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我十八岁
那一年,我十八岁......
文/咫尺天涯
那一年......
那一年的记忆是凝重的,一如记忆里那一年阴冷的天。凛冽的寒风肆无忌惮的在萧瑟荒凉的原野上横冲直撞,野兽般的吼叫着。枯黄的树叶一会儿被卷到半天空,一会儿又被狠狠地摔在地上,灰蒙蒙低矮的天空中灰土土的乌鸦惨惨的叫声向西远去,记忆里似乎不曾有少许的亮色闪过。
那一年也许太过刻骨铭心,也许太过压抑沉重.尘封的记忆之铁锈斑斑的铁门缓缓打开的时候,犹如一层层剥开外表已不新鲜内心依旧鲜活的圆葱,依然可以让我泪流满面。
那一年,当那个激动人心的消息传遍祖国大江南北的时候,几乎没有人可以不兴奋--中断了整整十二年的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几乎让滞留初冬许久的寒冷空气蒸腾燃烧起来,在中国的高考史上,涵盖十二届乃至十五届以上的初中高中应往届毕业和未曾毕业的学生,那大概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
走在马路上,相熟的人们往往是用“你报考了吗?”“你的家人报考了吗?”代替了平日里那些熟悉的寒暄。对于前途未卜的百性说来,毕竟那是改变一个人命运和人生的唯一可以公平把握的机会。
那一年,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的时候,我的同学们满怀豪情满心迷茫奔赴农村第一线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已经一年多了。而因为符合当时的“上山下乡”相关政策--身下的弟弟或妹妹的年龄不够十六周岁的可以特情留城,此时,我已经分配到小城一家颇有影响的当时是大集体后来是国营企业做我的学徒工多日了。
那一年,我第一次深刻地意识到了父亲结束他一辈子的军旅生涯离职修养的原因是因为他的职业性疾病。在这之前,仅仅只是知道而已。
那一年,记忆里得每天每天,云彩都像胡乱扔到天空上的抹布一般顶在头上,让人怀疑往日湛蓝湛蓝的天空是否真的存在过。寒风持续不停得野兽般的吼叫让幼小的孩子忍不住扑到妈妈的怀里,而那些大一点的孩子就会用被子捂住脑袋。
那一年,因为持续不退的发烧,父亲的住院时间已经开始以月来计算。走马灯似的或血气方刚或老成持重的军医们反反复复仍然查不出引发高烧的病因,尽管不断的调整着配伍着各种用药,体温还是降不下来,康复和出院遥遥无期。而一贯胸有成竹的军医们困惑的眼神和从来就开朗达观的父亲湿润的眼睛更是让人焦灼让人惶恐让人无所适从。
父亲的目光每天中午都会久久的停留在医院门前那条两排光秃秃的钻天杨夹着的长长的甬路上,直到摘下帽子头上升腾着袅袅热气的我和妈妈的身影出现--体重不足80斤的我,用一辆直梁飞鸽28型自行车,除了顺着宽阔平坦的大路还要沿着一条并不平坦的土路战战兢兢歪歪斜斜的驮着母亲来送饭--牵挂着父亲不知道何时可以好转的病情,惦记着让他吃到习惯了的母亲做的可口的饭菜,下班回来急急的吃口饭就和早早的打点好一切的母亲一同出门了。
沉默存在于父女之间的时候越来越多。差不多每次都是从父亲的问话开始。一一问及分别小我两岁、四岁、七岁的弟弟妹妹之后,几次父亲欲言又止。心里明白父亲要说的话,只能掩饰着自己的难过而岔过话题,无论是关于我们这个家庭难以把握的未来,还是即将结束的高考报名,我都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勇气去面对......
那年冬天,天似乎从来就没有晴朗过。对父亲身体的极度担忧,对我们这个飘摇在风雨之中的家庭前景的极度迷茫,小心翼翼的做着我的学徒工作,没有时间、精力和热情顾及自己对高考极为深切的渴望,只在某一个瞬间,会把不经意间飘远的思绪死命拽回来,大脑一片空白.....
白日每天中午的探视,望着父亲日渐消瘦日渐苍白的脸陷入沉思;午夜不由自主地醒来,听到母亲的辗转和叹息再也无从入眠;家里的大事小情妈妈会来征求我的意见;时时刻刻寻找可以力所能及去做的,那些从来没有做过的琐琐碎碎......作为长女的我已经可以明显的感受到过去从来没有感受到的生活的深重和艰难,时刻可以感受到稚嫩的肩膀上已有的重量......我默默地把复习资料送走,转身离家的时候,装作没有看到母亲的眼泪,却让自己的眼泪横流......
