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一定要喝两碗汤?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2-04-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孙雪梅

  一次午饭的时间,无意中听到大二班的张老师对刘老师的诉苦。

  张老师:今天早上我正在指导幼儿进餐,祈峰的妈妈把孩子送到门口,对我说:“孩子早餐要喝两碗汤才能保证身体需求,以后一定要让祈峰早餐喝两碗汤。”你说,这不是成心为难我嘛,不答应吧?家长肯定不满意;答应吧?祁峰根本做不到。

  刘老师:家长提出的问题一定是她所担心的,我认为我们应尽量满足家长的要求。

  张老师:祈峰的妈妈每天送孩子都很晚,每次他来时,孩子们基本上都开始喝汤了,等他吃完主食再喝汤时,汤就已经剩很少或已经没有了。

  刘老师:如果是家长的原因,咱们可以主动和祁峰妈妈沟通啊,让她早点送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为孩子上小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这样问题就解决了啊。

  张老师:通过我观察,祁峰没有主动喝过第二碗汤,说明孩子一碗就够了。而且,每天我们还有固定的饮水环节呢。我认为,不能光听家长的,只要咱们做的对的就应该坚持,家长也是我们教育的对象。

  刘老师:主要还要看祁峰是不是能喝下两碗汤,如果孩子喜欢喝汤就可以给他留一些,我们生活活动的落脚点是孩子发展的需要。

  张老师:汤留到祈峰喝时,就已经凉了,也不利于孩子身体健康啊。再说,有的孩子喝完第一碗汤有时还要喝第二碗,如果我说给祈峰留着呢,那别的孩子心里会觉得老师对祈峰有特殊照顾,到家里一说:“我还想喝汤,老师不给我喝。”家长听了孩子的话就会引起误会。

  刘老师:你说的也有一些道理,咱们注意跟孩子说话的方式,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作为旁观者,我旁听了两位教师的非正式的教研,感想颇多,只有研究变成了习惯,才能在不经意间自然而然地流露。可在这次教研活动中,作为教研的引领者,我能做些什么呢?根据两位教师的谈话,我试着解读她们谈话背后的隐形语言。可以说,两位教师有各自的思考,有各自的道理,在讨论中双方坚持自己的观点。双方如果只是围绕自己的关注点,沿着自己的思路交流,那么就很难使自己在讨论中获得新的认识,与同伴达成更高层认识上的共识。作为教研的引领者,更应该“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我试着沿着张老师的思路追问:“祈峰妈妈坚持让祈峰早餐喝两碗汤的背后是什么?”这个追问促进张老师深入思考:“家长是想让孩子多喝水,怕孩子喝水少生病吧?”这个问题也引发了刘老师的思考:“我只是觉得应该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可以给祈峰喝两碗汤,但不知怎么表达我的观点,你这样一问我就明白了,其实祁峰妈妈坚持让孩子喝两碗汤的背后,是对孩子饮水量的担心。”我笑着对她竖起了大拇指:“你说得真好!其实,只要让家长了解幼儿一天的饮水时间和饮水量,让家长清楚幼儿在园的饮水量足以满足幼儿的需求,家长就能配合我们的工作,也就不会坚持让孩子早餐一定要喝两碗汤了。”“那么,我们怎样做才能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饮水量是充足的呢?”于是,两位教师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两位教师的交流终于撞击出了新的火花,更可贵的是,两位教师在讨论中获得了新的认识,与同伴达成更高层次的认识。

  教育研究不一定是在教研活动开展时才开展的,管理者最大的智慧就是能敏感地发现常态教育情境中的教育价值,并能很好地处理与引导,帮助教师“通过现象看本质”。教研历程中会有许多鲜活的教育片段,我们要有一颗敏感的心去体悟,用凝视的目光和从容的心境去穿越教育的迷雾,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

  (作者系北京市顺义区滨河幼儿园副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