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2-06-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编者按】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对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办国办转发《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意见》,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并召开首届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工作会议。现将一些高校交流内容摘编如下,以飨读者。

  北京大学

以文化传承创新为使命促进不同文明间的交流对话

  多年来,北京大学积极响应胡锦涛总书记“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执著的努力,加快推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步伐”的号召,努力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以文化传承创新为使命,促进跨文明交流与合作,推动哲学社会科学走向世界。

  学术为基,将“走出去”战略落实到具体环节

  国际学术交流合作深入开展。“十一五”期间,学校共邀请外籍学者来华讲学764人次,派出讲学678人次;主办国际学术会议44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5700多人次;在国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198篇,主持或参加国际合作项目2988个。

  探索建立了一批外文学术网站和期刊,向国外介绍我国学术研究的最新动态和前沿成果。学校13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等若干重要科研机构均设立了英文网站;《北大法律评论》、《经济学季刊》、《北大社会学》等刊物推出了全英文的原创学术期刊。其中,《北大法律评论》已被全球权威数据库全文收录。

  国际学术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学校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得到认可,获得了一系列国际重要奖项。如,王世洲教授获2009年度德国洪堡科研奖、仲跻昆教授的《阿拉伯文学通史》获沙特“谢赫·扎耶德图书奖——年度人物奖”、严绍璗教授获日本第23届“山片蟠桃奖”、任光宣教授获俄罗斯“尼·奥斯特洛夫斯基奖”。

  铸造精品,积极展示中华优秀文化和中国发展道路

  北京大学一直重视总结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并推向世界。《儒藏》编纂与研究工程是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吸收了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的30家高校和研究机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与其中。九卷本的《中国儒学史》是我国迄今为止出版的资料最翔实、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备的中国儒学通史;《中华文明史》英译本邀请了美国著名汉学家康达维担任主编,与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合作翻译出版,日译本、俄译本也在积极筹划当中;叶朗和朱良志教授合著的《中华文化读本》陆续推出了英、法、德、俄、日、西班牙、阿拉伯、韩等8种文字译本,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力,为世界了解中国历史文化提供了“活”的读本。

  阐释中国的发展道路,妥善回应外部的关切,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北京大学高度重视论证阐释当代中国发展道路,学校创建的国家发展研究院,立足中国改革发展与现代化实践,持续关注全球格局的演变,积极参与改革发展与建设国际新秩序。国家发展研究院正在按照“小机构、大网络”的原则,组织来自中、美、日、欧等地区的优秀学者,开展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努力推出精品力作,力争成为一个高端的思想库。

  开阔视野,搭建跨文明交流对话合作平台

  推动跨文明交流,需要有双向互动的高层次平台。多年来,北京大学以开阔的视野,积极筹划并建立了若干开展跨文明交流对话的合作平台。

  北京论坛是北京大学和北京市政府联合举办的面向全球的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平台,以“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总主题,立足北大、面向亚洲、放眼世界,已成功举办八届,会聚了全球各国的优秀学者,不断阐述文化在推动世界发展与进步中的作用,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国际影响力,已成为公认的国际学术交流知名品牌。学校联合东京大学、首尔大学共同创办了PESETO会议。该会议由三校轮流主办,旨在共同推进人文学科研究的发展与交流,今年3月底,刚刚在东京大学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会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创办了高等人文研究院,聘请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首任院长。研究院立足中国传统,致力于具有国际性和创造性的学术研究,以促进人文学科内部、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跨学科交流,在文明对话和交流研究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在国家有关部门支持下,学校创办了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通过聚集全世界顶尖汉学家和中国学家,努力在对内传承和对外传播中华文化、解释中外文化差异等重大问题上发挥作用。

  未来,北京大学将构建新的跨学科教学科研平台,不断完善有利于传承创新文化、促进跨文明交流的学科体系,推动哲学社会科学“走向世界”工作持续深入发展。将着力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第一,加强马克思主义研究。继续加强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宣传,是发扬北京大学光荣传统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需要,更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内在需求。立足于妥善回应关切、增进国际了解、展现文明进步形象的要求,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出发,将继续采取强有力保障措施,重点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学科建设,着力构建马克思主义研究新平台。

  第二,加强古典学研究。加强古典学研究,有利于克服文化差异和构建沟通话语体系,增强跨文明交流能力。继续重点支持西方古典学研究中心建设,推动古希腊、古罗马和欧洲中世纪文明研究;构建新型“东方学”研究机构,推动苏美尔、赫梯、巴比伦—亚述学、佛教、敦煌、中亚学研究,推动波斯、伊斯兰、南亚、东南亚文化研究。

  第三,加强国别和地区研究。北京大学拥有语种繁多、实力雄厚的外国语言教学与研究优势,有利于开展在语言基础上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和人才培养。目前,正在筹建一个国别与区域研究平台,设立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本科专业。“十二五”期间,将持续加强针对重要国家和地区开展历史与现实对照、理论和实证结合的高水平研究,积极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

  中国人民大学

推精品 建平台大力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性

  中国人民大学在贯彻实施“走出去”战略上力求实效,既争取全面开花,又有重点突破。在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平台、促进学术精品海外推广、培养国际化人才、提高教师国际交流能力等方面作了一些有益、有效的探索。

