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60+10=70分)痕迹约翰●罗斯金把第一个黎明看作生命的开始把每一个黄昏看作生命的小结让每一个这样短短的生命都能为自己留下一点儿可爱的事业的脚印和你心灵得到实质的痕-高二语文
题文
作文:(60+10=70分) 痕迹 约翰●罗斯金 把第一个黎明看作生命的开始 把每一个黄昏看作生命的小结 让每一个这样短短的生命 都能为自己留下一点儿可爱的事业的脚印 和你心灵得到实质的痕迹 请以“痕迹”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
答案
解题:“痕迹”①物体留下的印;②残存的迹象。 读约翰·罗斯金的诗《痕迹》,我们可以感悟到“在人的生命历程中,我们每个人都会留下自己的脚印和痕迹”。在过去的人生路上,你都留下过什么样的脚印和痕迹?这些“脚印和痕迹”能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哪些启发?对自己有何警示、意义?在将来的人生路上,我们还应该留下什么样的痕迹?怎么留下让自己最满意的痕迹?别人的脚印和痕迹对自己有何影响?充分展开联想,深挖写作素材,选取最难忘、最能表现主题的细节行文。 范文:生命的痕迹 生命的痕迹是一个见证,是人们为自己存在的一种证明,是为社会付出过的一块石碑,它不会被遗忘,不会被忘却,因为它是生命意义的体现。 回溯古路,多少古人的足迹仍清晰可见。司马迁受下辱,历传史记;屈原沉吟泽畔,乃赋离骚;岳飞面对皇命,仍然奋身保卫边疆。他们或为一己心愿,或因力尽而不能愿,或因忠心为国的执着,都在生命的里程上划下了一道道不灭痕迹,它们散发着令人敬佩的光芒,令历代多少人为他们而痛心与纪念,因为他们的生命痕迹,令他们的精神永世传诵。 时至今天,仍能看到生命印痕的延续。费俊龙,聂海胜,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可谓历尽艰辛。无数次的适应太空无重状态,数不清的细节训练,但他们却不因此而放弃,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正在为祖国而奋斗,为自己的人生价值充分体现而努力,连幕后的工作人员,数不出他们的名字,但确是为祖国的地位而默默奋斗,他们都在为生命留下了一些记忆,留下一些造福人民的历史,在将来人们回顾今天时,一定会看到他们的努力,为他们而自豪,因为这一印痕是不会被磨灭的,亦将鼓励人们继续为人生而奋斗。 生命印痕会深刻,是因为它们为心所刻划,对其他人而言,他们的心中亦已刻上同样的痕迹。被国家授予“献血夫妻”称号的杨氏夫妇,在1993至1997期间,总共献出血量达到15000毫升之多!他们行走于街道上,看见的人,或许正是他们所帮助过的,混合着他们爱的血液。他们并没为自己留下了什么,亦无获到什么,但他们的人生是完美的,因他们在行走之时,已不经意地在脚下鞋痕中救活和孕育了新的生命。 人生在世,遇到的风风雨雨让我们感到疲惫,但回顾往昔,发现雨冲刷后却更闪闪发亮的一路印痕,发现自己的人生竟是如此充实,这将会是一种何等愉悦的心情,为自己留下生命的印痕,让自己能拥有金色的人生吧。 风从水上走过,留下了粼粼波纹;骆驼从沙漠走过,留下了深深的脚印;雨从林中滑过,留下了寸寸滋润;阳光从云中穿过,留下了缕缕的温暖;岁月从树林中走过,留下了圈圈年轮…… 美的刻划 皱纹是时间美的痕迹。 喜欢看老人们在夕阳下平静地闲谈的场景。这贯通寰宇不动声色的平静才是一种见过世面的从容。相形之下,那些空爱幻想、哭哭啼啼的年青人身上,几乎看不到时间的年轮。 皱纹是悲哀,也是财富。没有时光是白白度过的。没有人是白白老掉的,哪怕是挥霍时光。若没有年少时荒唐,又哪来年老时的醒悟呢?当时间的痕迹爬满了我们的额头,所有的一切都成了抚之怅然却又无可追寻的痕迹,而我们却能在一段又一段不同的沧桑里品味出一种甜蜜的忧伤。 |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作文:(60+10=70分)痕迹约翰●罗斯金把第一个黎明看作生命的开始把..”主要考查你对 话题作文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话题作文
考点名称: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
是一种用一段导引材料启发思考,激发想象,用话题限定写作范围的作文题型。“话题”,就是指谈话的中心;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而进行选材写出的文章就是“话题”作文。这类作文题表面上一般不含有观点,内容上不予限制,形式上往往也是体裁不限。“话题”作文其实只是提供了一个话题,即规定了表达的中心内容,而不限制取材范围和表达方式的作文形式。以话题为内容的开放式命题与以往的命题作文相比较,它的好处是给考生写作的空间更大,发挥的余地更大。- “话题”,就是指谈话的中心;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而进行选材写出的文章就是“话题”作文。这类作文题表面上一般不含有观点,内容上不予限制,形式上往往也是体裁不限。“话题”作文其实只是提供了一个话题,即规定了表达的中心内容,而不限制取材范围和表达方式的作文形式。以话题为内容的开放式命题与以往的命题作文相比较,它的好处是给考生写作的空间更大。发挥的余地更大。
特点:
