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以后,这个世界才属于他。这句话引发了你那些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自定,文体自选。2、不得抄袭,-语文
题文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以后,这个世界才属于他。 这句话引发了你那些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标题自定,文体自选。2、不得抄袭,不得套作。3、用规范汉字书写。 |
答案
站起来的美丽 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笨小孩,从来做不到别人那样的出类拔萃。看着我周围的那些美丽的天鹅们,都在展示着它们的英姿。感觉中,自己就像一只平平凡凡的丑小鸭总是会比别人慢一拍,总是会跟着别人的步调走。在矮矮的灌木丛中悄悄的打发属于我自己的每一个瞬间,静静的走过属于我自己的每一个驿站。 或许以前是现在也是,鲁迅曾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好害怕自己就这样在沉默中死去,可害怕也好象只仅仅限于害怕,从来没有爆发过。就象是流浪在一个听不见风声,摸不着云雨的角落,以为在天与地之间,日与夜之间,只听的见自己的呼吸就够了。于是,便肆无忌惮的喜欢上了与世无争的但并非清高的生活。 毕竟,在这个世界上,我有我所扮演的角色,我有我的学习任务。因为我是个学生, 在我的求学的路途之中,成绩是我唯一的救命稻草,是我走好我人生的一个必经的驿站。我必须像狮子般张开双臂在细腻的跑道上狂奔。即使我无法确定是否可以成功。或许我的脚上会因颠簸而生茧:或许我的胸膛会因云雨而忧郁;又或许我的皮肤会因汗水而打皱。但,我确信那漫漫的犹如宽长海藻时刻散发着古朴深邃幽香的跑道上,一定会使我在奔跑中学到我从未学到过的东西。正所谓:“坐井观天,只有一孔之见,登山望远,才知天外有天”。知识是学不完,学不尽的。 长大后听到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生的不漂亮,可以怨天怨地,怨任何人,怨造化弄人,但一个人活的不漂亮却不可以怨任何人。我不漂亮,于是,我总会要求自己活的漂亮些,活的充实些,也因此体会到了一点成长的真谛。人的个性之美永远凌驾于人本身之上,就如同风留给树的痕迹一样,永远都在树尖。只有有渊博的知识,才可以有面对竞争社会的勇气。 我知道,现实在考验着我,它在试探一个孩子的耐性和决心。我绝对不能服输,那是一种懦弱的表现,更何况,男儿膝下有黄金,虽然,我不是个男孩,但是决不能缺少这样的一种气节。并且,我还有梦,为了我的梦想,我也决不会退缩的。我相信那美好的一天很快就会实现。 可现在的我要站起来和承载我的梦的天使一起在典雅的跑道上无拘无束的奔跑,像自由的马儿一样,无惧秋雨冬雪,无惧寒风酷热,在四季交替中克服一个个困难,去发现这个世界的真善美,去更完整的认识自己,去找回我丢失的自信。 相信,展现在跑道上的将是一幅的美丽的风景。 |
试题分析:面对这句话,首先要抓住一个关键短语:“站起来”,“站起来”指人的自我建立、自我发展、自我强大;然后理清材料所呈现的辩证关系,即人与世界的关系:人只有建立自己、发展自己、强大自己,才能够拥有世界,征服世界,简言之,人只有自我发展,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东西。我们还应该特别注意到,这里的人不仅仅指个人,还指国家、民族。 只要对材料有清晰的认识,作文的立意就不困难了。这道材料作文可以多角度立意。较为稳妥应该是从以下两个大方面展开:即个人与国家、民族。 个人的角度可以称为“小我”,个人努力、奋斗,建立自我的价值,就会追寻到自己成功,拥有自己的幸福,实现自我对于社会的意义。国家、民族可看作“大我”,考生可以从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复兴、文化的崛起角度立意。考生可联系几代领导人关于中国发展复兴的一些言论来写,如毛泽东1949年在天安门城楼响彻世界的一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邓小平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理论;以及今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的讲话,在演讲中,习近平引用法国人拿破仑的名言阐述“中国梦”,他指出“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当然,两个角度都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以后,这个世界..”主要考查你对 材料作文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材料作文
考点名称: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
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 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从命题的角度看,命题作文实际上是他命题,而材料作文则是自命题,这就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写作策略:
①引:
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②议:
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③提:
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④联:
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⑤深:
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⑥结:
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在话题作文出现之前,材料作文是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作文考查形式,在话题作文中,材料只是提出话题的背景,材料与文章是一种疏远的关系;而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写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依据,考生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离开了材料就是离题,文章与材料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由此可见,写作材料作文,必须针对其“材料重要性”特点,采取有效的写作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具体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读懂材料,全面把握
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二、立意求准,力求新颖
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深刻与否和创新程度,因此,写材料作文,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
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
所谓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超越一般人的惯常思路,应该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能言,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新”字上下功夫,这样写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焕发出创造的光彩。三、使用材料,恰当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材料的类型:
故事型
梗概、片断、寓言……论说型
名言警句、哲理、议论文段……事例型
名人事例、凡人小事……情景型
生活场景、特别的细节……图表型
一幅漫画或一个图表……审题:
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一种思维取向过程,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如果是写提供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必须要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思。
方法:
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
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
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误区:
1.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当作话题作文的材料。
2.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看作命题作文的提示。
材料作文的材料是命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往往很具体,有完整意思,命题从材料中来,作文内容又离不开材料。而命题作文有时附有的提示,一般来说,或说明或阐述,并不含有具体内容。
有时附了二或三则材料,必须抓准材料之间的联系点或对比点,不能只看一则材料而不及其余。有时材料蕴含了比喻义,要求类比阐述,如“‘回声’的启示”所附的小孩和小山的对话,如果就事论事地谈文明礼貌而不去阐述人与自然或人与他人的关系,就在理解上发生了偏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