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袋奶背后的责权利如何厘清
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现状调查之二
■本报记者 柯进 李小伟
在国家学生饮用奶办备案的40多家定点生产企业名录上,人们再也看不到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乳业公司的名字。原因不是别的,而是自2005年成为学生饮用奶定点生产企业后,该企业因连续亏损无奈退出。
事实上,即便在学生饮用奶项目一直推广较好的广东省,也有定点企业正处在进退两难的境地,如广州燕塘奶业无奈之下决定适度控制学生饮用奶的供应规模。对于这项由农业部牵头,教育部、卫生部、质监局等7部门联合推行的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经过11年的坎坷发展,不少人开始担心:它是否也会重蹈以往某些公众营养改善计划半途而废的历史覆辙呢?
计划难以为继是否源于企业让利模式
自2000年农业部等7部门联合推出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以来,基本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操作模式,即政府提供政策支持、企业通过让利的形式将这项工程运行下去。
记者调查发现,虽然学生饮用奶盈利空间远远不及市场奶,但对众多奶企来说,这项着眼未来的计划,既可以为企业长远发展培养长期的潜在消费者,又可以借助国家平台树立企业品牌。因此,该计划启动短短两年多,学生饮用奶不仅推广到了全国28个省会和大中城市的4500多所中小学,日供学生饮用奶200多万份,而且大批奶企纷纷争取申请学生饮用奶定点生产企业资格。
然而好景不长。2003年4月,因违规操作而发生的辽宁海城豆奶事件后,虽然“学生豆奶计划”和“学生饮用奶计划”是彼此不同的两个项目,但全国各地的“学生饮用奶计划”被迫放慢了步伐,甚至包括试点城市沈阳、上海在内的一些城市都紧急叫停了该计划。
“如果企业供奶量大,还勉强能在薄利多销中实现收支的动态平衡。”一家生产学生饮用奶的大型奶制品企业销售经理说,“表面上,学生饮用奶推广难度大的原因是各方担心安全问题,其实是学生饮用奶的企业让利模式导致企业难以为继。”
同样是2000年启动的“东北三省学生豆奶计划”,虽然早在2003年就已宣告停止,但与学生饮用奶项目相比,两者享受的“待遇”似乎先天不同。2000年8月,教育部启动“学生豆奶计划”后,国务院拨款1亿元,地方配套5000万元。2001年,东北三省共有382万名学生受益。
与昔日“东北三省学生豆奶计划”不同,过去10余年里,在有关推广学生饮用奶的国务院和主管部门文件或通知中,虽有对定点企业扶持政策的部署,但至今迟迟没有落实。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杨世基说:“作为一项国家主导的公益性营养改善计划,如果没有政府财政资金作为引导,既难以调动企业长期做下去的积极性,又可能使真正需要营养的广大农村贫困学生无法从中受益。这是学生饮用奶推广缓慢的一个首要因素。”
完全市场化能否弥补市场缺陷
经过10余年的推广实践,学生饮用奶在消费末端出现的两个现实问题,也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学生饮用奶的推广:企业让利模式的学生饮用奶,由于目前不是国家买单,需要家长付费,限制了低收入家庭的消费能力;对于具有相应消费能力的家庭,有必要进一步在学生饮用奶运行模式和品种开发等方面扩展更大的发展路子。
据记者调查,在目前学生饮用奶定点企业日供应的500多万份学生饮用奶中,仅蒙牛和伊利两家,日供学生饮用奶量约占全国总供应量的一半。(下转第二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