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议论文。法国电影明星洛伊德有一次将车开到检修站修理,接待他的是一名年轻的女工。洛伊德是巴黎女性迷恋的对象,而眼前的这位姑娘却丝毫没有流-高二语文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议论文。 法国电影明星洛伊德有一次将车开到检修站修理,接待他的是一名年轻的女工。洛伊德是巴黎女性迷恋的对象,而眼前的这位姑娘却丝毫没有流露出兴奋和特别的热情。“你喜欢看电影吗?”洛伊德禁不住问。“当然喜欢”。女工手脚麻利,很快修好了车。“你那么喜欢看电影,你知道我是谁吗?”“当然知道,你一来我就认出您是影帝洛伊德了”,女工一脸平静。“既然如此,你为何对我这样冷淡呢?”洛伊德更不解了。“不!您误会了。我没有冷淡您,您有您的成就,我有我的工作。影迷离不开您,驾车的人也离不开我。您来修车,就是我的顾客,即使您不是明星,来修车,我也会一样一样好好接待您。人与人之间不就应该是这样吗?”这位平和自信的女工的一番话,让傲慢的洛伊德沉默许久许久。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
答案
做一个独特的自我 著名作家巴尔扎克曾说:“第一个把女子比作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把女子比作鲜花的是庸才,第三个把女子比作鲜花的是蠢材。”恰如其分。如果人的思想都近乎相同,那我们的世界就不会再是五彩缤纷的了。 别让自己的思想棱角被他人磨去,要坚持自己的独特。 正如情歌中有“情歌王子”张信哲《爱如潮水》般的缠绵,也有“苏式情歌”经典苏永康《爱一个人好难》的悲凉;有“歌圣”张学友《饿狼传说》般的火热,也有“浪子歌手”齐秦《大约在冬季》的隽永。没有思想的棱角,便没有个性的纷呈;没有个性的纷呈,便没有了自我。别让自己的思想被他人的言论所掩盖,别让自己的个性被别人的思想所修剪。 任何情况下,都不要盲从。试想,没有苏轼、辛弃疾们的张狂个性,怎会有豪放派“大江东去”和“沙场秋点兵”的绝世气概?没有柳永、李清照们的多情伤感,怎会有婉约派“执手相看泪眼”和“人比黄花瘦”的一唱三叹? 因为思想的棱角,诗人才有了万物复苏、充满勃勃生机的“无边光景一时新”式的春天;因为思想的棱角,哲人才有了阳光明媚、裙带飘飘“今听玄蝉我却回”式的夏天;因为思想的棱角,旅者才有了落英缤纷、寒秋独立“霜叶红于二月花”式的秋天;因为思想的棱角,乐者也才有了寒梅独放、银装素裹“千树万树梨花开”式的冬天。 为什么不坚持自己独特的想法呢?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得到的永远不是最好的。正如为埃及送去萝卜的两个商人一样。第一个之所以得到了金子,是因为他有自己的独特的想法,做的是独一无二的“第一个”。第二个商人照搬旧例,缺乏棱角,所以他只能得到萝卜。 泰戈尔说:“别踩住我的思想。”我说:“别修剪我的个性。”这个世界需要“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气概,也需要“惟愿孩儿愚且鲁”的愤慨,既需要“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深沉哀婉,也需要有一种“拣尽寒枝不肯栖”的超然旷达! 坚持独特的“自我”,保护好自己思想的棱角,切莫盲目追随。 |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题,构思时,可抓住材料内容进行分析,从材料叙述的事件来看,本材料涉及两个对象:1、电影明星洛伊德,2、年轻的修车女工。因此,作文可从洛伊德的角度立意,可从修车女工的角度立意,也可从综合角度立意。整体方向比较明确,不难把握。根据材料内容,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立意: 1、年轻人不要盲目跟风(从材料中“年轻的女工”对年龄的强调,“洛伊德是巴黎女性迷恋的对象”可以得出。) 2、拥有正确的心态(从材料中修车女工的看到洛伊德的反应:“丝毫没有流露出兴奋和特别的热情”,“女工一脸平静”等处可以得出。) 3、正确认识自身价值,不必自我抬高地位(从材料中“洛伊德更不解了”、“傲慢的洛伊德”等处得出。) 4、①正确认识自身价值,②平等待人(人与人之间应平等相待),③正确的服务态度,④人人都是平等的,⑤我很重要⑥名人也是人,不必特别优待(这些角度可从女工最后的一番话“您有您的成就,我有我的工作。影迷离不开您,驾车的人也离不开我。您来修车,就是我的顾客,即使您不是明星,来修车,我也会一样一样好好接待您。人与人之间不就应该是这样吗?”得出。) 5、自信使人美丽(可从“这位平和自信的女工”得出。此立意需要注意:这里的“自信”,是建立在正确认识自己价值的基础上自信,是普通人的自信,行文时需要有一定的范围界定,不能泛泛而谈。) |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议论文。法国电影明星洛伊德有一次..”主要考查你对 材料作文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材料作文
考点名称: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
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 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从命题的角度看,命题作文实际上是他命题,而材料作文则是自命题,这就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写作策略:
①引:
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②议:
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③提:
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④联:
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⑤深:
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⑥结:
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在话题作文出现之前,材料作文是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作文考查形式,在话题作文中,材料只是提出话题的背景,材料与文章是一种疏远的关系;而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写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依据,考生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离开了材料就是离题,文章与材料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由此可见,写作材料作文,必须针对其“材料重要性”特点,采取有效的写作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具体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读懂材料,全面把握
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二、立意求准,力求新颖
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深刻与否和创新程度,因此,写材料作文,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
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
所谓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超越一般人的惯常思路,应该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能言,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新”字上下功夫,这样写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焕发出创造的光彩。三、使用材料,恰当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材料的类型:
故事型
梗概、片断、寓言……论说型
名言警句、哲理、议论文段……事例型
名人事例、凡人小事……情景型
生活场景、特别的细节……图表型
一幅漫画或一个图表……审题:
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一种思维取向过程,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如果是写提供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必须要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思。
方法:
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
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
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误区:
1.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当作话题作文的材料。
2.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看作命题作文的提示。
材料作文的材料是命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往往很具体,有完整意思,命题从材料中来,作文内容又离不开材料。而命题作文有时附有的提示,一般来说,或说明或阐述,并不含有具体内容。
有时附了二或三则材料,必须抓准材料之间的联系点或对比点,不能只看一则材料而不及其余。有时材料蕴含了比喻义,要求类比阐述,如“‘回声’的启示”所附的小孩和小山的对话,如果就事论事地谈文明礼貌而不去阐述人与自然或人与他人的关系,就在理解上发生了偏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