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凸显优势 成果服务社会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2-05-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薛小平 张继华

  不久前,地处黄海之滨的川东农场一片热闹景象,扬州大学与光明食品集团战略合作签约暨江苏省高校(扬州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光明食品集团分中心揭牌仪式在此举行。这是扬州大学推进高校与地方企业协同创新的又一举措。

  近几年,扬州大学充分发挥多学科优势、加大校内学科之间的交叉与集成力度,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加强产学研相结合的密度,努力扩展校地对接、加强服务地方经济的广度,在构建协同科技创新体系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整合学科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2005年以来,禽流感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频频发生,严重危及公共卫生安全。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大学教授刘秀梵带领团队研制出的禽流感(H9亚型)灭活疫苗,在全国25个省份推广应用,新增产值3.3亿元,减少经济损失200亿元,为防范禽流感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样的重大成果孕育于该校的国家级重点学科——预防兽医学,同时也得益于生物技术、动物医学等学科之间的联动效应。

  作为全国率先实行合并办学的高校,如何发挥多学科优势,提高集成创新能力,一直是扬州大学着力破解的课题。“对于合并高校而言,机构调整只是一种表层的整合;学科交叉渗透则是一种内在的融合。通过重组学科布局,整合学科资源,学科综合优势才能转化为协同创新优势。”扬州大学党委书记陈章龙说。

  该校以体制改革为抓手,构建大学科组织体系,着力推进文理渗透,理工交融,多学科组合,跨专业嫁接。扬州大学通过提高学校内部协同创新的组织化程度,以体制整合促进学科融合,再将学科集成优势化为科技创新优势,跟踪相关学科领域的前沿动态,回应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需求。

  南水北调是我国水利领域跨世纪的重大战略性工程,其东线工程起于扬州。扬大的水利水电专家建立了沿线骨干水道的水动力学模型,攻克了一些调水工程中急需的关键技术,并在跨流域调水泵站的研究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此项研究同样是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土工程等学科协同作战的成果。

  多学科集成不仅提升了科技创新能力,而且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拓展了空间。近5年,该校有800多名博、硕士生参加了学科交叉课题研究,激发了创新潜能。(下转第七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