终于可以让我回归平静的是转过年来父亲的康复和出院,小小的家里,由于父亲的归来,多日不曾拥有的温暖驱赶走了笼罩在我们这个家那么久的寒冷和不安.朗朗的,开心的,无忧无虑的笑声又恢复到了从前的样子,时不时的传出小院,传到空旷的原野里去,传到蓝天白云之下......
不知道有没有人如我一般刻骨铭心的记住那一年?一切就那么过去了,只有自己心里清楚,高考在我的心里是一个永远都打不开的死结。哪怕是在此之后的近十年的履历表上,麻木的填写那个高不成低不就的“九年”文化程度的时候;哪怕是十年后已经如愿的拿到一张大专毕业证书的时候;哪怕是十五年后已经拿到过一家研究生院高级培训班学业证书的时候......高考对于我,就像一个金戈铁马整装待发的军人尚没有上战场,战斗就已经匆匆结束了一样,久久得让人难以释怀......
多年后,母亲或许是看到弟弟妹妹的人生远比我顺利精彩,曾深怀愧疚的对我们说:
"你大姐当初如果上了大学......"
我赶忙接过话题:"呵呵,我上过大学的呀......"
尽管内心深处感觉那根本就不可以和那一年的高考相提并论,但还是愿意让那个结就死在我一个人的心底.只是一个结,而已。
在我们或者短暂或者漫长或者精彩或者平凡的一生中,总会一而再再而三的面对这样那样的的关口,没有可以不顾及外界条件的选择。就是这些这样和那样的关口,或者主动积极的选择或着被动无奈的接受,让我们一步步的成长和成熟起来。正是由于不断的经历过,我们才可以在下一个或许多个关口坦然和从容,坚毅和强大,肩头可以具备担负更多重的担子的勇气和能力.即使遭遇到再多的坎坷,也绝不会败下阵来。
举目远望,湛蓝的天空之下逶迤着蜿蜒起伏的山峦,清爽的风中流淌着青草的芬芳,宛如一支动人的乐曲。记忆的门就让它轻轻的关上吧。只留下几个字就已经足够:
“那一年,我十八,虚岁。”
文/咫尺天涯
那一年......
那一年的记忆是凝重的,一如记忆里那一年阴冷的天。凛冽的寒风肆无忌惮的在萧瑟荒凉的原野上横冲直撞,野兽般的吼叫着。枯黄的树叶一会儿被卷到半天空,一会儿又被狠狠地摔在地上,灰蒙蒙低矮的天空中灰土土的乌鸦惨惨的叫声向西远去,记忆里似乎不曾有少许的亮色闪过。
那一年也许太过刻骨铭心,也许太过压抑沉重.尘封的记忆之铁锈斑斑的铁门缓缓打开的时候,犹如一层层剥开外表已不新鲜内心依旧鲜活的圆葱,依然可以让我泪流满面。
那一年,当那个激动人心的消息传遍祖国大江南北的时候,几乎没有人可以不兴奋--中断了整整十二年的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几乎让滞留初冬许久的寒冷空气蒸腾燃烧起来,在中国的高考史上,涵盖十二届乃至十五届以上的初中高中应往届毕业和未曾毕业的学生,那大概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
走在马路上,相熟的人们往往是用“你报考了吗?”“你的家人报考了吗?”代替了平日里那些熟悉的寒暄。对于前途未卜的百性说来,毕竟那是改变一个人命运和人生的唯一可以公平把握的机会。
那一年,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的时候,我的同学们满怀豪情满心迷茫奔赴农村第一线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已经一年多了。而因为符合当时的“上山下乡”相关政策--身下的弟弟或妹妹的年龄不够十六周岁的可以特情留城,此时,我已经分配到小城一家颇有影响的当时是大集体后来是国营企业做我的学徒工多日了。
那一年,我第一次深刻地意识到了父亲结束他一辈子的军旅生涯离职修养的原因是因为他的职业性疾病。在这之前,仅仅只是知道而已。
那一年,记忆里得每天每天,云彩都像胡乱扔到天空上的抹布一般顶在头上,让人怀疑往日湛蓝湛蓝的天空是否真的存在过。寒风持续不停得野兽般的吼叫让幼小的孩子忍不住扑到妈妈的怀里,而那些大一点的孩子就会用被子捂住脑袋。
那一年,因为持续不退的发烧,父亲的住院时间已经开始以月来计算。走马灯似的或血气方刚或老成持重的军医们反反复复仍然查不出引发高烧的病因,尽管不断的调整着配伍着各种用药,体温还是降不下来,康复和出院遥遥无期。而一贯胸有成竹的军医们困惑的眼神和从来就开朗达观的父亲湿润的眼睛更是让人焦灼让人惶恐让人无所适从。
父亲的目光每天中午都会久久的停留在医院门前那条两排光秃秃的钻天杨夹着的长长的甬路上,直到摘下帽子头上升腾着袅袅热气的我和妈妈的身影出现--体重不足80斤的我,用一辆直梁飞鸽28型自行车,除了顺着宽阔平坦的大路还要沿着一条并不平坦的土路战战兢兢歪歪斜斜的驮着母亲来送饭--牵挂着父亲不知道何时可以好转的病情,惦记着让他吃到习惯了的母亲做的可口的饭菜,下班回来急急的吃口饭就和早早的打点好一切的母亲一同出门了。
沉默存在于父女之间的时候越来越多。差不多每次都是从父亲的问话开始。一一问及分别小我两岁、四岁、七岁的弟弟妹妹之后,几次父亲欲言又止。心里明白父亲要说的话,只能掩饰着自己的难过而岔过话题,无论是关于我们这个家庭难以把握的未来,还是即将结束的高考报名,我都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勇气去面对......
