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2-03-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拼爹”不如拼自己 

  回应本报3月21日观点版“漫话图说”栏目“是招聘,还是‘拼爹’?”

  “拼爹”、“啃老”现象的存在与“发扬光大”,正是中国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思想的严重缺陷所致。缺乏创造力而一无所长的“啃老族”,如果仅靠“拼爹”继续侵润在这种短视的文化中,又能给下一代留下多少可以“拼爹”与“啃老”的资本呢?

  据媒体报道,日前,一部名为《我的学校我的班》的公益电影在深圳市福强小学启动,该校五年级小林同学的观点让在场的大人们颇为触动:“幸福就是我可以出门开宝马,然后家里住别墅。”不过,电影拍摄方——荔园小学学生的结论则是“拼爹”不如拼自己。更有小学生表示,如果过度依赖父母,就会变成“啃老族”,成为一个没用的人。

  连小学生尚能认识到其中的弊病,这让大人们情何以堪?

  ——河南省唐河县第十小学教师 马长军

  拆院墙比拆校墙更迫切

  日前,有媒体对国内高校之间拆“校墙”联姻,互选课程,互认学分,互聘对方教授为兼职教授事件进行了报道。

  拆“校墙”的好处众所周知,可如何建立一种更加有效的整合学科资源的合作模式和机制呢?我以为,拆“院墙”比拆“校墙”更迫切。比如日本的东京大学将一些看似联系不大的专业,如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教育学、信息工程学等统合为“信息学环”,打破了以院系、文理为界限的授课体系。这种模式不仅有效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还造就了一批具有跨学科研究能力的教授,更引发了日本其他高校竞相学习、效仿。

  在拆“校墙”的同时拆掉高校内部的各种“墙”,不仅可以实现高校内部资源共享,推动学科交叉与融合,而且能在更高层面上实现校与校之间的高水平联合。这样,还可以给学生以充分的学习机会和学习自由,给教师以更多的合作研究机会,高校也能产出更多的高水平科研成果。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 卢彩晨

  接吻丢学籍显教育短视

  日前,媒体报道徐州某高职学校一男生,因在教室内与女友接吻被校方开除。

  学校的这一举动让我大惑不解。惩罚究竟是为了惩罚而惩罚,还是为了教育而惩罚?如果是为了教育而惩罚,就必须注意到,教育除了为受教育者日后的人生道路提供必要的技能外,还有一项重要的使命——育人。在受教育者行为出现一定偏差时,将他们一“开”了之,教育者的职业操守何在?

  接吻丢学籍彰显了教育者的短视行为。短视之处就在于将教育的责任与义务随意转嫁。学生犯错首先想到找家长,学生行为出现偏差首先琢磨如何将之放逐……在习惯于这样的转嫁之后,教育将变得愈发“舍本求末”,教育者也就变得只见“教”不见“育”,只关注于“教”的便利性,而忽略了“育”的复杂性与丰富性。

  ——安徽省芜湖县陶辛镇保沙中心学校教师 庄华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