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人精神在校园闪光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2-05-0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记者 王强

  “用人单位这个时候来我们学校招聘,已经很难招到学生了。”日前,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刘国民自豪地告诉记者,近几年学校毕业生每年的就业率都达到99%,用人单位看重该校学生基础知识扎实、技能娴熟的同时,更看重学生有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石油主要分布在戈壁、沙漠、盐碱地等环境较艰苦的地方,因而要求从业人员能吃苦、敢于拼搏,作为石油院校,我们的办学内核就是‘以大庆精神办学、以铁人精神育人’。”刘国民说。

  走进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浓郁的石油气息让人眼前一亮:高高的钻塔、排列整齐的抽油机、铁人王进喜的雕塑、教学楼两侧的“石油文化主题公园”,文化石上篆刻着“三老四严”——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学院党委书记王志国说:“打造石油主题校园就是要让学生浸润在石油氛围中,听石油故事、学石油楷模、育石油精神、做当代铁人。”

  “我们入校上的第一节课是石油,唱的第一首歌是《我为祖国献石油》,看的第一场电影是《铁人》,听的第一场报告是老石油人作的关于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的报告。”2009级石油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沈永兵回忆起3年内自己参加过的活动,言语中充满激情。

  学校党工部主任刘占英告诉记者,学校历来重视将石油传统精神贯穿于学生教育的始终,把石油传统精神课程开进学生课堂。“‘石油传统人文品质’是学校的特色课程。”学校德育部主任彭志欣介绍,人数多的时候,一个年级就有数百人选修,学校正在研究将其纳入必修课程。

  专业课的课堂上,也常常会有石油传统精神的内容。“很多专业课老师都会结合所学知识内容,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艰苦奋斗的五个传家宝——人拉肩扛精神、干打垒精神、缝补厂精神、五把铁锹闹革命精神、回收队精神等融入授课过程中,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石油传统精神的意义。”2009级石油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李海龙告诉记者,“铁人精神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有着不朽的价值和永恒的生命力。”

  “现在很多高校都不再要求学生早上跑操了,但我们学校一直坚持了下来。”刘国民说,不少学生不明白学校的用意,偶尔会在校园论坛上发帖表示抗议或抱怨,这个时候,很多毕业生就会主动现身说法,劝他们的学弟学妹们坚持出早操,因为坚持跑操不仅能锻炼身体,更是对毅力的一种磨炼。

  “‘我把一只胳膊丢在了大庆油田……’当一线的石油工人挥舞空空的衣袖,向学生们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时,很多学生为之震撼,受到鼓舞。”学生处处长王洪波说,学校每年都有石油传统活动教育月,组织专家和一线石油工人来学校作报告,组织各年级、各班出板报,进行广播宣传,开辟网络专版,出版活动刊物,进行演讲比赛等。

  院长李凤杰说,学院的学生毕业后大多会去石油一线,他们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作风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