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不同 芳菲园中风化雨合而相融 桃李树下自成蹊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2-05-0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随着教育市场化的进一步发展,省锡中实验学校越来越认识到学校正面临着生源结构的转型,从原来家庭背景较好的“择校生”向今天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占多数的“学区生”的生源结构转变。如何在和合文化的引领下充分地调动家庭与社区的教育资源,改善学校所面临的教育环境?省锡中实验学校提出了学校与家庭共享、共进的重要策略思想,其做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在促进学生发展上,学校和家庭的根本利益与培养目标是完全一致的,然而在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的资源上差异较大,这种差异既互补,又冲突。学校通过定期的家长会、家长接待日、家教经验交流会、新生家长培训、教师家访、在《周末》“校园内外”上发布学校资讯等互通信息,相互走近,彼此理解,形成教育合力。

  二是合理利用家庭对学校的高期望,将压力转化为促进学校发展的动力。诸如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让他们代表家长为学校办学提建议、出主意,并参与一些学校事务的决策与监督,每学年初新生年级对家长开课,听听他们的感受,每次学生放假都让家长在“告家长书”的回执栏中写上反馈意见等。

  三是让部分家长走上讲台,与学校“零距离”接触。根据个人自愿、学校适当付费原则,聘请一些家长来校谈健康知识,讲创业奋进中的艰苦历程,辅导学生发展兴趣特长等,他们中有的被聘为“校外辅导员”,有的成为活动课的指导教师。

  和合文化的内涵体现在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教育环境的和谐以及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家庭及其子女的文化融合、和谐相处。为此,学校除了加强与家长之间的和谐沟通以外,还不断探索与家庭、社区合作的有效模式,通过建设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学校理事会并将其落到实处。

  通常而言,校外实践活动是学校开展德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学校先后在一些社区和企业建立了实践基地。诸如蓝印花布博物馆、惠山泥人博物馆、锡绣大师工作室等,这些实践基地的建立,既拓展了孩子们的眼界、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也加强了学校和社区、企业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和合文化之花:校本研训让教师共同发展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一般有两个来源:一是在和学生进行教和学双向互动中看到学生人格成长和学业成绩的进步所取得的职业自豪感;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在和同事融洽相处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对学校文化和人际氛围的认同感。有了这两种来源的职业幸福感,教师才能克服职业倦怠,保有在日常教育工作中的积极性,将这种积极的职业体验传递给学生、同事和家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

  在和合文化的理念的指引之下,省锡中实验学校从促进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和教师集体的团队整体发展出发,不断为教师创造高质量的职业生活。教师的个体专业发展包括以学校青年教师发展规划、骨干教师培训机制、学案研究等为抓手,引导教师在和谐、合作的文化理念指导下改进教育观、学生观,重塑对师生关系的理解;在教师的团队发展方面,以班级管理为中心形成各科任课教师的合作教育,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开展合作教学、合作科研,促进教师团队的整体进步。

  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省锡中实验学校以师德建设为首,不断提升教师的思想境界;通过积极开展各式各样的教师培训活动和课程科研活动,来逐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目前,省锡中实验学校是全市中小学骨干教师比例最高的学校,其中,区级以上骨干教师78人,约占教师数的34%。带头人以上7人、市能手(含德育)15人、区能手(含德育35人)、区教学新秀16人。

  如何才能开展有效的校本培训?为此省锡中实验学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一是选题着眼于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发展;二是培训方式要能激发主动参与,让教师感到有成效,有感受得到的精神成长,所以要善于创设情境、创新形式和创新手法;三是要保持项目延续,持续地做精、做深。

  通常而言,教师的发展从根本上要靠自己,而校本研训的作用就是要唤醒和激发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一次成功的校本研训应该是一个促进教师自主发展意识的关键性事件。

