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提示,根据要求作文。健康,是人们的追求。健康的身体,健康的思想,健康的心理,健康的爱好……请你以“健康”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语文
题文
阅读下列提示,根据要求作文。 健康,是人们的追求。健康的身体,健康的思想,健康的心理,健康的爱好…… 请你以“健康”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
答案
本题主要考查引号、叹号的用法。A项错在没把“天下第一泉”全引,因为这是个 较固定的特指。B项错用冒号。D项在“趵突泉”后不能加叹号,它不是独词句。 这是一道写作思路比较灵活的发散式的作文题。正如话题材料已提示的,健康是个大概念,包括身体健康、思想健康、心理健康,等等。写作时如果只是把“健康”看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概念,那么很难从多个角度新颖立意。所以得学会“化大为小”“化虚为实”,针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选取自己最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以此作为主攻目标,其余的可以不写或一带而过,决不可贪多致滥。 参考拟题:1、乐观——健康的伙伴2、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3、说说畸形心态4、向锻炼要健康5、健康是最大的财富6、克服心理压力7、远离精神毒品8、不要透支健康9、一旦失去健康10、增强免疫力。 例文 健 康 不知是什么原因,自小我就体弱多病,似乎与健康无缘。为了获得健康,我付出了不少努力:看了许多医学方面的书籍,然而只是得到了一大堆杂乱无章、模糊不清的医学知识;小摊上的食物虽让人垂涎三尺却从不敢去碰,然而还是常常肠胃不适;从不冒雨行走,天气转凉,及时添衣,然而还是时常感冒……莫非健康对于我而言,真是“水中月”“雾里花”,可望而不可及了?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我时常为自己的健康状况担忧,为自己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而悒郁、烦恼。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我渐渐觉得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不健康无非是一种局限。每个人都有局限。健康人也有自己的局限。譬如,健康人就不能飞,这也是局限。既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那为什么要为自己的局限而悒郁呢?局限有时会带给我们磨难,但我们何不以一种健康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局限呢?这样一想,我觉得以前真是庸人自扰。身体的健康状况是由先天和后天等多种因素决定的。通过后天努力,能够获得健康固然再好不过,但若无济于事也大可不必为此黯然神伤,何妨以健康的心态泰然处之? 曾经读到一则有关苏东坡的逸事:苏轼之友许贡父,得了恶疾,鼻梁崩坏。一天,苏轼做诗说:“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鼻梁?”许贡父不以为忤,两人相视大笑。 看完这则逸事,苏轼的幽默固然令我赞叹,然而许贡父的旷达却更令人“心向往之”。他毫不以自己的恶疾为意,窥破“皮囊”本质,直抵心灵的舒适与自足。这样的境界,真让我羡慕不已。 其实,如许贡父般旷达,心态健康者不乏其人。双目失明的海伦·凯勒,如果不是有积极健康的心态,何以能正视困厄而决不消沉,写下《假如给我三天的光明》这样优美动人的篇章?半身瘫痪的史铁生曾想到过轻生,但他最终拥有了坚强乐观的心态,闯出了一条属于自己人生之路。而陈寅恪先生在脚膑目盲之后,仍一如既往地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研究工作中,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考据了几个重要的话本,也正是因为他能以健康的心态看待自己的局限。 但愿有一天,面对自己糟糕的健康状况,我也能像许贡父一样开怀大笑。 例文二 收 藏 健 康 每个人身上都有一张存折。 “1”代表健康;“0”代表权力,地位,名誉……只有当你拥有“1”时,后面的“0”是越多越好,代表你的财富。但当你的“1”不存在时,再多的“0”也是徒然,因为你一无所有。 这是白岩松自传里的一段话。它提醒我们,健康就是一切,没有健康,你就一无所有。 我不禁感叹一句:哦,请收藏健康! “良好的健康状况是幸福的最好资金。”世上没有哪一个人会为自己的不健康而感到幸福,如果有,那一定是个蠢货。所以我说,收藏健康就是收藏幸福! 健康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慢慢消逝的,我们没有能力去抑制岁月的苍促,这是事实,“岁月不饶人”嘛。但我们却可以收藏健康,让健康多陪伴自己一会儿,比如:改变一下饮食习惯,保持心胸坦荡、精神愉快,把那些无名的怒火、积郁不解的思考和无节制的狂欢狠狠地甩掉,从而尽情地享受健康,享受幸福,享受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对!我们要做的就是好好收藏健康。 也许我们这一代青年对健康熟视无睹。我们会说:“大好年华,有的是精力去拼搏,收藏健康?去对那些大爷大妈们说吧。”我们体验不到健康的价值,或许是因为我们坐在健康的车子上太久了。我们没有失去过,又怎么知道珍惜所拥有的呢?那么,我们更应该去收集健康。其实人在青年时期养成的不良习惯,到了日后,总会要一并结算总帐的。如果你不注意收藏健康,到那时候,你将是个穷光蛋,什么都没有。我们都不希望看到这样的结局,这是极其悲惨的。 也许有些同学有远大的抱负,立志成才,将来为祖国作出贡献。