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大学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2-06-1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美丽的校园 新能源类专业是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图为新能源专业实验室。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图为学生科技创新团队进行科技攻关。

  渤海之滨,锦绣之州,湖光山色点缀着一座美丽的校园,这就是渤海大学,一所由辽宁省政府部门举办的,拥有60多年历史的综合性大学,她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代同进步,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悄然崛起。学校秉承自强不息、攻坚克难的渤大精神,始终不渝地坚持走以质量求发展的内涵建设之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学校拥有13个二级学院,70个本科专业及方向、33个高职专业及方向,1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哲、法、教、文、史、理、工、管等学科门类。现有硕士研究生、本专科全日制在校生24000余人。专任教师1200人,其中教授200人,博士近300人。专任教师中,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入选者、国家教育部门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辽宁省攀登学者、辽宁省优秀专家、辽宁省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入选者、千人层次入选者、省级优秀科技人才、省级教学名师、省级专业带头人、省级优秀教师等80多人。

  历经60多年的发展建设,学校形成了以文理工和经管类专业为依托的优势学科群,以现代新兴应用技术为依托的特色学科群。目前学校拥有辽宁省重点学科特色项目1个、辽宁省重点学科培育项目8个,建设了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服务示范基地,有辽宁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1个、省重点实验室4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研究基地3个、其他省级平台2个。面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学校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积极建设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并具有一定实力和优势的学科和专业,重点建设了食品科学学科和新能源专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学校深化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本着“分流培养、兼顾创业、分类设计、注重差异”的原则,全面实施了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研究型和适用型两个基础性的学习和培养平台,努力在研究型领域造就一批科研专才,在适用型领域致力于培养一批卓越工程师、行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学校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在校期间有三次自主选择专业和学习方向的机会。学校在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有国家、省级特色(示范)专业11个,建设国家、省级精品课程31门,国家、省级精品教材8部,国家、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40项,居省内高校前列。有7个省级教学团队,有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渤海大学倡导“独立思考,自由表达”的学术精神,近年来,学校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十一五”以来,全校教师主持完成及在研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科技部、国家教育部门和辽宁省重大科研攻关项目等科研项目1293项,一批横向研发项目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各类科研成果奖励697项,发表论文7700余篇,被SCI、EI、ISTP等三大检索收录论文490篇,出版专著209部,获得专利29项。现有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3个,建设了国家火炬计划锦州硅材料及太阳能电池产业基地公共检测中心。

  学校与美国、德国、英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的32所高等院校、教育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在布隆迪设立了孔子学院,接收7个国家的留学生来校学习,互派学者讲学,同时选派中青年教师和优秀学生到国外进修或攻读学位。

  校园基础设施完善,图书馆藏书183万册,仪器设备总值1.5亿元,充分满足教学科研需要。

  学校占地1500亩,总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参天大树,青青草坪,欧式风格的建筑经典唯美,是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辽宁省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和辽宁省安全文明校园。渤海大学学生餐厅是全国高校伙食专业委员会评选的全国“百佳餐厅”,学生公寓是辽宁省标准化学生公寓。

  学校致力于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探索“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成立了渤海大学董事会、渤海大学职工仲裁委员会,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在教授治学、民主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进入“十二五”,面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学校作出了未来发展的新规划,确定了“建设拥有国家一流学科、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突出、国内知名的高水平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确立了树立国内一流大学形象,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办学思想,制定了坚持“一个中心”、打赢“两大攻坚”、实施“三大战略”的总体发展思路。宏图在胸的渤海大学,正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汹涌澎湃的力量向着新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进。

渤海大学2012年招生政策及相关问题解答

  1.新增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

  2012年我校新增加了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和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生物技术)专业方向。

  2.对外语有特殊要求的招生专业及专业方向

  本科:英语、英语(商务英语)、日语、法语、德语等专业及专业方向只招英语考生;化学、化学(商品检验分析)、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应用化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旅游管理、旅游管理(饭店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开发)、微电子学、电子商务等专业及专业方向学生入学后安排英语教学。