那年冬天,天似乎从来就没有晴朗过。对父亲身体的极度担忧,对我们这个飘摇在风雨之中的家庭前景的极度迷茫,小心翼翼的做着我的学徒工作,没有时间、精力和热情顾及自己对高考极为深切的渴望,只在某一个瞬间,会把不经意间飘远的思绪死命拽回来,大脑一片空白.....
白日每天中午的探视,望着父亲日渐消瘦日渐苍白的脸陷入沉思;午夜不由自主地醒来,听到母亲的辗转和叹息再也无从入眠;家里的大事小情妈妈会来征求我的意见;时时刻刻寻找可以力所能及去做的,那些从来没有做过的琐琐碎碎......作为长女的我已经可以明显的感受到过去从来没有感受到的生活的深重和艰难,时刻可以感受到稚嫩的肩膀上已有的重量......我默默地把复习资料送走,转身离家的时候,装作没有看到母亲的眼泪,却让自己的眼泪横流......
终于可以让我回归平静的是转过年来父亲的康复和出院,小小的家里,由于父亲的归来,多日不曾拥有的温暖驱赶走了笼罩在我们这个家那么久的寒冷和不安.朗朗的,开心的,无忧无虑的笑声又恢复到了从前的样子,时不时的传出小院,传到空旷的原野里去,传到蓝天白云之下......
不知道有没有人如我一般刻骨铭心的记住那一年?一切就那么过去了,只有自己心里清楚,高考在我的心里是一个永远都打不开的死结。哪怕是在此之后的近十年的履历表上,麻木的填写那个高不成低不就的“九年”文化程度的时候;哪怕是十年后已经如愿的拿到一张大专毕业证书的时候;哪怕是十五年后已经拿到过一家研究生院高级培训班学业证书的时候......高考对于我,就像一个金戈铁马整装待发的军人尚没有上战场,战斗就已经匆匆结束了一样,久久得让人难以释怀......
多年后,母亲或许是看到弟弟妹妹的人生远比我顺利精彩,曾深怀愧疚的对我们说:
"你大姐当初如果上了大学......"
我赶忙接过话题:"呵呵,我上过大学的呀......"
尽管内心深处感觉那根本就不可以和那一年的高考相提并论,但还是愿意让那个结就死在我一个人的心底.只是一个结,而已。
在我们或者短暂或者漫长或者精彩或者平凡的一生中,总会一而再再而三的面对这样那样的的关口,没有可以不顾及外界条件的选择。就是这些这样和那样的关口,或者主动积极的选择或着被动无奈的接受,让我们一步步的成长和成熟起来。正是由于不断的经历过,我们才可以在下一个或许多个关口坦然和从容,坚毅和强大,肩头可以具备担负更多重的担子的勇气和能力.即使遭遇到再多的坎坷,也绝不会败下阵来。
举目远望,湛蓝的天空之下逶迤着蜿蜒起伏的山峦,清爽的风中流淌着青草的芬芳,宛如一支动人的乐曲。记忆的门就让它轻轻的关上吧。只留下几个字就已经足够:
“那一年,我十八,虚岁。”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故乡的老街
下一篇:陌上繁花。舞尽一抹纤尘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