他们挑灯夜读,拼命地学,拼命地练。最后学习成绩或许真的上去了,但身体却搞垮了。有人赞美他们,称之为“勤奋好学者”,而我却看轻这类人。国家是要建设,但需要的是“人才”,并非“人残”,没有健康的人去搞建设,那是什么?不是栋梁,那是国家和社会的负担,好好在家养病就得了,还谈什么成就一番事业呢?用健康去换成功,那是愚人之举,明白人心知肚明。 每个人对人生都有自己的追求,追求金钱、名誉、权力,或者追求崇高、卓越、永恒……这些追求中有的低俗,有的高尚。但相同的一点是,他们必须先追求健康,没有健康的人生也就谈不上理想与追求。智者与愚人之分就是看谁能够收藏健康,把握幸福。 “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是的,请收藏健康,然后再好好地创造并享受那绚丽多彩的人生吧! |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列提示,根据要求作文。健康,是人们的追求。健康的身体,..”主要考查你对 话题作文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话题作文
考点名称: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
是一种用一段导引材料启发思考,激发想象,用话题限定写作范围的作文题型。“话题”,就是指谈话的中心;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而进行选材写出的文章就是“话题”作文。这类作文题表面上一般不含有观点,内容上不予限制,形式上往往也是体裁不限。“话题”作文其实只是提供了一个话题,即规定了表达的中心内容,而不限制取材范围和表达方式的作文形式。以话题为内容的开放式命题与以往的命题作文相比较,它的好处是给考生写作的空间更大,发挥的余地更大。- “话题”,就是指谈话的中心;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而进行选材写出的文章就是“话题”作文。这类作文题表面上一般不含有观点,内容上不予限制,形式上往往也是体裁不限。“话题”作文其实只是提供了一个话题,即规定了表达的中心内容,而不限制取材范围和表达方式的作文形式。以话题为内容的开放式命题与以往的命题作文相比较,它的好处是给考生写作的空间更大。发挥的余地更大。
特点:
1、相关性话题作文必须与话题相关,一般情况下,话题作文的要求只规定话题的范围,而不限定作文的主旨。自由性这是话题作文最大的特点。考生在题目、选材、文体、想象空间上有极大的自由性和自主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题目自由。所给话题可以不作题目,考生可以自拟题目。但所拟之题最好能体现文体的特点。
2.选材自由。只要是选择与话题相关的写,都有效。
3.文体自由。话题作文大都要求除了诗歌外,考生可自由选择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或戏剧等文体。4.想象自由。话题作文在题目、选材、文体等所赋予考生广泛的自由度也使考生有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但要注意想象深度。总之,话题作文缩小了对考生的限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和想象空间。考生可以在作文中最大限度发扬自己的长处,写出自己的个性,体现出自己的创造力。2、形象性
其实最主要的还是“话题”式作文就是要让学生驰骋于形象思维的空间,表现中学生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能力。因为“话题”式作文更有利于形象思维的涌动,学生尽可以放开手脚,海阔天空,任意翱翔。他们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想象的空间,也可以任意展开联想的翅膀,“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应用写作》(月刊)2001年第6期)
3、审题
把握好题目的关键所在于审清话题的限制,确定什么能写什么不能写.其次要审内涵,搞清话题的引申义.最后要审提示语,因为提示语是引出话题的材料.
与命题作文区别:
①话题作文提供一个写作范围,所供题目仅仅起提示内容指向的作用。而命题作文一般提供的是写作内容的中心(当然命题本身是话题的除外)。
②话题要求所写内容与之相关即可,而命题作文一般要求紧扣标题。
③话题作文的写作范围一般来说远远大于某些命题作文。
④话题作文作者可以自拟文题,而命题作文作者当然不能另命文题。
⑤话题作文范围广,十分好写。⑥命题束缚性较强,相对来说发挥余地小。注意事项:
一、把握文体
话题作文往往不限文体,允许考生自由发挥。但是,不限文体并不等于不要文体。话题作文的“文体不限”其实是指不限于一种文体,让学生有选择文体的自由。
当你选定了一种文体时,还得按照这种文体的特点来谋篇布局进行写作。有的同学观察能力强,生活积累丰富,不妨将生活中精彩的片断撷取出来写成一篇生动感人的记叙文;有的同学想象丰富,擅长编写故事,不妨写写童话、寓言或科幻小说;有的同学逻辑思维能力强,擅长推理,不妨写成一篇理据充分的议论文;有的同学感情细腻丰富,不妨写成一篇优美抒情的散文,肯定会非常出色。二、缩小范围
话题作文只提供写作的话题,而没有中心、材料、结构、文体、语言等等的限制;给了考生一个比较开放的构思空间,使考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如果不注意把握话题,缩小写作的口子,就会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毛病。因此,不管所给的话题多么宽泛,我们都要善于缩小“包围圈”,要选择一个小小的切入口,如一件事、一个人、一样物品、一种感受、一点看法等等,集中笔力加以突破,把你所选择的话题角度写细写深写透,做到“以小见大”。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