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考证热”教育先要力行
■陈亦冰
报载,刚刚过去的这个圣诞周末,许多孩子奔波在赶考的路上。据不完全统计,仅12月的4个双休日,上海的各类少儿学科竞赛就不下10场,而更多的比赛、考试将延续到明年开春。比赛为了获奖,考试唯求一证,无数孩子、家长趋之若鹜却又苦不堪言。
为遏制这种极不正常的“高烧”,上海市教委日前宣布:撤销“上海市通用外语水平等级考试办公室”和“上海市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办公室”,停止相关等级考试业务。上海同时重申,明年该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入学报名,不得收取学生各类获奖、考级证书,违反规定将问责查处。
上海此举向社会发出强烈信号:愈演愈烈的“考证热”,违背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累了孩子、苦了家长、肥了机构,到了必须降温、彻底根治的时候,而教育行政部门必须率先示范,身体力行,强力推动问题的解决。
教育部门曾出台过类似的规定:中小学校在招生过程中,不得将招生入学与奥数等各类竞赛证书挂钩,以获奖证书为依据选拔和录取学生。然而时过境未迁,“考证热”依然难降温,社会培训机构的推销活动和各种竞赛考试仍得不到有效遏制。这一次,事情有了戏剧性的变化,上海市教委通知发布以后,外语考试办公室两天三改表态,从“更名”到“照常考试”,再到“立即取消所有英语星级考”。可见,只要主管部门态度坚决、措施得力,公众舆论理性力挺,相信社会各界包括培训机构都会从善如流。
当然,我们也应反思,仅靠一纸通令能否遏制“考证热”?治病须找病根,考量一下“考证热”病因:一是一些学校招生以证取人,好学校招生名额少,报名人数多,难以取舍之下,只好看谁的证书多了;二是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为了孩子能进一所好学校,不惜工本让孩子拥有比别人更多证书;三是培训机构利益驱动,乘机炒作,巧立名目,广揽生源。几多病因,交叉感染,互相关联。
笔者认为,三者之间,学校方面是最关键的诱因。试想,如果我们的学校坚决执行“入学报名时,不得收取学生各类获奖、考级证书”,“招生过程中,不得将招生入学与奥数等各类竞赛证书挂钩,以获奖证书为依据选拔和录取学生”等规定,那么,家长们还会忍心逼迫孩子去考证吗?如果没了疯狂的“考证族”,那么培训机构还能忽悠什么?
再追根溯源,最根本的病因还是出在教育资源不均衡上,很多人将考证当作通向优质学校的“入场券”。事实上,只要我们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择校热”也好、“考证热”也罢,这些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现在,上海不仅在“撤办停考”上迈出了有力的一步,更值得称道的是,他们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上也取得了可喜进展,上海市新推出的25所“新优质学校”,不再把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而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每个孩子在原有基础上都能获得进步和成功。笔者相信,这样的优质学校越来越多,“考证热”自然而然就会降温。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