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戒要守住教育的“根”
■浙江省慈溪市慈溪实验中学 吕新辉
惩戒是每位一线教师不得不面对的沉重而尴尬的话题。说它沉重,是因为在很多教师眼中,惩戒往往跟体罚和侵害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说它尴尬,是因为很多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使用过惩戒手段,但介绍教育经验时却常常对之闭口不谈甚至口诛笔伐。难道惩戒真的那么羞答答而上不了台面吗?《教师必须掌握的教育惩戒艺术》剖析了教育惩戒,而且将之上升为一种艺术。
教育惩戒应以教育为前提,以惩罚为手段,以不损伤学生的身心为原则。这里强调的“不损伤”原则就是教育惩戒要恪守的第一个度,教育惩戒的目的是教育人、发展人而不是伤害人、摧残人。比如,学生迟到要罚站,如果已经形成班级公约,这种惩戒未必算体罚。但如果是寒风凛冽的天气,让学生在教室外罚站就可能给学生身体造成伤害。
教育惩戒是在师生互动中完成的,教师一方的“惩”要换来学生一方的“戒”,这样才算成功的教育惩戒。教育惩戒必须赢得学生的理解和认可,此可谓教育惩戒的第二个度。魏书生在学生犯错误后罚学生写说明书,罚学生写心理病历,罚学生唱歌,甚至罚学生做好事,等等。新颖有趣的惩罚体现了魏老师的良苦用心,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教育惩戒既要面向全体,班规面前人人平等,又要关注个体差异,因错因人而有所不同,灵活处理。班规制度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实施班规进行惩戒时,在公平性和差异性中找到平衡点至关重要,这是教育惩戒的第三个度。郑州市二七区实验小学的《温馨班规》,其亮点不仅仅在于没有体罚,而是在实施过程中也针对教育者。班主任和学生都遵循共同规则,不允许有任何凌驾于集体规则之上的特殊成员,体现了法治精神。
教育惩戒要守住教育的“根”。这个“根”就是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惩戒必须为学生未来发展服务,这是教育惩戒的第四个度。有了这个观念,就不会有情绪渲泄式的惩戒,不会搞“连坐”式的惩戒,不会仅仅为提高班级平均分而惩罚学生。守住教育的“根”,我们在实施惩戒教育的时候就不会陷入形形色色的误区,更不会让教育惩戒沦为人们口诛笔伐的对象。
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言:“如果说教育惩戒是给学生的另一种形式的爱,那么没有这种深沉的爱,教育将变得软弱无力。”如果继续细读这本书,还会发现郑老师书中所隐含的其他的“度”。仔细剖析、思考其中的情理,会有更多深刻的体会。
《教师必须掌握的教育惩戒艺术》,郑立平、张乐华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年2月出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