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爸”不是家庭教育范本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1-11-1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燕新

  继“虎妈”之后,“狼爸”近日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从小施以拳脚,其3个孩子却考进北大。据此,作者还出版《所以,北大兄妹》一书来宣扬其独特的教育理念。某名导演为其作序,称其教育方式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典范。

  “狼爸”可谓“语不惊人死不休”——“打是一种威严、一种法度、一种文化”。“打是亲,骂是爱”的传统教子观念在“狼爸”那里有了新的诠释。他认为,3个孩子能进北大都是打出来的。“狼爸”每天晚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孩子们挨个背诵《三字经》、《弟子规》、《声律启蒙》等课文,背不好难免一顿打,打完以后还得背,一直到会背了才能睡觉。在“狼爸”看来,体罚不是传统家教的全部,不是传统家教的目的,体罚是师长尤其是父母的权利,是孩子的福祉。

  我们且不说背诵《三字经》、《弟子规》与考入北大有什么联系,就是把孩子的成功与打骂家教“绑”在一起也难有多少说服力。这种想法和做法与“以人为本”的现代理念相悖,与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更是相去甚远。当然,教育孩子,惩戒是需要的,比如犯错后果严重、染上恶习等,但是惩戒不等于打骂,在惩戒的诸多方式中,侮辱人格、打骂是效果最差的一种。更重要的是,家庭教育不应以家长的意志去压制孩子的个性,应给予孩子选择的权利和个性发展的空间。

  笔者最近看了画家幾米的《我不是完美小孩》一书,书中的小主人公道出了很多孩子的心声:“大人希望小孩按照他们的希望,长成一个令人羡慕的模范儿童。但大人的希望,却总是让小孩感到深深失望。”很多孩子想不明白,为什么大人们总说现在的小孩最幸福,可是只要算术出错、钢琴弹错、英文拼错、拼音写错,一点点小错在大人眼中会被放大成大错,“为什么大人们一天到晚要看我哪里出了错?”

  可见,强迫式的教育方式,尤其是打骂,解决不了家长所认为的教育“问题”。打骂可能会使孩子成为你眼中的乖孩子,但长此以往,孩子的个性会渐渐泯灭,即使“成功”,也是以牺牲个性和长远发展为代价的,这绝不是教育的初衷和归宿。

  “狼爸”还抛出一个“高论”:“民主即孩子是民,家长是主。”在家里,只要他提出要求,孩子们必须无条件服从——不许随便喝可乐、不能随便开冰箱门,甚至在夏日酷暑不许吹空调……这一切,在旁人看来,非但不近人情,而且没什么道理。很多家庭教育案例和现实版故事反复揭示,家长的专制会给子女带来消极影响,比如专制和暴虐,培养出来的更多是奴性而不是创造性。笔者推测,这种环境下培养的孩子即使进入名校,也可能因没有快乐的童年留下遗憾。当他独自面对新环境、面对人生的时候,恐怕还要重新适应,重新学习。

  我们不能责怪孩子,但必须反思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教育必须尊重人、积极引导其个性和潜能的发挥,教育方法也不能违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必须重视孩子内心的幸福和感受。教育首先是教孩子成人,把孩子作为平等的个体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