1、相关性话题作文必须与话题相关,一般情况下,话题作文的要求只规定话题的范围,而不限定作文的主旨。自由性这是话题作文最大的特点。考生在题目、选材、文体、想象空间上有极大的自由性和自主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题目自由。所给话题可以不作题目,考生可以自拟题目。但所拟之题最好能体现文体的特点。
2.选材自由。只要是选择与话题相关的写,都有效。
3.文体自由。话题作文大都要求除了诗歌外,考生可自由选择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或戏剧等文体。4.想象自由。话题作文在题目、选材、文体等所赋予考生广泛的自由度也使考生有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但要注意想象深度。总之,话题作文缩小了对考生的限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和想象空间。考生可以在作文中最大限度发扬自己的长处,写出自己的个性,体现出自己的创造力。2、形象性
其实最主要的还是“话题”式作文就是要让学生驰骋于形象思维的空间,表现中学生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能力。因为“话题”式作文更有利于形象思维的涌动,学生尽可以放开手脚,海阔天空,任意翱翔。他们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想象的空间,也可以任意展开联想的翅膀,“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应用写作》(月刊)2001年第6期)
3、审题
把握好题目的关键所在于审清话题的限制,确定什么能写什么不能写.其次要审内涵,搞清话题的引申义.最后要审提示语,因为提示语是引出话题的材料.
与命题作文区别:
①话题作文提供一个写作范围,所供题目仅仅起提示内容指向的作用。而命题作文一般提供的是写作内容的中心(当然命题本身是话题的除外)。
②话题要求所写内容与之相关即可,而命题作文一般要求紧扣标题。
③话题作文的写作范围一般来说远远大于某些命题作文。
④话题作文作者可以自拟文题,而命题作文作者当然不能另命文题。
⑤话题作文范围广,十分好写。⑥命题束缚性较强,相对来说发挥余地小。注意事项:
一、把握文体
话题作文往往不限文体,允许考生自由发挥。但是,不限文体并不等于不要文体。话题作文的“文体不限”其实是指不限于一种文体,让学生有选择文体的自由。
当你选定了一种文体时,还得按照这种文体的特点来谋篇布局进行写作。有的同学观察能力强,生活积累丰富,不妨将生活中精彩的片断撷取出来写成一篇生动感人的记叙文;有的同学想象丰富,擅长编写故事,不妨写写童话、寓言或科幻小说;有的同学逻辑思维能力强,擅长推理,不妨写成一篇理据充分的议论文;有的同学感情细腻丰富,不妨写成一篇优美抒情的散文,肯定会非常出色。二、缩小范围
话题作文只提供写作的话题,而没有中心、材料、结构、文体、语言等等的限制;给了考生一个比较开放的构思空间,使考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如果不注意把握话题,缩小写作的口子,就会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毛病。因此,不管所给的话题多么宽泛,我们都要善于缩小“包围圈”,要选择一个小小的切入口,如一件事、一个人、一样物品、一种感受、一点看法等等,集中笔力加以突破,把你所选择的话题角度写细写深写透,做到“以小见大”。
三、拟好题目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俗话说:“题好文一半”。话题作文允许自己拟题目,因此,我们要努力提高拟题水平,力争使自己拟的题目准确、凝炼、含蓄、新奇,使阅卷老师“一见钟情”。
四、善于联想
话题作文是一种开放性的作文形式,要求考生放开手脚,尽情地驰骋在想象的空间,善于多方位地展开联想,这样,才能生发出丰富多彩的思路来。比如话题“风”,你可以联想到自然界的风:微风、大风、狂风、飓风、龙卷风等等;你还可以联想到社会风气:拍马风、送礼风等等;你可以联想到一种像风一样的流行时尚:金庸热、韩寒热等等;你甚至可以联想到假如你是风,假如你遇到风等等。
五、写出新意
话题作文,既然是应试作文,总得给评卷老师一个好的感觉,得到个好的分数。因此,写出特色、写出新意,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在写作时,要善于“独辟蹊径”,也就是要求我们在立意上要有独特的感悟,不人云亦云;选材上要有独到的眼光,不陈题旧话;构思上要独具匠心,不四平八稳,波澜不惊语气上要有独到的魅力,不平铺直叙泛泛而谈。
五个技巧
一、要全面
审清命题的所有信息要素。新话题作文文题的表述一般由导语、材料和要求三部分构成。对这三部分用语要全面关注。尤其是“要求”用语,其内容往往涉及角度、拟题、文体、字数、提示、警示等,大都是刚性要求,不可逾越,如2009年高考天津卷“要求”后的1至3点和第5点,而第4点则是一个善意的提示:“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材料表述有时会表明题型如“以‘我说90后’为话题”,有时则比较模糊,需要借助有关信息参比才能半端出题型,如辽宁卷材料表述的第一节“513网上论坛。主题:明星代言”,它意味着以“明星代言”为话题写文章。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