  推出学术精品,提升中国学术国际影响力

  近年来,学校力促学术精品的海外推广,形成了较好的学术品牌和学术价值。

  开发国际化选题,向海外推出深入研究中国国情和思想的优秀学术著作。先后策划出版了陈雨露教授的《人民币读本》和金灿荣教授的《大国的责任》,受到海内外学术出版界的关注和好评。两书的英文版、韩文版、日文版、波兰文版和俄文版权相继售出,将于2012—2013年陆续翻译出版。发挥人大出版社优势,在版权贸易输出方面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工作机制。2006年学校出版社向海外输出版权43种,之后每年持续增长,2011年已突破156种,多次在“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成员单位中排名第一。2011年,出版社荣获“新闻出版走出去先进单位”称号。

  实施学术期刊质量提升计划,培育一批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外文学术期刊。2009年,学校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编辑出版的英文版学术期刊《中国法学前沿》与《中国工商管理前沿》,已成为高校优秀科研成果“走出去”的重要窗口。《中国法学前沿》已被7家国际学术检索机构和美国外国法律期刊委员会收录;《中国工商管理前沿》已被10家国际学术检索机构收录。根据施普林格提供的数据,2011年1-9月海外付费下载合计6814次。

  实施“中国文化经典外文汇释汇校”项目,在文化传承创新方面探索“走出去”的新路径。该项目致力于整理研究已有中国古代经典的历代译本,组织汇释汇校,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学理支持和文献积累,为海外汉学和中国研究领域提供比较完备的参考书,促进中西思想交流与对话。首期将启动《论语》、《孟子》、《中庸》、《大学》、《道德经》五部经典的英译本汇释汇校。

  建设调查数据库,打造科研国际合作基础平台

  学校以大型调查项目为基础,稳步建设国际化、标准化、开放性、综合性的社会科学数据采集与开放共享平台,成立“中国人民大学数据与调查中心”。目前,该中心已从国内外收集400余个调查项目的数据,自主实施核心大型社会调查项目,如“中国综合社会调查”、“中国高等教育追踪调查”、“中国雇主和雇员匹配追踪调查”等,以不同方式开展国际合作,成为学校极具发展潜力和影响力的科研国际合作平台。

  社会调查项目的设计和实施体现国际化这一目标。第一,建立国际化的咨询委员会,其中外国学者、海外华人学者、国内学者各占三分之一,成员包括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密歇根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的知名学者;第二,与在国际社会科学调查数据采集领域居领先地位的芝加哥大学全国民意研究中心(NORC)和密歇根大学调查研究中心(SRC)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在调查内容、调查技术、数据开发上进行深入而实质性的合作;第三,与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地区共同发起东亚社会调查项目,开创区域性数据采集合作的先例。2007年,学校被全球最大的经济与社会数据采集合作组织——国际社会调查合作组织(ISSP)接纳为代表中国的成员单位。

  中国综合社会调查项目(CGSS)是我国第一家且至今仍是唯一一家按国际惯例对数据进行开放与共享的大型学术性调查项目。自2003年起,每年对国内31个省级单位、100个区县、5大都市及480个村、居委会和12000户家庭进行入户问卷调查,广泛而持续地积累了中国社会发展与变迁的基础数据,也为我国进行国际比较研究提供了高质量、基准性的数据资料。至2011年底,该项目数据注册用户超过18000人,其中海外用户约占一半,包括全球众多一流大学及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基于CGSS数据发表的论文超过300篇,其中SSCI论文约40篇。CGSS项目在国际中国研究领域获得越来越大的影响,成为最可靠、适用的数据之一。

  加强课程交流,提升人才培养国际性

  学校的课程国际交流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学校教师到国外大学授课。除受邀讲授专题课之外,2003年起,学校公共管理学院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开设“中国公共政策”专业课,面向相关学科的硕士、博士生,至今已有200余人次的学生选修了这门3学分的课程,在传播中国公共政策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是面向外国留学生开设全英文课程。从2006年开始,陆续开设当代中国研究、中国经济、中国金融、中国法学、中国哲学与文化、国学、国际MBA、国际MPA等8个全英文硕士项目,共开设课程70余门,先后有167名留学生选择了这些项目并给予很高评价,此类项目在扩大留学生国别分布方面也有明显效果。美国著名学者、奥巴马竞选班子亚洲政策总顾问David Lampton教授,在其新书中将中国人民大学“当代中国研究”项目作为中国拓展“软实力”的一个典型。

  三是举办国际小学期,集中开设国际课程。自2009年开始改革学期制度,于每年7月举办暑期学校(“国际小学期”),探索“在地国际化”和“双向国际化”战略。“在地国际化”是指在本校营造国际化氛围,学生不用跨出国门,就可以接触国际一流教师,聆听国际一流课程;“双向国际化”是在引进海外课程同时向国际学生开设英文中国研究课程,传播中国文化和学术。

  暑期学校进一步强化课程、师资、校园氛围、管理四个核心要素的国际化。课程师资主要为国际一流大学的外籍教师、“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等国内外知名教授以及优秀海归博士。2009年至2011年,来自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剑桥大学等近70所海外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的211名海外教师来校任教。学校还招收海外学生与本校学生同堂上课。2009年招收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127名海外学生;2010年招收来自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278名海外学生,其中欧洲和美洲的学生数量增长很快;2011年海外学生达到319名。目前暑期学校核心课程有130门左右,每年有3000名以上的本校学生参加学习,对课程给予高度认可。

上一篇:环球快报     下一篇:浙江扩大民办高校办学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