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智慧跑出不一样的职教加速度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2-04-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建立跟踪档案。学校为每个毕业的孩子建立了成长档案和跟踪档案,档案细致到这个学生在学校里每一天的表现与评价。在实习前一年,学校还会借鉴企业对员工的考核模式,让学生提前进入企业的用工考核,拉长他们的就业准备期和适应期。学生毕业后,学校就业办会安排专门人员每三个月到相关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对毕业生的生存状况、工薪待遇、发展空间等进行跟踪调研。学生毕业后,学校会对毕业生用工合同的签订、保险的落实等情况进行核实,督促企业落实相关政策。若毕业生对就业企业不满意,学校将协调企业指导该毕业生进行二次择业。

  免费回炉再造。如果发现学生不适应企业新需求或者技术不过硬的,学校就会把学生召回,进行免费的回炉再造,实施二次就业、三次就业,直至学生能够稳定就业。

  开设就业自助餐。为了让学生找到心仪的工作单位,也为了企业能找到合适的人才,历城二职专每年都要组织大型的供需见面会,由用工单位来到学校进行现场演讲、展示和竞标,由学生进行比较,自主选择就业单位,避免了盲目就业和反复就业。在就业过程中,学校会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指导,根据这个学生的实际水平,帮助其分析就业前景和就业意向,实施分层就业,避免落入就业盲区。

  为了让名学生能够“学而优则仕”,获得好的工作岗位,得到更高的薪酬,历城二职专重磅推出“名生对接名企”策略,即让优秀的学生进入有名的企业,过去,学校毕业生是“怕找不到工作”,现在是企业“怕来晚了选不到人”。每到这时,看着企业负责人为了争夺毕业生而用尽解数,工资打着滚儿地上涨,学校老师都非常高兴,对学生更加放心,对发展更有信心。该校在与2009年、2010年就业的毕业生进行座谈中发现,已有1/5的毕业生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毕业生月工资水平最高达4000多元,稳定就业率达到了91.3%。

 “异地而工”到“本地而工”

  服务区域经济“肥水不流外人田”

    职业教育很重要的的一个职能就是服务当地经济发展。区域内的职业教育培养出的人才首先要服务于当地经济的发展。经过成本核算和异地而工就业情况的分析,学校认为“本地而工”更适合中职生的需求,也契合当地经济的发展需求。目前,济南市正处在城市化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时期,仅历城区就有济钢集团、将军集团、重汽集团、黄台电厂、济南炼油厂、齐鲁制药厂等200多家驻地规模企业,它们需要大量中高级技能型人才。历城二职专的学生质量高、品质优、能吃苦、技术硬,正所谓有了金刚钻,不怕瓷器活,与其舍近求远,不如本地而工,让学生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创业的理想。

  正是基于上述这种严谨的分析,也是基于一份使命感和责任感,历城二职专培养的学生首先满足区域内大型企事业单位的需求。2011年该校1300余名毕业生中有1212人进入了驻区的大型企事业单位,为当地经济发展构建人才支撑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