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童心田播一颗绿色的种子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1-12-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如何使儿童的道德培养落脚在一个“生态化的”、立体的、交互作用的教育环境和体系中?中国儿童中心主任丛中笑的回答是:“儿童生态道德的养成既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凭一方之力便能完成的。整个社会达成共识,相关领域携手共建,为儿童的成长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形成至关重要。”

  湖北省武汉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近年来牵手附近的金银湖小学,利用自己辖区范围内的天然生态教育场所金银湖湿地开展了儿童生态道德教育。除了全方位设计与组织学生的活动外,他们特别看重家庭和社会的合力。中心主任曹虹说:“我们不仅动员家庭参与,还整合相关部门的资源,并通过当地财政立项进一步申请资金,通过我们的努力,儿童生态道德教育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广泛响应。”

  向自然学习,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以“人向自然学习”为出发点的儿童生态道德教育,目前还存在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教育者对“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解制约着儿童生态道德教育的开展。比起“环境教育”,“生态道德教育”对许多教育者而言,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在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时候,有的教师还是沿用环境科学教育的思路,参加活动的儿童虽然了解了有关自然的知识,掌握了进行环境科学研究的方法,生态道德品质却没有形成。在活动中,还出现一些知行分离的行为,比如,教师一边谈着生态道德,一边却让儿童摘下花果树叶,捕捉昆虫等来制作标本。

  整个社会对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中国环境伦理学研究会副会长曾建平教授指出:“虽然学校、教师和家长普遍认可儿童生态道德素质的重要性,但是在实践中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从学校的课程设置来看,无论是常规的课程,还是校本课程和课外活动,都很难见到涉及生态道德方面的内容。在不少家长看来,他们对儿童的要求主要是提高学习成绩,提高应对今后进入社会的各种经验,至于儿童的生态道德素质则不在关注之列。从社会组织——主要是环保组织来看,它们具有培养儿童生态道德的意愿,但是由于人员缺乏、资金紧张、与学校合作困难等原因,很难充分地发挥作用。

  对于生态道德教育而言,理解生态知识与掌握方法是过程,最终诉求是培养儿童与自然友好、和谐相处的情感、意识和行为。目前,我国的幼儿园、中小学校和校外机构中,从事生态道德教育的教师,大多具有生物学、化学、环境科学等背景,他们在环境科学知识和研究方法方面颇有经验,但在培养儿童生态道德素养方面的能力却尚显薄弱。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还要掌握生态道德教育的模式和方法。

  ■链接·理论

  生态道德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索主题

  生态道德教育,可以借鉴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的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同时,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中,现代道德教育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经验和资源。生态道德教育,既是对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超越,也是对二者的继承。生态道德教育的这种独特地位,规划了生态道德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索主题,主要包含两点:

  ●生态教育内容主题与道德教育目标之间的联系

  生态道德教育面临的是两组异常丰富的教育资源。但是,如何在教育技术、教育策略乃至教育方法层面,将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主题与道德教育目标结合起来,将是等待实践工作者去探索的问题。换句话说,也就是建立向自然学习的意识,在带领学生学习有关内容主题时,能够发现相关的道德议题。这些议题可以通过对自然界事物的学习,得到恰当的理解。同时,这些议题又可以与人类活动建立联系。

  ●以自然为对象的道德思考和道德思考教学方式

  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特色之一,是其与低龄儿童的心理特征相符合。按照皮亚杰的研究,低年龄儿童身上会表现“泛灵论”的倾向,把“生命”概念扩展到非生命体上。例如,在较低年龄段,儿童可能认为天上的云是活的,因为它四处飘动。可以说,这时候把自然对象视为道德思考的对象,还是比较容易水到渠成的。许多小学低年级的老师会告诉孩子,“小草也怕疼”,以此来教育孩子们不要践踏草坪。这种心理特征可以帮助教师完成生态道德教育的过程,因为这时候的孩子根本上是将周围世界、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都视为与自己同等的地位。但是,这种便利,既不是持久的,也不符合教育的目标。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泛灵论”的心理特征会逐渐消失。生态道德教育过程,应该帮助学生在“泛灵论”特征逐渐消退的时候,仍能以平等的姿态对待自然对象。将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也作为道德思考的对象,这种道德思考,对成人来说,已经比较遥远和陌生了。如何教这种思考方式,有待探究。

  (摘编自《儿童生态道德教育导论》)

  ■链接·背景

  环境教育在中国

  上世纪70年代,中国参加了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标志着中国开始关注环境问题。1978年的《环境保护工作汇报要点》中指出,“普通中学和小学也要增加环境保护的教学内容”,第一次提出要在中小学加强环境保护的内容。此后,环境教育的内容进入中小学教学大纲和教材中。

  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我国开始编制《中国21世纪议程》,要求“加强对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灌输。在小学《自然》课程、中学《地理》等课程中纳入资源、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容”。标志着中国的环境教育定向为可持续发展教育

  传统道德的新内涵

  2001年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2004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国家林业局于2004年发布《关于加强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施意见》。2007年,生态文明建设被写进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在200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标志着环境教育转向对生态文明的诉求,传统道德被赋予新的内涵。

  生态道德教育项目

  2008年启动的全国少年儿童生态道德教育计划项目是中国儿童中心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以及全国妇联、国家环保部、国家林业局等部委支持下,通过全国“双有”平台发布,与全国校外教育机构共同开展的集儿童生态道德教育研究、活动、培训和基地建设于一体的综合性校外教育项目。目前,生态道德教育项目活动已推广至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成为深受少年儿童喜爱的品牌活动之一。

  ■链接·指导

  生态道德教育活动设计要点

  确定活动的主题

  活动方案是从一个特定的主题开始的,只有主题确定了,相应的内容才能相继确定。主题是在儿童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和总结而成的。问题常常是非常具体存在的某种或某些现象,比如,城市绿地面积减少,空气污染严重等。而活动主题则是针对问题而采取的某项活动的主要思想及主要活动内容。比如,爱惜水资源,节约用水等。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应该引导儿童将某些问题归纳为一个有意义的活动主题,这个主题必须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相吻合。

  分析和设定道德目标

  儿童生态道德教育活动是以生态教育为载体的道德教育活动。因此,道德目标应该是活动方案中的一个极其重要而不可忽视的方面。在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实践中,所有活动都必须以道德目标的实现为终极目标。以下6种生态道德目标可供参考。

  理解:对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有必要的了解和认识。

  关爱:对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有一颗关注之心,有一份挚爱之情。

  尊重:对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及文化多样性的接纳和尊重。

  平等:在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中,有着种际(人与其它物种之间)、代际(人与下一代人之间)、代内(地球村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平等。

  自律和珍惜:对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资源要节约和珍惜。

  保护:对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要保护、优化,为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选自《儿童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