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教学”能力怎样炼成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2-04-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中国—德国北京电器模具技术培训中心是德国有关方面与我国重点合作项目校,是北京市重点扶植的一所技工类中等职业学校,也是我国目前少数坚持全面持续引进德国“双元制”模式的技工学校之一。自1983年引进“双元制”后,学校教育、教学、师资等方面在尊重德国“双元制”核心元素的同时,坚持把培养教师“一体化教学”能力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积极探索如何使“双元制”核心元素落地生根,成为具有符合我国国情的特色职业教育模式。

  ■李彦荣

  “双元制”是德国通过职业教育与培训体制培养人才的成功教育模式,是在相关法律保障下,使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而顺利进入企业就业的校企结合培养人才的有效模式。“双元制”对“双师型”教师有独特的诠释: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并具有一种或多种专业技能的教师。“双元制”教学更为注重“专业理论知识够用,职业技能技巧高超”,更为注重教师全程陪同学生学习的“一体化教学”能力。而“一体化教学”能力要求教师既能开展课堂教学,又能传授职业技能与技巧。

  学校引进德国“双元制”教育国际合作项目近30年来,坚持把“双元制”与我国国情结合,努力实践“双元制”本土化的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了职业学校“一体化教学”能力师资培训特色,为区域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受企业欢迎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在校企结合中的首要元素是依据企业岗位实际需求培养适用合格师资,这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核心问题。为此,学校以适应岗位实际需求、就业即可顶岗为教学目标,努力造就一支高职业素养、高业务水准,既具有专业理论水平,又具有一种或多种专业技能的“一体化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逐步形成一套有利于教师培训、进修及提高的制度体系,逐步完善健全了一套培养和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教学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的长效机制,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科学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与机制保障。

  1.充分认识“双元制”下的“双师型”教师内涵

  “双元制”文化课份量适用、专业理论课与专业技能课为主导的教学方向,要求教师具有全程陪同学生学习的“一体化教学”能力。

  为此,学校充分发挥技工学校具有强大企业支持的特点,在课程设计、校本教材、师资培训等方面全面围绕企业实际需求编制,文化课比重仅占全部教学的1/3弱,强化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即实训课程的授课比例;在课堂教学方面全部小班教学,实现专业课程一人一工位;专业教师具备胜任文化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与技巧高超的师资要求;终极目标是毕业生上岗即能顶岗、上岗就是骨干技术力量,不需要企业再培训。

  以岗位需求为目标,以服务企业人才实际需求为宗旨,以培养“双师型”或“多师型”教师、实现教师“一体化教学”能力为关键任务,成为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共识,也是学校学习、引进、借鉴德国“双元制”的核心任务。

  2.建立一套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运行激励机制

  “双师型”教师必须具备“一体化教学”能力,这就大大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标准。传统的文化课与专业理论课、实训课互不相关,各科“自扫门前雪”的教学方法,显然不适宜“双元制”。而要做到具备“一体化教学”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付出更大的辛苦。

  鉴于学校教师组成多为企业技术骨干或新招收的相关专业大学生,因此学校积极鼓励在职教师接受继续教育、提升学历、晋升职称、提升技术等级,尽最大可能为教师提供学习时间和经费支持。学校在评选认定专业学科带头人,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等方面向“双师型”、“一体化教学”教师倾斜。学校规定,专业学科带头人必须为“双师型”、具备“一体化教学”能力的教师;对“双师型”、“一体化教学”教师在岗位津贴和课时津贴等方面给予特殊奖励政策等,最大限度地调动和保护教师的积极性。

  3.以产教结合方式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制定了师资队伍建设工作长期规划,紧密围绕教学培训这一中心工作,坚持以教师培训为主体,以教学研究交流活动为平台,以教学课程改革实践活动为载体,以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为途径,积极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产教结合是培养“双师型”教师、具备“一体化教学”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学校大力支持和鼓励各专业教研室积极引入企业产品加工等生产任务,坚持“生产服务于教学,以生产丰富教学内容、以生产带动课程改革、以生产促进教师实践能力提高、以生产提升教学效果”的原则,加强教师与企业的联系,使教师能同步了解和熟悉相关专业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积累生产实践经验,提高专业实操技能,提高生产实践能力与水平。

  对于新入校教师,必须接受一个学期的相关业务系列培训,经专业教研室和教务科考核通过后在第二个学期才能安排授课任务,并配备一名专门指导教师,为其所承担的首门课程进行伴随式把关指导帮助。

  4.强化“双师型”教师“一体化教学”能力的理解

  对“双元制”目前有多种理解,我们认为“双元制”是以职业学校为一元,以企业需求标准、企业用人支撑为一元的互动的教育体制。这种体制需要教师具备“一体化教学”能力,这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

  借鉴实施“双元制”教学模式,学校培养了教师“一体化教学”能力,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理念、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教学组织及教学方法。

  从1983年成为国际合作项目校至今,学校始终坚持借鉴实施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源于我们对“双元制”中培训师资方面的深刻理解:培训教师要具备对“双元制”模式内涵及观念上的深刻认识;培训教师在上岗前必须接受专业方面的、教育心理学方面的、教学法方面的进修培训;培训教师要具备既能胜任专业理论教学,又能胜任专业实操技能教学的双重能力;培训教师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并具备实际专业操作能力。

  多年来,学校践行“双元制”培养“双师型”教师“一体化教学”能力的工作取得丰硕成果。一位已经毕业多年的学生说:“在我的工具箱左上角一直摆放着我在学校学习时的课本,它是我参加工作后的必备工具书。”这句话形象地说明学校的课程改革、校本教材适应了企业需求和学生工作实际。由于学校依据“双元制”大胆改革,把专业理论与实训课放在教学主要位置,恰当地处理了文化课、专业理论课、实训课的关系,使得学生能够在校学习企业真正需要的知识与岗位技术能力和技巧,还没有毕业离校就被国有或合资大型企业“预定”。不少大型企业主动与学校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使学校成为培养企业适用人才的基地。今年年初,学校被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确定为“北京市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作者系中国—德国北京电器模具技术培训中心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