德,法律,道德,文明就是踩着这样的足迹前进,历史就是循着这样的轨迹上升,而人类始终在追求一种更高的境界。 |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的开头已经给出材料的中心内容“倡导健康、文明的旅游方式”,下面列举的都是相应的不文明的行为,命题者的意图就是让学生谈一下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从旅行可以扩展到平时的所有行文,“文明”应该成为每个人的生活习惯,甚至是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素质,行文时可以谈自己对这种行为的认识,也可写应该如何拒绝这种行为。 |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2013年4..”主要考查你对 材料作文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材料作文
考点名称: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
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 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从命题的角度看,命题作文实际上是他命题,而材料作文则是自命题,这就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写作策略:
①引:
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②议:
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③提:
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④联:
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⑤深:
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⑥结:
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在话题作文出现之前,材料作文是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作文考查形式,在话题作文中,材料只是提出话题的背景,材料与文章是一种疏远的关系;而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写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依据,考生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离开了材料就是离题,文章与材料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由此可见,写作材料作文,必须针对其“材料重要性”特点,采取有效的写作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具体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读懂材料,全面把握
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二、立意求准,力求新颖
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深刻与否和创新程度,因此,写材料作文,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
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
所谓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超越一般人的惯常思路,应该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能言,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新”字上下功夫,这样写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焕发出创造的光彩。三、使用材料,恰当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材料的类型:
故事型
梗概、片断、寓言……论说型
名言警句、哲理、议论文段……事例型
名人事例、凡人小事……情景型
生活场景、特别的细节……图表型
一幅漫画或一个图表……审题:
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一种思维取向过程,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如果是写提供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必须要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思。
方法:
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
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
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误区:
1.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当作话题作文的材料。
2.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看作命题作文的提示。
材料作文的材料是命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往往很具体,有完整意思,命题从材料中来,作文内容又离不开材料。而命题作文有时附有的提示,一般来说,或说明或阐述,并不含有具体内容。
有时附了二或三则材料,必须抓准材料之间的联系点或对比点,不能只看一则材料而不及其余。有时材料蕴含了比喻义,要求类比阐述,如“‘回声’的启示”所附的小孩和小山的对话,如果就事论事地谈文明礼貌而不去阐述人与自然或人与他人的关系,就在理解上发生了偏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