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以“夏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话题作文/2019-01-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请以“夏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题型:写作题  难度:中档

答案


盛 夏
——缤纷的美丽
与生俱来,我不怎么喜欢夏季。?
溽热,酷暑,炸雷,风暴,总那么集中地在同一个季候。
我所居住的南方,四季不是很分明。炎热的暑夏,着实为人们生活带来许多不受欢迎的因素。“六月天孩子脸”,迅变的天气往往令人们措手不及。炸雷、骤雨修饰着村庄和田野,却难修饰农耕人的心情。酷热,往往带来奇旱或洪涝。闷热难眠,细菌滋生,食物易馊,蚊蝇横飞,还得当心紫外线的辐射和毒蛇的偷袭。很久以来,总在诅骂声中度过一个个漫长的热夏。?
其实,夏非完全这样。由于年龄的关系,对自然规律和生态特点也渐谙其妙,四季的魅力各具风采。
我开始审视和体味盛夏那缤纷的美丽。?
阳光之美。如果用轻盈蓬勃来形容春姑娘,那么夏应是热烈奔放的伟男子。你看,那耀亮的阳光带来满眼山秀,带来弥望夏色。真切,清晰,原实,万物峥嵘。阳光下,正气昂然,玉树临风,凸现着大自然的本真。阳光下,霉气湮灭,蚊蝇烟飞,鼠蛇窜逃。光天化日,一切丑类逃之夭夭,溃不成军。阳光刚劲,纵横大地,威加四海。?
绿意之美。整个夏天其实由一种色彩主导,那是葱绿。由鹅黄嫩绿走来,夏天大写着生命的青葱。那扶疏的绿萝,那葳蕤的槐榕,那参天的桉柏,浓绿重彩地体现生命的成熟。小径林荫,绿叶蔽日,人们只有在盛夏烈日中才嗜爱和珍惜树底下的闲凉。?
果实之美。南方的水果不必等到秋收。在广袤的田野上割收过金灿灿的谷穗,人们开始第二轮耕播。艳阳枝丫,累累挂果在叶丛中探头晃脑。滴翠的杨桃,黑红的三华李,卟脆的香瓜,油绿的黄榄,霞映红荔,芒果飘香。那沉甸甸的龙眼,那肥长的香蕉,那圆硕的黄皮,一串串,一梭梭,一排排。香色田园,五谷丰登,勤劳的人们喜唱着夏的赞歌。
黄昏之美。夏雨,急骤而爽快。放晴的天空,光芒万缕,金闪西方。云儿缱绻,晚霞映红。彩虹横跨,一头啜饮乡间,一头卧俯山坳,七彩氤氲,斑斓绚丽,水色迷离,剪影西天,渺远而亲近。彩虹,是大自然漂亮的画眉。落日,是一天最壮美的图腾。天清气爽,没宣告,不嚣张,枣红的,暖温的,硕大而圆乎,似定格,如盘像饼。夏之夕阳,最真实最完满最可爱。夜短日长,太阳把一年的假期集中在盛夏黄昏。暮色如昼,人们忙碌着,学习着,充实着,快乐着,创造着,在四季最壮美的时空,抒写生活美妙的篇章。?
夏夜之美。在寒冬蜷睡的人们用厚被把黑夜包裹,不留月色的罅隙。当秋装加身,萧索干燥的风中人们抱怨天高并不气爽,混顿而且暖昧。春忙春困,一芽新月打人们酣睡的床头边怅然西下。只有夏夜,只有在溽热多蚊浮躁的盛夏夜,你才真正分享夜色的酣恬和皎洁。午夜的村庄,皓月当空,清辉满地。天是那么蓝,纯色寰宇,星晨粲然闪光,那么亮那么近,几可仰手采摘。榕树底,石栏边,门坎上,瓜藤下,这里的故事没有睡意,于乡间飘来荡去。立足塘堤田埂,夜空旷荡。田畴、城廓、村庄、乡道、山岗、溪涧……乘午夜的清辉,一切那么惺松,一切那么稀落。留心听听,田野晰晰嗦嗦,与万籁共枕。是风,乍然吹皱一池夏水,凉沁沁,偶尔捎来庄稼的味道。?
夏,才是最具大美的季候。?
夏以其奇诡善变落拓大度的性情,缔造着民间传奇自然闹剧,大写着四季复杂而壮美的内容。对夏的钟情,其实也是对自然对生命的热爱。原来一直以来我们对景物的观看对世事的窥视,往往承袭着以往的偏见和恶好,往往龟缩在雨夏的雷鸣电闪中臆断一个季节的风格。自然世态,美丑兼生,善恶齐滋。若能从生活中看到积极的一面,盛夏中那酷热暴雷又何以足惧??
夏之媚,是在于发现美。


写作导航
夏天是一个充满挑战性的季节,有骄阳如火的闷热,有蚊咬蝇缠的困扰,有狂风雷雨的侵袭。夏天又是一个极具选择性的季节,有人讨厌,有人喜欢,有人停滞,有人进取……以“夏天”为话题,作文也极具挑战性和选择性。从写作文体看,既可以写人记事,写景抒情,自然也可以说明议论。从选材角度看,话题的涉及面宽广丰富,大部分学生选材会力求接近自己的生活实际,或尽力描写夏天的景致,或用心抒写夏日的情怀。但是,话题写作要显得积极而有意义,当然会存在不少选材不够切题或陈旧的问题,出现话题“大”而“空”的问题。本话题写作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寻找一个写作的切口。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请以“夏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语文-”主要考查你对  话题作文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话题作文