  教师沙龙——教育诗意的栖居地。学校有一些教师内心深藏着教育理想,而且他们独自地在自己的领地中践行。为了给他们一个可以彼此交流、相互点燃的机会,促进他们的精神成长,并激荡学校的学术氛围,学校通过倡议、网上报名、确立章程、设立秘书处、轮流主值等方式组建了省锡中实验学校教师沙龙,把“我的教学故事、读书交流、思想争鸣、八面来风”作为相对固定的内容,从而为一群有梦的人创造了教育诗意的栖居地。

  教师讲堂——教师自己的思想舞台。教师讲堂是学校为教师、学科组长开设的报告实践体会和教学思考的舞台。这个舞台促进了主讲教师像专家一样有自己的思想,像专家一样大胆阐释自己的行动,像专家一样享受“思考着”的快乐;这个舞台点燃了全体教师研究的热情,焕发自主发展的意识。这个舞台有思想之味和文化之气,具有高雅气质。迄今学校已开设6期教师讲堂,有60多位教师走上了这个舞台。

  和合文化之实:精彩课堂让师生共同超越

  3月8日,上课铃响以后,笔者走进了初二3班的课堂。老师正在向同学们布置情境表演的任务。全班共分为5个小组,题目五花八门,诸如班主任表情严肃地对你说:明天请你的家长到学校来一趟。或者是一天深夜,月黑风高,你独自一人走在空旷的大马路上等不一而足。接到任务后,同学们立即行动了起来,几分钟后,每个小组自编、自导、自演的情景剧便有声有色地呈现在大家的面前。

  课堂,是教与学的主要场所,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省锡中实验学校在前几年取得的“学案优化”和德育工作“同伴成长计划”等辉煌的基础上,立足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充分挖掘和合文化的内涵,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再次提出了构建“目标导引下的同伴互助式合作学习”高效课堂的目标。其具体表现在强调一个意识,突出两个中心,构建六项有效教学策略。

  一个意识是目标意识,以目标设定教学程序,以目标优化教学过程,以目标创设问题情境,使教和学的所有行为都指向教学目标。

  两个中心是:在师生关系上,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扮演引导者、辅助者、合作者的角色;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以学习为中心,强调学的核心地位,教师的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教服务于学。

  六项有效教学策略是:(一)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思维能力的培养,总是从问题开始。合理的问题情境,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有明显的意义。(二)先学后教。这是关于教学顺序的总要求。新授课一般要经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当学生经过集体合作探究仍然不能解决某些问题、理解某些内容时,教师再进行精讲点拨。(三)三讲三不讲。要求教师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重点讲容易混淆的问题;讲容易出错的问题;讲容易遗漏的问题。不讲学生已经会了的问题;不讲学生自己就能学会的问题;不讲教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问题。(四)三要三不要。要及时反馈;要堂堂反馈;要节节落实。不要搞形式;不要有无效教学环节;不要齐步走。(五)五体现五不准。指导学生要体现启发性、差异性、结构性、规律性和拓展性。不准简单重复;不准机械照搬;不准琐碎设问;不准一刀切;不准信口开河。(六)三布置三不布置。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布置引导学生探究的作业,布置迁移拓展、提高能力的作业。不布置重复性的作业,不布置惩罚性的作业,不布置超过学生合理学习限度的作业。

  一个意识确保了课堂教学的有效及高效,两个中心明确了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而六项有效教学策略则保障了新型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的落实。

  结语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有一段名言这样说:“学校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仅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它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诚的感情,那是最根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具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写罢此文时,笔者感到莫名的欣慰。对于爱因斯坦的担忧,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找到了一条突破当前“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创新能力不强”教育藩篱的道路——进行“和合文化”建设。尽管当前学校对和合文化的研究和实践仍在进一步的探索之中,本文所呈现的也只是学校和合文化建设的一隅,但我们分明看到了中国教育改革的春天已然来临。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此,祝愿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能在和合文化建设的通天大道上,走得更远!

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