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近日,福州一中高三学生王同学收到了全美排名第32名的罗切斯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录取通知书里,大学招生官-高三语文
题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日,福州一中高三学生王同学收到了全美排名第32名的罗切斯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录取通知书里,大学招生官写道:“我很高兴你已经准备好投入你未来的独立生活、更深入地钻研兴趣爱好以及学习你所热爱的事物。在得知你对泡面的狂热后,你的辅导员推荐了你,委员会和我都确信你会坚持到底,并且能作为罗切斯特大学的一员成长得更加强大。” 被录取的王同学介绍,吃泡面是他最大的爱好,所以在申请美国大学时就把这点写到了申请材料里,没想到真的成为录取的一个原因,他觉得美国人实在太有意思了!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
答案
美国高校录取泡面考生给我们什么启示 近日,福州一中高三学生王同学就收到了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所全美排名第32名的高校录取的理由是他对泡面狂热,曾吃遍各国的泡面。 一名中国高三学生因狂热泡面的独特经历,被美国知名高校录取,这在中国近乎成了传奇。诚然,这名中国高三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很棒,不过,美国高校的注重个人兴趣爱好的教育理念,也的确令人耳目一新。其实,我们不能仅仅把美国高校不惟成绩录取泡面考生的行为,解读为中美之间教育、文化的差异,它也应给我们推进高校自主办学、自主招生带来启示。 首先,政府应给大学充分的自主自理权。大学去政治化,是我们大学改革的一大目标,大学的去政治化表现在高校招生上,就是要让高校有充足的自主权。现在,已经有些大学开始了推荐制度,然而,这样的推荐制度还是步履艰辛。一些有特长的学生如果不是成绩特别优异,根本不能通过推荐制这个渠道进入高校。那么,如果申请中国大学,恐怕福州这名考生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其次,社会也应多给大学支持。如果这件事发生中国,想想我们的民众会有什么反应。虽然很多人支持不拘一格选人才,但真的有高中校长推荐了非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或者是高校破格录取了奇才考生,他们是要背负民众广泛质疑,甚至是谩骂的。美国高校录取泡面考生,也应让我们反思。 另外,美国这所名校招生中国泡面考生,并非哗众取宠,而是真心实意地选拔人才。福建的王同学吃遍世界各国的泡面,这虽然不是什么爱好,也谈不上是一种奇才,但这段泡面经历,必然会给他带来非同寻常的感受,或许会沉淀为对泡面独一无二的探索精神。这样的精神与执着,是难能可贵的,这切合了美国这所高校的招录标准。再者,美国高校录取他,一定会让他继续发展爱好,保护好他的积极性,这对中国高校而言,也是一种启发。 |
试题分析:这条新闻迅速被阐释为“高三男生因爱泡面被美国名校录取”,显然有异化解读之嫌。毕竟,在考试成绩达标的前提下,“爱吃泡面”的个性才成为他被录取的优势,这才是对此事更为全面的解读。 即便如此也让人惊讶,毕竟在国内公众的固有认知下,一名学生要被高校甚至名校录取,分数是关键,其他的都是浮云,何况是爱吃泡面!这源于中美教育的差异——中国教育以考试分数为唯一评价标准,而美国教育则更加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培养人才为根本要义,这其实是对学生个性的一种尊重与塑造。 据悉,美国顶尖的文理学院一般不会招收两个背景相似的学生,如果两名申请人都毕业于重点中学,成绩优异,他们只会从中挑选一名“个性标签”更加鲜明的学生予以录取。资料显示,每年耶鲁大学都会在入学典礼上介绍一位新生,有一年,校长就推荐了一名特长是做苹果派的女生。校长同时解释,几乎所有同学的爱好都选择了运动、音乐、绘画等,从来没有人会写“擅长做苹果派”。 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下,名校优先录取爱吃泡面的同学,的确在意料之中,估计从来没有哪个学生会在兴趣爱好上面写着“爱吃泡面”,这成了王同学的“个性标签”。在“拒绝雷同重视个性”的语境里,这样的学生必然很有市场。如果硬要上纲上线地认为“吃泡面影响健康,高校优先录取有不负责任之嫌”,那就未免有些小题大做、不解风情了。毕竟,“爱吃泡面”只是被录取的原因之一,甚至只是一个鼓励个性的幽默化说法。 事实上,这件事足以给我国的高校一些启示。尽管这些年我国高校在世界上的排名不断上升,但人才的创造力仍很欠缺,至今与科技类的诺贝尔奖无缘,其中,不会“尊重个性、塑造个性”肯定是原因之一。这应引起高校的重视,须知,在一个多元化时代,个体的个性越发展,其创造性思维就会越活跃,社会就越有朝气与活力。 |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主要考查你对 材料作文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材料作文
考点名称: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
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 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从命题的角度看,命题作文实际上是他命题,而材料作文则是自命题,这就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写作策略:
①引:
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②议:
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③提:
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④联:
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⑤深:
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⑥结:
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在话题作文出现之前,材料作文是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作文考查形式,在话题作文中,材料只是提出话题的背景,材料与文章是一种疏远的关系;而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写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依据,考生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离开了材料就是离题,文章与材料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由此可见,写作材料作文,必须针对其“材料重要性”特点,采取有效的写作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具体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读懂材料,全面把握
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二、立意求准,力求新颖
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深刻与否和创新程度,因此,写材料作文,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
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
所谓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超越一般人的惯常思路,应该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能言,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新”字上下功夫,这样写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焕发出创造的光彩。三、使用材料,恰当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材料的类型:
故事型
梗概、片断、寓言……论说型
名言警句、哲理、议论文段……事例型
名人事例、凡人小事……情景型
生活场景、特别的细节……图表型
一幅漫画或一个图表……审题:
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一种思维取向过程,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如果是写提供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必须要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思。
方法:
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
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
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误区:
1.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当作话题作文的材料。
2.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看作命题作文的提示。
材料作文的材料是命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往往很具体,有完整意思,命题从材料中来,作文内容又离不开材料。而命题作文有时附有的提示,一般来说,或说明或阐述,并不含有具体内容。
有时附了二或三则材料,必须抓准材料之间的联系点或对比点,不能只看一则材料而不及其余。有时材料蕴含了比喻义,要求类比阐述,如“‘回声’的启示”所附的小孩和小山的对话,如果就事论事地谈文明礼貌而不去阐述人与自然或人与他人的关系,就在理解上发生了偏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