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石花开五百年 桃李香飘七十载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2-03-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泉州一中(原晋江县中)第一届校董会二次会议留影 校长赖东升 “心手相牵健康成长”活动 数学奥赛班获奖学生与教练团队合影

  按语

  福建省泉州第一中学位于泉州市区梅石路学府街,北枕清源山,西伴梅石路。其前身可追溯至明成化二年,状元罗伦(号一峰)在此开坛讲学。后人为纪念其事迹,创立一峰书院。后来的清源书院、梅石书院由此发轫,均是泉州最著名的书院之一,也是泉州古代教育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延续至今,已有五百余年历史。

  1942年,蔡樵生校长和一批有识之士在书院旧址上创办晋江县立初级中学,理性科学的时代大旗于此高扬。自此,学校发展揭开新的篇章。1952年学校正式定名为“福建省泉州第一中学”,并伴随新中国的成长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泉州教育的一面旗帜。屈指算来,恰好70载光阴。

  五百余年深厚的文化历史,薪火相传,书香不绝,文脉延绵;近百年来浓郁的科学氛围,英才辈出,各领风骚,造福寰宇。悠久厚重的人文积淀业已成为教师专业成长、学生生命发展的沃土,这或许正是泉州第一中学70华诞最好的献礼。

  从培养“如梅之劲,似石斯坚”的君子才俊到“以人为本、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泉州一中始终秉承“敦品力学”的校训,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打造校园品牌,逐渐形成了“全面发展打基础,发展个性育人才”的鲜明办学特色,创设出严谨、活跃的育人环境,为社会培育出了四万多名栋梁之材。

  高品质的教育质量,优异的教学成绩,让泉州一中获得了学生、家长、社会的广泛称誉。特别是近年来,学校发展势头迅猛,先后被福建省委、省政府授予省“文明学校”称号,被省教育厅授予“福建省模范职工之家”称号,连续多年被市教育局确认为“泉州市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并获市“文明礼仪教育示范校”、市“五四红旗团委”、市“素质教育先进学校”、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梅石开处沉香落 桃李芬芳再迎春

  泉州城北隅有绵长的虎头山,西边有一簇绽裂成五瓣状如梅花的石头——梅花石。泉州人早有“梅石开,状元来”的传说,意即石梅开花绽香,就有贤才高人到来。

  果然,明成化二年,江西籍状元罗伦来此设坛讲学,泉州一中“梅筋石骨”的人文底蕴于此积淀。嘉靖八年,为纪念罗伦事迹,于梅花石旁建一峰书院;崇祯元年,易名“清源书院”,东阁大学士蒋德曾来此讲学。清乾隆十五年,时人为区别建在承天寺畔施琅四季花园旧址的清源书院,据“梅石开、状元来”的民谚更院名为“梅石书院”。一峰书院创办以来,人才輩出,“泉人”中进士、举人者名以数百,有陈见吾、季一德、张乔相、黄尚宾、郭培之、苏士润、李廷机、何乔远、秦钟震、张瑞图、庄际昌等知名人士。清末泉州举人曾遒有诗句“片石梅花喷异香”,就是彼时此地桃李芬芳的真实写照。

  此后,学校又多次易名。直至民国三十一年,蔡樵生校长等一批有识之士在梅石书院的旧址上创办“晋江县立初级中学”,现代意义上的泉州一中雏形初具,以后的校史也以此为开端。新中国成立以后,1952年学校被正式定名为“福建省泉州第一中学”。1953年,被确定为全省首批办好的九所重点中学之一;1994年,被评为省一级达标学校;2000年被教育部确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03年被省教育厅确认为福建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2006年被确认为福建省首批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校……

  近年来,面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学校坚持“以质量求发展,以特色创一流”的主题,在传承优良传统同时,确立了“以人为本、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和“面向世界发展,着眼学生未来,办‘第一’的中学”的办学目标,明确了“教学高质量,人才高素质,学生有特长,办学有特色”的办学思想和“品德高尚、开拓创新、勇于实践、探索真知、心理健康、体魄强健”的育人目标,明确界定了“办‘第一’的中学”的深刻内涵,即拥有第一流的领导班子、第一流的师资队伍、第一流的办学硬件、第一流的学校管理、第一流的办学业绩和第一流的学校形象。

  在此过程中,学校深入推进实施“321”工作思路,即围绕“办‘第一’的中学”的奋斗目标,大力抓好制度、队伍、管理三大建设,不断推进新课程和学校内部人事制度两大改革,不断深化“全面发展打基础,发展个性育人才”的办学特色,在高起点上实现着新的飞跃。

  薪火相传七十载,桃李芳菲寰宇香。70年来,学校为社会培养了数万名优秀毕业生,声名远播海内外,学子遍布五大洲。这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启明、欧阳钟灿、吴新涛,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李爱珍;有商界精英陈金烈、陈守仁、庄启程、张旋龙、陈永培、庄少卿等;有政坛骄子何少川、朱亚衍、倪英达、洪捷序等;有知名作家傅溪鹏、吴凤章、陈瑞统等;有教育专家林祖赓、郭荣辉、刘运来等;有著名历史学家龚书铎、著名经济学家苏东水、国际知名艺术家蔡国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执笔者之一孙长江等。

  全面多元尚天性 梅筋石骨存精神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办学理念是学校发展的根本与泉源,是学校灵魂之所在、校园文化的核心。

