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生活中充满了矛盾。我们一方面对自己说对人要有爱心,爱人如爱己;一方面在外头又怕跟陌生人说话。我们一边叹息人际关系逐渐冷漠,一边-高三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材料作文/2019-01-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生活中充满了矛盾。我们一方面对自己说对人要有爱心,爱人如爱己;一方面在外头又怕跟陌生人说话。我们一边叹息人际关系逐渐冷漠,一边又不愿意伸手去帮助路旁车子抛锚的人。我们的借口是:怕自己被坏人骗了,怕自己在路边与麻烦事或麻烦人惹上关系。我们的怕,大概已经快要把我们的爱吃掉。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抄袭、套作。

题型:写作题  难度:中档

答案


用真诚之心来化解生活中的矛盾 
红花不嫌弃小草的渺小与丑陋,用宽容之心以对,从而衬托出其娇艳;小树苗不怨恨暴风雨的拍击,用感恩之心以对,从而成就稳固的根基;鱼儿不畏惧浪潮的淹没,用从容之心以对,从而获得了自由与快慰。然而,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矛盾,但只要我们以宽容、感恩和从容这三颗真诚之心去面对,一切的矛盾都可解决。
放下冷漠,用宽容之心去面对矛盾。如果蔺相如面对廉颇的无理取闹,不以宽容之心去解决两人之间的矛盾,哪能有“将相和”喜人局面?如果唐太宗面对摒弃私仇,重用魏征与皇帝的尊严这一矛盾时,不以宽容之心去解决这一矛盾,哪有“贞观之治”的盛世?如果孔明面对自己希望孟获降于蜀军而孟获却越纵越狂时,不以宽容之心去面对,哪有孟获最终忠蜀军的赤城?
可见,宽容之心可以为我们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最终得个皆大欢喜的局面,取得双赢的结局。
放下卑劣,用感恩之心去面对矛盾。邰丽华她面对先天残疾的自己,是选择自我沉沦还是回馈社会,乐观生活呢?她以感恩之心去面对,艰苦奋斗,终创造了艺术的奇迹“千手观音”。徐本禹面对城市的繁华生活与大山深处那双渴望求知的眼睛时,他以感恩的心去面对,他要报答社会对他的培养,毅然选择了到大山深处支教,点亮大山处的烛光。
在面对个人的沉沦奋起,享乐与奉献时,请以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它将会为我们带来一个不一样的人生,一种高尚的情操。
放下失意,用从容之心去面对矛盾。“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太白面对官场的排挤与自己心中的鸿鹄之志时,他用从容之心以对,怀着不羁的情怀游天姥山,快乐逍遥;“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面对自己的多遭贬谪与一心报效朝廷的矛盾时,他用从容之心以对,怀着坦荡无遗的胸怀泛舟于赤壁之下,享受“千里快哉风”的惬意,岂不乐乎?
因而,当我们面对自己的人生际遇不甚如意而自己又心怀鸿鹄之志时,何不选择以一颗从容之心去面对它,还给自己一个快慰的人生呢?
人生路上矛盾无处不在,它可能让我们苦闷不已,痛恨不堪。但只要我们以宽容、感恩与从容这三颗真诚的心去面对,一切都可以解决,人生依旧精彩无限。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这则材料告诉了我们几个意思:一是“生活时时处处充满矛盾”;二是概述性地列举了生活中的一种矛盾,即“对人有爱心”与“怕被骗、怕惹麻烦”的矛盾;三是材料最后一句话,“我们的怕,大概已经快要把我们的爱吃掉”,很显然,命题者对于我们遭遇矛盾时所采取的“怕”的态度是不赞成的——稍微往前延伸一下:面对生活中的矛盾,我们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矛盾”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词汇,包容了太多的概念和倾向,审题的时候必须把它具体化,否则中心不易明确。而材料中的限制更要引起大家的注意:“生活中”,也就是说,我们在立意的时候,既要紧扣“矛盾”,又要不脱离生活。通过分析材料我们可以发现:几个例子都说明了人的真实的思想品质与世俗观念之间的冲突,也就涉及到我们常说的人情冷暖的问题。“矛盾”由此解开。必须注意的是:“矛盾”包含了对立的两方面,只单纯论述其中的一面是不对的,写作时要立足于如何解决矛盾,克服矛盾,从对立面的关系入手。也就是说,只停留在材料表面,去累赘地记叙事件是肤浅的,必须要对这些现象有自己的分析和认识,从而升华,提炼出中心。由此可以总结出:怎样才能解决矛盾呢?要坚持自己做人的原则。材料中涉及到的做人原则又是什么呢?是在处理人际关系的过程中要有爱心,不自私。在坚持这样的原则的前提下,抵制世俗眼光。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生活中充满了矛盾。我们一..”主要考查你对  材料作文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材料作文

考点名称:材料作文

  • 材料作文

    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

  • 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从命题的角度看,命题作文实际上是他命题,而材料作文则是自命题,这就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 写作策略:


    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在话题作文出现之前,材料作文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作文考查形式,在话题作文中,材料只是提出话题的背景,材料与文章是一种疏远的关系;而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写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依据,考生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离开了材料就是离题,文章与材料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由此可见,写作材料作文,必须针对其“材料重要性”特点,采取有效的写作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具体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读懂材料,全面把握
    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

    二、立意求准,力求新颖
    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深刻与否和创新程度,因此,写材料作文,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
    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
    所谓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超越一般人的惯常思路,应该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能言,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新”字上下功夫,这样写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焕发出创造的光彩。

    三、使用材料,恰当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

  • 材料的类型:

    故事型
    梗概、片断、寓言……

    论说型
    名言警句、哲理、议论文段……

    事例型
    名人事例、凡人小事……

    情景型
    生活场景、特别的细节……

    图表型
    一幅漫画或一个图表……

    审题:

    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一种思维取向过程,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如果是写提供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必须要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思。

    方法:
    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
    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
    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误区:
    1.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当作话题作文的材料。
    2.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看作命题作文的提示。
    材料作文的材料是命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往往很具体,有完整意思,命题从材料中来,作文内容又离不开材料。而命题作文有时附有的提示,一般来说,或说明或阐述,并不含有具体内容。
    有时附了二或三则材料,必须抓准材料之间的联系点或对比点,不能只看一则材料而不及其余。有时材料蕴含了比喻义,要求类比阐述,如“‘回声’的启示”所附的小孩和小山的对话,如果就事论事地谈文明礼貌而不去阐述人与自然或人与他人的关系,就在理解上发生了偏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