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地上的好“爸啦”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记者 宗河

  10年来,他与西藏班的孩子结下了不解之缘。10年来,他被西藏的孩子誉为:诲人不倦的“尼玛”、无私奉献的“根啦”、咕嘟节中的“爸啦”。

  诲人不倦的“尼玛”(太阳)

  2002年8月,有一批特殊的客人,从雪域高原拉萨来到江西省安义中学。

  这些孩子远离父母,来到千里之外求学,无论是生活习惯上,还是意志上,对他们来说都是巨大压力和考验。

  当时学校36岁的教师龚家锐,凭着一腔热血毅然担任了学校西藏班班主任这一特殊使命。

  龚家锐很快发现,这些孩子自尊心普遍较强,心理比较脆弱,且不愿意接受批评教育教育效果不理想。

  西藏班学生次旦罗布刚到安义中学不久,就在他的随笔中这样写道:“这里的一切都是那样的陌生,我很不习惯。”龚家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主动找他谈心,为他购买学习用品,还托人从拉萨捎来藏民的一些生活用品,为次旦罗布营造一个“家”的氛围;请来次旦罗布原初中就读学校的老师帮助疏导;为他建立“亲情热线”——每周定期让他与父母通一次电话。来自多方的爱,慢慢地使次旦罗布习惯了在安义中学的生活。

  龚家锐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西藏班学生亲切地称他为“尼玛”。

  无私奉献的“根啦”(老师)

  藏族学生的语言障碍,以及与内地学生文化、思维方式上的差异,是日常教学的最大障碍。为此,龚家锐每天与西藏生在一起,学习藏语,了解藏族同胞的生活习俗,研究他们的思维习惯。

  他以自己长期形成的教学风格,结合西藏生的生活、学习实际,同其他任课老师一道确立了:排除急功近利思想,侧重基本能力训练,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推进文化交融的教学目标;兢兢业业地上好每一节课,谈好每一次话,做好每一次演讲,批好每一次作业,从一个一个字开始,让学生最终顺利地完成高中阶段学业的教学策略。

  “他是一个卖掉了家的人!”妻子总是这样抱怨。“没有时间照顾自己孩子的学习生活,孩子学习成绩不太理想。”说到这里,龚家锐一脸愧疚。10年来,他总是割舍节假日和家人的团聚时光与他的西藏孩子在一起:利用业余时间给西藏生辅导功课;陪他们参加社会实践……

  因为,他有一个心愿:用自己的慧眼、聪耳、匠心,去关爱、去帮助每一个西藏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允许在班上出“次品”。

  (下转第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