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需新思维
核心观点:实现工作思维从提供思路指导向提供产品服务的转变,实现培训与市场、培训与社会、培训与企业需要的有效对接;力争打破大学生就业户口属地管理原则,将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制定倾向于就业地管理,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享受就业政策的优惠条件。
■李豫琦
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80万人,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其中,既有大学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经济社会需求矛盾、高等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等宏观因素,也有用人单位盲目设置招聘条件、毕业生就业观念偏差等微观因素,还有就业工作与工作对象特点不相适应等操作性因素。同时,从今年开始,“90后”大学毕业生全面进入就业市场,要做到就业工作有的放矢,必须洞悉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几个主要矛盾。
一是就业信息获取方式多元与政策传递单一之间的矛盾。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全面网络化,他们通过网站、微博、手机等多渠道获取就业信息,但各级组织、部门出台的支持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好政策大多习惯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渠道进行宣传,而对青年喜闻乐见的网络等新媒体宣传方式重视程度不够,好的政策难以被大学生及时获知。
二是大学生异地就业与户口属地管理之间的矛盾。很多关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政策遵循户口属地管理原则,只能在户口所在地享受政策优惠条件,但许多大学生选择异地就业,政策的优惠条件难以实施和保障。
三是就业选择的理想化与岗位要求的现实性之间的矛盾。很多大学生就业观念还没有转变,盲目追求高工资、大单位,挤在大城市、大企业,缺乏自主择业、自谋职业、积极创业的观念。但就业岗位的需求不可能仅限于高端行业,很多低端劳动岗位无人问津。
四是学校教育的模式化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随着国家对基层建设、民生工程的投入,社会经济产业发展呈多样化趋势,部分高校的专业不符合市场需求,大学生毕业后难以融入社会。
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需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信息化手段,对现有的方法进行调整和革新,使之适应工作对象的求职特点。
为大学生网络化的求职方式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充分利用网络的普及性,以视频、动漫、微讨论等形式,开设就业指导精品课程,帮助大学生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广泛利用主流网站、微博、QQ群、手机报等新媒体,加大就业创业政策的宣传力度,帮助青年准确、全面掌握各类就业创业信息和政策;在大学生普遍关注的门户网站,设立就业创业板块,建立严格审核、联动共享的就业信息网络平台,权威发布就业创业信息,增强信息的集中度和真实性,帮助大学生辨别信息真伪,有效筛选信息。
为大学生市场化的求职培训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实现工作思维从提供思路指导向提供产品服务的转变,实现培训与市场、培训与社会、培训与企业需要的有效对接;力争打破大学生就业户口属地管理原则,将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制定倾向于就业地管理,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享受就业政策的优惠条件;加强就业见习基地建设,使见习岗位与学生的专业背景、就业意愿相吻合,与企业的需求相结合;为大学生创业推荐可供选择的项目,尊重学生的选择,以学生自主选择的项目为主,加强创业指导,组织力量为大学生创业实践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
此外,还要为大学生多元化的发展路径提供典型示范。
(作者为共青团陕西省委书记、党组书记)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