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推新政鼓励青年教师“冒尖”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2-04-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讯(记者 朱振岳)最近,浙江大学求是高等研究院的一些青年教师得知,自己的岗位津贴不再与短期业绩挂钩了,每人每年有15万元以上的收入保障,但5年后,必须接受国际排名前20位的专家的评议。这是浙江大学从今年开始实施的一项新政:开辟“学术特区”,遴选支持一批潜心从事基础和战略研究的骨干青年教师,实行较长周期的固定岗位津贴制,目的是创造更有利于青年教师成长的学术环境。目前,学校为“学术特区”一次性投入3亿元,作为为期5年的科研运行经费。

  据了解,浙江大学目前拥有2000多名4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全部教师的56%。为了更好地促进青年教师成长成才,浙大放眼10年后的成长可能性,从转变教师评价体系、国际化培养、建设“学术特区”等入手展开探索。

  浙江大学自2010年开始遴选求是青年学者,主要针对35岁以下、没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青年教师,入选后赋予他们研究生导师资格,扶持他们从事独立科研工作,给予10万至20万元的科研资助,在工资收入中直接增加特别津贴每年5万元,为他们潜心科研提供经济保障。

  浙江大学副校长褚健说,探索的成果,非一朝一夕即可显现。但毋庸置疑的是,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首先就要遵循“求真务实、尊重个性、允许失败”的人才规律。

  浙江大学于2008年提出新的教师职称评审办法,明确在申报高级职称时,不再统计发表论文的数量,而是要求教师对“取得的标志性成果或主要学术成就,进行客观的描述或评价”。同时,教师高级职位聘任的“门槛”制定权和审核权,原先一直在学校,2008年起,这些权力全部回归到各院系。

  此外,浙江大学还从2010年起推出了教师岗位分类管理改革,改变过去“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教师”的人才评价方式,鼓励教师按自己的特长选择不同的职业发展通道,并建立起教师分类发展的配套体系。

  “学校的评价标准由数量回归到质量,同时提供了多种发展路径,这对青年教师的发展是最大的正向引导和支持。”浙大传媒学院教授韦路说。

  在新形势下,是否“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具有国际化合作基本技能”,已经是国际通用的人才评价标准。浙江大学从2005年起推行“新星计划”,选派35周岁以下(人文学科放宽至40周岁)的青年骨干教师,到世界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开展两年的合作研究。目前,该计划第一轮已实施完毕,专项划拨资金4000万元,200余名青年教师受益。2011年,浙江大学又启动了新一轮的“新星计划”,预计再投入约4000万元。

  33岁就晋升为教授的罗坤是浙江大学“新星计划”入选教师之一。任教不久,30岁的他就获得机会,前往斯坦福大学深造。在美国深造的两年内,他只完成了一篇论文,但在能源领域级别最高的年度国际学术会议——第33届国际燃烧学大会上,这篇论文被评为杰出论文,成为其学术道路上的坚实一步。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