  办学理念于学校而言就像人的气质与灵魂,不仅决定着一所学校发展的高度与空间,更深刻地影响着学校群体的教育行为,指导学校的办学方向,定位学校的品牌形象。泉州一中秉承“敦品力学”的校训,深化办学特色,在传承学校文化传统的基础上,结合当今教育发展趋势,提炼并最终确立了“以人为本、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明确了“面向世界发展,着眼学生未来,办‘第一’的中学”的办学目标,坚持走“内涵发展”的办学思路,弘扬“艰苦奋斗、立志成才”的学校精神。

  以文化脉络而观,泉州一中“以人为本、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是以“梅筋石骨”为精髓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从理论渊源来看,这一办学理念则与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相谐适,具有广阔的世界视野。无论是“梅筋石骨”还是“多元智能”,都是强调人,强调人的发展具有着无限的可能和性灵自由。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泉州一中的“以人为本”理念就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把人放在第一位,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人的本质出发,顺应人的禀赋,提升人的潜能,研究人的需要,譬如尊重的、认可的、求知的、发展的需要等,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手段,达到使人不断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同时,正确处理学生与知识、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使教育回归人的生活世界,关注人的生存境遇,关注人的生命价值。

  “个性发展”即“个性教育”,就是把教育的根本目标个体社会化与学生成长相结合,实现社会成员个性的充分发展、和谐发展。“个性发展”的理念,是泉州一中在对人和社会发展客观需要深刻认识基础上的自觉选择。“个性发展”摒弃忽略教育对象的差异性、不尊重个体、不给学生选择余地的传统模式,既抓共性发展,又抓个性特长,鼓励每个人都能通过个性特长的尽情发挥,发现自己的潜能,从而使人走上健康和谐的发展之路。

  “全面发展”,是指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协调、自由的发展,即教育既要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又要促进学生生理的健康发展,不能偏颇一方,不能因为发展学生的智力而牺牲学生的身体健康;要促进学生智力和情感的全面、协调、自由发展,成为智力健全、人格完整的人,譬如教育要通过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及综合分析的思维能力等。“全面发展”就是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均衡的、协调的、自由的发展,拥有健壮的体魄和健康的人格,成为一个有个性特长的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70年办学实践,泉州一中的办学理念以一种精神力量、一种文化氛围、一种理性目标熏陶着学校的全体成员,影响着他们的言行举止,影响着他们的精神气质。正是在这样的氛围里,学校逐渐生成了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办学面貌,它既促进了学校快速健康的发展,也增强了全体师生对学校未来发展方向期待的信心。

  以人为本科学路 一张一弛“梅石心”

  学校的精神理念、校园文化指明了学校前进的方向,学校的管理则是学校健康、快速发展的便捷轨道。管理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普遍的一种实践活动,有效的管理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促进了社会效率的提升。泉州一中的管理属意也在于此,赖东升校长始终认为:泉州一中70年的实践证明,科学的管理是实现一所学校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

  泉州一中的管理理念于“梅石”意象中提取,重在刚性与柔性的结合。用赖东升校长的话来说就是“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有条框,但不冰冷;应有弹性,但不盲从。一言以蔽之,制度管理要有人文的色彩,充满人本的温情”。学校这么多年的管理实践证明:当管理融入人文意味,学校的每一个成员会感受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翁。这样一来,他们会自觉地遵守规章制度,把学校的明天和自己的未来紧密结合,在工作中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

  为切实规范管理,学校制定了近20个相关管理制度,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泉州一中教职工管理体系;与此同时,学校致力于管理文化建设,在教职工中建立起科学管理学校的文化认知,打造出以人为本的高效管理模式。

  学校认真总结优良办学传统、成功办学经验,以提高学校办学质量为第一要务,不断完善学校的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各职能部门工作的常规制度及学校的系列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与管理制度相配套的组织制度、责任措施、操作程序、实施办法以及科学高效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在制度上保证了学校工作的有序性。

  要实现以人为本的高效管理,泉州一中从人入手,狠抓班子建设,强调观念与素养的提升,要求领导干部从自身做起,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注意发挥班子的整体功能。学校组织管理层全面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贯彻素质教育“决定”精神,落实《福建省2010~2012年教育改革和发展重点实施意见》,力求做到“六提高”,即提高政治思想素养、提高政策理论素养、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提高团结协作水平、提高真抓实干能力、提高严于律己能力,并不断强化组织意识、纪律意识、角色意识、服务意识,增强事业心、责任感、大局观,从而形成工作合力,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办‘第一’的中学”的进取精神,为加强校园文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打好基础。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廉洁奉公,以身作则,在师生中树立了较高威信。

  管理制度完善了,管理层素养提升了,泉州一中又在管理方法上下功夫,把严格的制度管理和“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促使管理更加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人性化,并逐步建立激励机制。凡是学校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均实行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充分发挥教工代会、校行政会、民主党派和群团组织的作用。如教职员工普遍关注的学校《教职工奖励性绩效考核分配方案》,就是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后制定,并在试行中不断加以完善,做到了真正体现教职员工(尤其一线教师)意愿,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从而充分发挥调动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学校先后制定《泉州一中中层后备干部选拔培养、中层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办法》(修订稿)、《泉州第一中学“十二五”发展规划》等,也是充分尊重听取教师们的意见建议后,在学校工代会暨教代会上审议通过。学校全面推行校务、党务公开,收费公开制度,做到学校管理公开、教学评估公开,财经收支公开,增强学校工作的透明度,形成民主、科学、规范的监督体系。

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