考点名称:话题作文

  • 话题作文

    是一种用一段导引材料启发思考,激发想象,用话题限定写作范围的作文题型。“话题”,就是指谈话的中心;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而进行选材写出的文章就是“话题”作文。这类作文题表面上一般不含有观点,内容上不予限制,形式上往往也是体裁不限。“话题”作文其实只是提供了一个话题,即规定了表达的中心内容,而不限制取材范围和表达方式的作文形式。以话题为内容的开放式命题与以往的命题作文相比较,它的好处是给考生写作的空间更大,发挥的余地更大。

  • “话题”,就是指谈话的中心;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而进行选材写出的文章就是“话题”作文。这类作文题表面上一般不含有观点,内容上不予限制,形式上往往也是体裁不限。“话题”作文其实只是提供了一个话题,即规定了表达的中心内容,而不限制取材范围和表达方式的作文形式。以话题为内容的开放式命题与以往的命题作文相比较,它的好处是给考生写作的空间更大。发挥的余地更大。

  • 特点:

    1、相关性

    话题作文必须与话题相关,一般情况下,话题作文的要求只规定话题的范围,而不限定作文的主旨。自由性这是话题作文最大的特点。考生在题目、选材、文体、想象空间上有极大的自由性和自主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题目自由。所给话题可以不作题目,考生可以自拟题目。但所拟之题最好能体现文体的特点。
    2.选材自由。只要是选择与话题相关的写,都有效。
    3.文体自由。话题作文大都要求除了诗歌外,考生可自由选择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或戏剧等文体。4.想象自由。话题作文在题目、选材、文体等所赋予考生广泛的自由度也使考生有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但要注意想象深度。总之,话题作文缩小了对考生的限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和想象空间。考生可以在作文中最大限度发扬自己的长处,写出自己的个性,体现出自己的创造力。

    2、形象性

    其实最主要的还是“话题”式作文就是要让学生驰骋于形象思维的空间,表现中学生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能力。因为“话题”式作文更有利于形象思维的涌动,学生尽可以放开手脚,海阔天空,任意翱翔。他们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想象的空间,也可以任意展开联想的翅膀,“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应用写作》(月刊)2001年第6期)

    3、审题

    把握好题目的关键所在于审清话题的限制,确定什么能写什么不能写.其次要审内涵,搞清话题的引申义.最后要审提示语,因为提示语是引出话题的材料.

  • 与命题作文区别:

    ①话题作文提供一个写作范围,所供题目仅仅起提示内容指向的作用。而命题作文一般提供的是写作内容的中心(当然命题本身是话题的除外)。
    ②话题要求所写内容与之相关即可,而命题作文一般要求紧扣标题。
    ③话题作文的写作范围一般来说远远大于某些命题作文
    ④话题作文作者可以自拟文题,而命题作文作者当然不能另命文题。
    ⑤话题作文范围广,十分好写。⑥命题束缚性较强,相对来说发挥余地小。

  • 注意事项:

    一、把握文体

    话题作文往往不限文体,允许考生自由发挥。但是,不限文体并不等于不要文体。话题作文的“文体不限”其实是指不限于一种文体,让学生有选择文体的自由。
    当你选定了一种文体时,还得按照这种文体的特点来谋篇布局进行写作。有的同学观察能力强,生活积累丰富,不妨将生活中精彩的片断撷取出来写成一篇生动感人的记叙文;有的同学想象丰富,擅长编写故事,不妨写写童话、寓言或科幻小说;有的同学逻辑思维能力强,擅长推理,不妨写成一篇理据充分的议论文;有的同学感情细腻丰富,不妨写成一篇优美抒情的散文,肯定会非常出色。

    二、缩小范围

    话题作文只提供写作的话题,而没有中心、材料、结构、文体、语言等等的限制;给了考生一个比较开放的构思空间,使考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如果不注意把握话题,缩小写作的口子,就会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毛病。因此,不管所给的话题多么宽泛,我们都要善于缩小“包围圈”,要选择一个小小的切入口,如一件事、一个人、一样物品、一种感受、一点看法等等,集中笔力加以突破,把你所选择的话题角度写细写深写透,做到“以小见大”。

    三、拟好题目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俗话说:“题好文一半”。话题作文允许自己拟题目,因此,我们要努力提高拟题水平,力争使自己拟的题目准确、凝炼、含蓄、新奇,使阅卷老师“一见钟情”。

    四、善于联想

    话题作文是一种开放性的作文形式,要求考生放开手脚,尽情地驰骋在想象的空间,善于多方位地展开联想,这样,才能生发出丰富多彩的思路来。比如话题“风”,你可以联想到自然界的风:微风、大风、狂风、飓风、龙卷风等等;你还可以联想到社会风气:拍马风、送礼风等等;你可以联想到一种像风一样的流行时尚:金庸热、韩寒热等等;你甚至可以联想到假如你是风,假如你遇到风等等。

    五、写出新意

    话题作文,既然是应试作文,总得给评卷老师一个好的感觉,得到个好的分数。因此,写出特色、写出新意,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在写作时,要善于“独辟蹊径”,也就是要求我们在立意上要有独特的感悟,不人云亦云;选材上要有独到的眼光,不陈题旧话;构思上要独具匠心,不四平八稳,波澜不惊语气上要有独到的魅力,不平铺直叙泛泛而谈。

  • 五个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