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有人说:一味地怀疑,你的世界将变成灰色。有人说:一味地相信,你的人生就只能匍匐。对以上两种说法,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题目自-高二语文
题文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一味地怀疑,你的世界将变成灰色。 有人说:一味地相信,你的人生就只能匍匐。 对以上两种说法,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观点明确,以议论为主。③不少于700字。 |
答案
参考作文 信任与怀疑的辩证法 作为一个生于中国,长于中国,最后也将死于中国的普通人,自然希望自己生活于其中的是一个美好的社会,也希望自己的思想与行动能够使这个社会变得更美好,在此意义上,我愿意选择相信;然而,如苏格拉底所言,“没有经过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作为一个思想者,无论身处什么时代,我更愿意选择怀疑,在当下的中国尤其如此。 怀疑一切固然很累,但相信一切则很可怕。信任是一种降低人际复杂性和人与人之间的交易成本的社会机制,固然是可欲的,但无数的历史事实却已经证明了——盲目地信任带来的往往是巨大的社会灾难。年轻人的活力固然值得羡慕,然而,最怕看到青年因盲信而产生的狂热——这在某种社会语境里虽然可以是一种建设性的力量,但在更多情况下,却是一种巨大的破坏性力量,尤其在咱中国,后者的可能性往往更大。 怀疑意味着“重估一切价值”,是人类批判性地介入世界的一种方式,也是人类精神生命和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力量之源。有怀疑,方有追问和探索;有不懈的追问和探索,方有创造、有彻悟、有人类文明的进步。相信和怀疑都是一种精神的力量,而当代中国人——尤其是中国青年——缺少的则恰恰是这两种力量,以至于既不能有效地相信,也做不到合理地怀疑——他们所有的往往只不过是盲信或拒绝相信一切罢了。 信任危机并非理性地怀疑的产物——恰恰相反,它是盲信的亲生子女。盲信者在最终发现自己原来一直生活在欺骗之中,往往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即不相信一切。怀疑者则不然,他质疑、他追问、他探究,经过省察和考证,他有选择地相信所遭遇到的一切——正是这种怀疑、追问和探究的行动,增加了大大小小的骗子手的犯罪成本,有效地抑制了各种形式的欺骗行为,最终产生的社会效果恰恰是各种值得信任的人和事的增多,而不是普遍弥漫的社会信任危机。 如梁任公所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总之,作为中国社会的希望所在,广大青少年公民要有选择地相信,更要理性地怀疑——唯有如此,才是救治当下笼罩着中国的信任危机,建设和重建可欲的道德契约与人际和谐之不二法门。 |
试题分析:此题是2014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题。抓住材料中“一味地怀疑,一味地信任”两句话,这两句话有一个共同点——都强调了严重偏向某一方面而导致不幸。结合二者的观点,不难看出,写作中要有辩证思想,要对这两种观点做出评价,再提出自己的观点。比较好的立意如: (1)不能一味地怀疑,需要有信任;在特殊环境下,需要一定的怀疑,而不能一味地信任等。 (2)既不能一味地怀疑,也不能一味地相信,独立判断将使你的人生充满光明。 这一立论是在对题意的全面分析上得出,“一味”意味着盲目,对后面行为的价值表示否定; “一味地怀疑”意味着你对他人的诚信没有信心,认为这个世界充满黑暗和欺骗,从灰暗的心理出发,“你的世界就会变成灰色”看不到亮色,看不到希望,最终可能导致悲观厌世。“一味地相信”并不意味着你对世界充满信心,只能说这个人缺少头脑,严重一点,就说明这个人已被彻底愚化。“愚化”之后,就只能“匍匐”,只能仰人鼻息,蝇营狗苟地过完自己的一生。没有独立的思考就没有没有独立的人格,没有作为人的尊严,生命就没有价值。 两种说法的前后句既可以说是假设关系,也可以说是条件、因果关系,反正前面一句是前提,是条件,是原因,后面一句是结果。显然论证的重心在前提、条件、原因。倒过来将不符题意。“一味”的反面是对对象发出有立场有判断有取舍的行动,表现在行动(“怀疑”或“相信”)要有节制。如果从“怀疑是创新的前提”、“怀疑可以发现问题”等完全肯定怀疑的角度立论或者从“相信别人,让世界充满爱”、“患难见真情”等完全肯定相信的角度显然也是偏题的。 “怀疑”也好,“相信”也好,都要从是否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大局着眼,从是否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的高度来认识,而不是汲汲于一己私利,仅仅从是否有利于自身的角度。最糟糕不是不知相信或怀疑,而是明知相信或怀疑,却从一己之私出发,原本应该怀疑的却选择“一味地相信”,原本应该相信的却选择“一味地怀疑”。由此,也可以从“一味地怀疑”“一味地相信”的原因、动机分析去论证。 评分说明:①“我”,可指作者本人,也可指泛化的“我”。②每出现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最多扣3分。③字体工整、卷面整洁者,酌加1-3分;字迹模糊、卷面不洁者,酌减1-3分。④不拟题目者,扣2分。 |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有人说:一味地怀疑,你的世界将变成..”主要考查你对 材料作文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材料作文
考点名称: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
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 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从命题的角度看,命题作文实际上是他命题,而材料作文则是自命题,这就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写作策略:
①引:
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②议:
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③提:
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④联:
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⑤深:
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⑥结:
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在话题作文出现之前,材料作文是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作文考查形式,在话题作文中,材料只是提出话题的背景,材料与文章是一种疏远的关系;而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写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依据,考生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离开了材料就是离题,文章与材料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由此可见,写作材料作文,必须针对其“材料重要性”特点,采取有效的写作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具体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读懂材料,全面把握
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二、立意求准,力求新颖
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深刻与否和创新程度,因此,写材料作文,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
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
所谓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超越一般人的惯常思路,应该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能言,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新”字上下功夫,这样写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焕发出创造的光彩。三、使用材料,恰当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材料的类型:
故事型
梗概、片断、寓言……论说型
名言警句、哲理、议论文段……事例型
名人事例、凡人小事……情景型
生活场景、特别的细节……图表型
一幅漫画或一个图表……审题:
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一种思维取向过程,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如果是写提供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必须要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思。
方法:
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
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
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误区:
1.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当作话题作文的材料。
2.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看作命题作文的提示。
材料作文的材料是命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往往很具体,有完整意思,命题从材料中来,作文内容又离不开材料。而命题作文有时附有的提示,一般来说,或说明或阐述,并不含有具体内容。
有时附了二或三则材料,必须抓准材料之间的联系点或对比点,不能只看一则材料而不及其余。有时材料蕴含了比喻义,要求类比阐述,如“‘回声’的启示”所附的小孩和小山的对话,如果就事论事地谈文明礼貌而不去阐述人与自然或人与他人的关系,就在理解上发生了偏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