  高职专科: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光伏材料加工与应用技术、国际贸易实务、旅游管理、餐饮管理与服务、旅游英语、商务英语、导游、轮机工程技术、航海技术等专业学生入学后安排英语教学。

  3.对学生体检要求

  体检要求按照教育部门、卫生部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师范专业原则上要求男生身高1.60米(含1.60米)、女生身高1.55米(含1.55米)以上。旅游管理、旅游管理(饭店管理)、导游专业原则上要求男生身高1.65米(含1.65米)、女生身高1.60米(含1.60米)以上,五官端正。新生入学后,我校对新生进行身体复查,对不符合国家统一规定的体检标准、师范专业不符合高师面试标准或发现考生故意隐瞒病史和体检作弊的学生,将依据相关文件处理。

  4.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特点

  渤海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

  为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入校后可对研究型和适用型两种培养模式进行选择,在校学习期间可以按有关要求申请转专业,自主选择专业及发展方向。同时可以通过跨学科跨专业选修课程,达到一定学分后,学校发给学生辅修第二专业证明。

  学校采取校企合作办学、订单式培养、嵌入式累积实践教学等培养机制,把大学课堂延伸至社会,为学生今后就业、创业搭建平台。

  为使学生享受名校资源,接受优质教育,我校独创国内留学模式,每年选拔部分优秀学生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十余所国内名牌大学学习,为学生成才成长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5.校企联合“订单式”培养模式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开发)专业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实施“订单式”培养。这种培养模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行灵活多样的开放式办学模式,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充分利用学校、企业优质资源为人才培养服务;二是构建校企无缝对接的“交替式学工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入学时学生与学校、中软国际三方签订就业协议保障就业,通过实施与企业实际需要相一致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保证学生在真实企业环境里用真实项目进行实战训练,确保学生学习实习一体化,确保学生毕业就业“无缝对接”。学生就业领域为大型软件及外包企业、国家软件园、外资或合资企业及电信、金融、证券等“黄金”行业。

  6.学习及生活条件

  学校环境幽雅,风景优美,融现代化、网络化、生态化、园林化为一体,是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和辽宁省安全文明校园,现代化的教学和生活设施齐全,是学生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学生寝室实行公寓化管理,内部设施完善,条件舒适。学校餐厅为“全国百佳食堂”,大众口味、各地小吃,品种多样,经济实惠。校园内的自助银行、超市、书店、医务室等各类服务设施为学生生活提供方便。

  7.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100余个社团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个人风采的机会。多年来,开展了“大学生社团文化艺术节”和“大学生创新与创业项目评选”等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其中“渤海大学自行车协会”获得全国高校优秀社团荣誉称号,“大学生三农问题研究中心”被中央宣传部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门、团中央、全国学联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先进团队,大学生艺术团荣获“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二等奖”。“精英大学生打造平台”、“阳光工程”活动获得辽宁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品活动(A类)荣誉称号。这些学生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8.实习就业情况

  学校非常重视实习就业工作,实施“一把手工程”。通过校园招聘会、QQ群信息发布、就业网咨询服务以及个性化实习就业指导等多种形式为毕业生提供实习就业服务。通过实习促进就业,努力实现“保数量、重质量、促就业”的目标要求。学校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浙江及省内各大城市建立实习就业基地,为毕业生搭建了信息平台,拓宽了实习就业渠道。

  2008年至2012年,我校二批本科和高职专科的就业率均居省内高校前列,连续多年被辽宁省教育部门授予“辽宁省高校就业先进集体”、“辽宁省就业工作创新单位”、“辽宁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招生咨询电话:0416—3400132 3400131 邮编:121000

  学校网址:http://

  学校地址:辽宁省锦州市松山新区科技路19号

上一篇:父亲的教育梦     下一篇:打造最适合学生的思政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