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从教”成就转岗路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2-04-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通讯员 谭文涛 本报记者 魏海政

  “用筷子夹,用棍子掏,用绳子拉……”在科学课上,小朋友看着又高又细的量筒底下的乒乓球,争先恐后地告诉教师怎样取出乒乓球的方法。随着教师把一杯清水沿杯壁慢慢注入量筒,乒乓球慢慢地浮了上来,一直跑到教师的手心里。“这是怎么回事呢?”刚才还叽叽喳喳的小朋友立刻安静了下来,一双双如饥似渴的小眼睛紧盯着教师的嘴巴……

  这是记者在山东省文登市教育实验幼儿园“水的秘密——浮力”科学主题课上看到的一幕,授课教师丛艳妮是一位转岗教师。2010年,她转岗来到幼儿园之前,曾是文登市一所初中优秀的物理教研组组长。丛艳妮认为,她之所以能迅速转变角色、胜任新岗,主要得益于幼儿园开展的“转岗不转责、新岗担新任”师资培养培训和使用办法。

  文登市教育实验幼儿园园长邵玉果介绍说,为解决公办幼儿园师资紧张的问题,文登市教育局每年为幼儿园调入一批中小学转岗教师。目前,该园转岗教师的比例已达到60%以上。在此过程中出现的转岗教师角色转换不到位、专业特长难发挥、可能出现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等问题,也给转岗教师和幼儿园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面对这一问题,幼儿园改变了转岗教师入园后仍然从“普通”保教教师做起的思路,而是按照“科学引领,巧妙配置,扬长避短,平稳过渡”的原则,根据每个转岗教师的学科特点和个人特长,把他们合理分配到“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5个领域任教,让他们发挥特长,担任专职化的“专业”教师。例如,转岗前的理化教师成立了幼儿园“科学”领域教研团队,音乐教师成立了音乐游戏活动教研团队,体育教师团队侧重于体育游戏活动的开发和研究等。

  为了进一步引领转岗教师快速成长,避免“小学化”倾向,引导转岗教师抛去原来教小学、初中的思维定式,从学前教育的规律出发开展保教工作,幼儿园还提出了“因材定岗,特色发展,整体提升”的师资培养法:定期开展“心灵成长”团队训练活动,帮助每位转岗教师科学制定出个人的特色成长规划。同时,邀请成功转岗的典型教师交流经验,请著名专家走进课堂指导教研,让转岗教师外出“充电”,为他们搭建专业成长平台,有力帮助转岗教师发挥特长,快速适应新岗。

  “因材转岗、因材从教,让非幼教专业的转岗教师扬其所长,将自己的专业特长与幼教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找到了适应新岗位的切入点和着力点,顺利完成角色适应和角色转变过程,有效地化解了转岗教师专业不对口的矛盾。”邵玉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