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矿区千米井下搞科研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记者 郭萍

  近日,记者到黑龙江七台河矿区采访,踏进矿井罐笼的那一刻,心还是有点悬着,毕竟是要下降到500米的深处,但是看看身边的矿长、总工,特别是黑龙江科技学院的教师们,记者就平静了。他们就像井下安全生产的保护神,有他们在,还担心什么!

  2003年,黑龙江矿业学院为了适应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新形势,从偏远的煤城鸡西搬迁到了哈尔滨市,更名为黑龙江科技学院。离煤城远了,名字改了,这个曾经依托煤炭行业起家的学校,还能很好地为“煤”服务吗?7年过去了,人们欣喜地发现,在为地方经济、为煤炭行业服务的深度与广度上,黑龙江科技学院迈出了崭新的步伐。

  工作站建在一线

  科研和企业需求“黏合”

  2010年,黑龙江双鸭山矿务局召开科技大会,重奖自己的科技人员,黑龙江科技学院教师李凤义作为“局外人”,也受到了奖励。近10年来,李凤义一直坚持“扎”进煤矿搞科研。从矿业集团管理层到煤矿第一线,从科研人员到井下工人,提起李凤义,都竖起大拇指,称他是“不在册的矿上人”。

  坚持在煤炭生产第一线搞科研,为基层解决问题,是黑龙江科技学院的传统。但是,过去的这种服务,多半停留在零碎的、分散的、小规模的项目上,缺乏大项目,也缺乏科技力量的整合。

  为了推动高校与企业间的实质性合作,2008年,黑龙江在高教强省的规划中,增强科技创新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全力推进装备制造、煤电化等“五大工程技术研发平台”建设。黑龙江科技学院抓住这一机遇,在牵头高校煤电化平台的建设中,专门成立了煤炭研究院,调配了30个编制充实科研力量。同时,在全省4个煤城建立了技术推广与服务工作站,有专职人员负责与企业的协调及项目的对接。

  工作站建在生产第一线,能及时了解企业的需求和现状,同时作为学院的派出机构,随时将这种需求反馈给学校,并协调组织相关学科专业进行攻关,工作站就像黏合剂,将学院科研和企业需求紧紧联在一起。

  近日,记者到双鸭山机电装备有限公司采访,看到公司的大门上还挂着“黑龙江科技学院特种装备研发中心”的大牌子。在机修车间,一台急倾斜煤层高效钻车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过去上千斤的钻机每换一个工作位置,都必须人工搬动,然后再安装固定,整个过程要两三个小时,而黑龙江科技学院项目组研发的急倾斜煤层高效钻车,装在特制的活动平台上,不仅移动方便,提高了钻孔效率,而且可以完成多个角度的采掘。

  黑龙江的煤矿情况极为复杂,火、水、高瓦斯、薄煤层什么状况都存在。比如急倾斜煤层(煤层倾角45°以上)开采时,角度大、工作面作业困难、机械设备稳定性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黑龙江科技学院的攻关队伍利用长钻孔松动欲裂爆破技术,在工作面下巷进行一次爆破,煤体崩落后滑落至下巷,这样就不需要人在煤层工作面作业,钻孔、装药、爆破、放煤等工艺仅在下巷即可完成,实现了真正意义的“无人工作面”。

  服务“立地”生根

  随行业变化调整科研教学

  一花引来百花开。建设科技创新大平台,宗旨是以科技助推地方经济发展,但收获的却不仅仅是“服务”这一朵盛开的奇葩。科技大项目不仅解了企业的困境,受到企业的欢迎,而且也浓厚了学院的学术氛围,提升了学院的科研水平。过去教师手中课题比较少,而现在几乎忙不过来;多年来,科研论文数量少质量低,可仅2010年一年,教师进入国际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三大检索的科研论文就超过200篇。

  课堂教学也发生了变化。一般工科教材都落后于现实,课本上的知识很可能在实践中早已被淘汰,教师却还在向学生灌输,造成理论与实际的脱节。如今,教师在第一线感受到了煤矿行业的最新变化、最新技术,能够很快反馈到教学上,学生得到的是最鲜活的知识。

  采访中,主管科技的副院长郝传波接到了省发改委打来的电话,通知他去参加一个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咨询会。郝传波说,现在不光是企业重视与学院的合作,像省发改委、工信委、煤监局等高层决策部门也十分重视学院的意见和建议。学院也能及时得到国家有关煤炭行业发展与改革的最新信息,从而调整自己的科研方向乃至教学,这样,需求和培养真正形成了良性互动。

  与煤有关的专业开展得热火朝天,起初,人文学院的教师有些发愁:“他们那些专业可以和企业结合做科研项目,而像社会学、政治学等怎么结合?”大家集思广益,想出了点子,煤矿就是一个特殊的小社会。围绕着企业文化、矿工心理,矿难产生的社会问题,不都是具有“煤”特点的人文专业选题吗?思路打开,教师们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起来了。

  如今,黑龙江科技学院已经形成了以煤炭为主的矿产资源勘探、安全开采、加工转化、矿山机械设计与制造、矿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系统完整的矿业科技服务与学科专业。(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