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切莫走偏
■冯胜清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方针。近10年来,在这一方针指导下,我国职业教育取得辉煌成就,人才培养规模与服务社会能力取得新突破,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这一方针在现实中被执行偏了的情况也经常出现,主要表现为把职业教育完全变成了就业教育,重视招生和技能教育,忽视了对学生的以职业素养为重点的全面素质教育。
去年9月,在一年一度的新加坡教育部工作蓝图大会上,新加坡新任教育部部长王瑞杰在关于教育变革的演说中表示,新加坡未来的教育方向将由“能力导向”转向“价值导向”,因为世界经济的重心将于2030年移至亚洲。新加坡的教育导向一直随着时代要求不断更新,从1959年起的生存导向,到1979年以后的效率导向,再到1997年以后的能力导向。“我希望让教育系统变得更加以学生为中心,更加关注全面教育,更加强调价值观和品格发展。我们可以将这个概括为‘学生中心、价值观导向的教育’。”要给予学生自信心和自我意识,培养他们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即培养学生的“自我价值”;要培养学生在多元种族、多元文化的社会,尊重、负责、关怀和赏识他人,即培养学生的“道义价值”;要培养学生成为坚强、有毅力、有知识、有见闻,国家有难,能奋起捍卫祖国的好公民,即培养学生的“公民职责价值”。
如今,素质教育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得轰轰烈烈,“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口号。但是,很多职业院校仍然是只重视学生的技能培养,基础课甚至专业理论课都被忽视了;不少职业院校毕业生,拈轻怕重,经常跳槽,企业对此颇有微词。这实际上是片面地理解和执行“以就业为导向”,把职业教育完全变成就业教育而造成的。在这种错误思想的指导下,不少学生在技能上虽然达到了中级工甚至高级工、技师的水平,但是他们的爱岗敬业、团结合作等职业素养却并不具备。
职业院校必须尽快走出把职业教育简单理解为就业教育的误区,树立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理念,在人才培养中注重价值观导向的教育,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面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素质。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