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种子是怎样埋下的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2-06-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不过,高等职业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办什么样的高等职业院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近年来,潍坊工商职业学院通过自身的办学实践,以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为契机,不断深化内涵建设,紧紧把握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和“科教兴鲁”战略对高等职业院校提出的新要求,确立了“搭建框架、掌握工具、精熟一技、立体包装”人才培养新理念,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

  “搭建框架”就是搭建知识的框架,育才的框架;“掌握工具”即为掌握适应社会发展,人才不断成长的重要工具;“精熟一技”要求掌握一种专业核心技能;立体包装包括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的内修外练。

  搭建框架篇

  构建知识体系 夯实成才基础

  崔震,2006级电气与自动化工程系数控技术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不但学习成绩优秀,而且兴趣广泛,喜欢设计、钻研小发明,经常参加学校跨专业的技能培训,无论是数控技术还是机械加工都掌握得很好。毕业后,崔震被山东省博瑞德造纸机械厂录用。工作初期,在公司技术部工作,曾多次参与公司的技术改革,并协同同事完成了公司多款新型产品的设计定型,制定了一系列产品定型试验检测的新方法,成为厂里最年轻的技术骨干。后因工作需要,他进入公司销售部,利用自身技术特长进行技术型销售,业绩突出,得到了公司领导、同事的一致认可和广泛好评。崔振的成功是因学院搭建框架,夯实了专业基础。

  所谓“搭建框架”确切地说是搭建一个专业知识的框架,构建与之相适应的专业和课程体系,覆盖该专业对应职业岗位群需要的最基本、最主要的知识和技术,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条件学好这些课程,掌握本专业必备的知识和技术,达到必需、够用原则。搭建专业知识框架的过程宏观上体现的是学院在办学理念的指导下,构建专业体系和课程体系的过程,而在此过程中培养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则是必不可少的要素。

  专业建设方面,学院紧紧围绕地区主导产业,有针对性地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形成了以机电、服装纺织、经济管理、信息技术、食品生物为主导的专业群,专业建设框架颇具规模。2011年,学院新申报软件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动漫设计与制作三个专业,使专业总数达到34个;同时机电一体化专业被评为山东省级特色专业。

  课程建设方面,学院以创建精品课程为突破点,初步形成了以精品课程为核心、优质课程为主体的课程框架体系。2011年,学院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成功入选山东省级精品课程。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院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强化师资队伍的专业化、专家化建设,形成了一支数量基本满足需要、结构比较合理、能够适应高职教学的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11人,其中双师素质教师120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180人,长期外聘企业高级技师、专家、专业技术人员80余人,保障了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在注重培养教师个人业务能力的同时,十分重视打造专业教学团队,2011年,学院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团队被评为山东省级教学团队。

  框架是轮廓,框架是结构,框架是体系。学院为学者,搭建知识的框架,成才的框架;为师者,搭建育才的框架,树人的框架。搭建框架离不开先进的教育理念的规范和指导。教育理念是学校的灵魂,它决定着学校办学特色和学校独特目标,学院需要经常对教育理念内涵进行探究,让崭新的教育观念始终贯穿在框架的搭建和改造之中。

  掌握工具篇

  今朝强能招招备 明日事业处处赢

  丁宁,女,中共党员,2006级经济管理系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丁宁多次组织并主持学院的迎新、元旦、体育节等大型文艺晚会,并担任学院校园之声广播站播音员,通过在校期间的锻炼,她的普通话水平和主持水平突飞猛进。2008年12月,丁宁进入山东得利斯集团,充分发挥播音主持特长,担任北极神公司会议主持工作,并主持了公司的多个大型文艺活动;2009年3月,因工作表现优异,被选拔进入得利斯集团董事会担任董事长文书一职,同年11月被破格提拔为董事会联络处科长。丁宁的优秀是学院坚持以“工具性知识”塑造学生全面素质的结果。

  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外,“工具”的掌握也必不可少,这里的“工具”可以理解为“工具性知识”,它在个人职业生涯中不像专业知识那样占主导地位,但却必不可少。“工具性知识”在高职课程体系中主要靠公共基础课来承担,学院把高职学生职业生涯中所必需的“工具”概括为四种:阅读能力、普通话、英语和计算机。阅读能力决定着个人职业生涯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自学的能力;普通话和英语则是日常交际必不可少的工具;计算机应用能力则决定着信息处理和应用水平的高低。

  学院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入手,适时调整专业课和公共基础课的比例,在保证专业课学时的同时,以有效、实用、够用为原则,针对各专业特点和学生需求,积极拓展大学语文、英语、计算机等学科的实用性教学,各类公共基础课必须包含专业要素,在专业基础课中开设专业英语和计算机课。学院鼓励公共课教师随专业教师到企业实习锻炼,了解企业需求,在公共课教学中更好地融入专业理念。目前,学院所有专业都根据自身特点开设了大学语文、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大多数专业都开设了专业英语,部分有条件的专业能做到双语教学。

  学院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认证考试,学院已有十几个专业与教育部、国资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信息产业部等有关技能等级鉴定和职业资格认定衔接考试认证,每年各专业学生参加普通话、英语、计算机及各类专业等级认证5000人次以上,通过率高达90%以上。

  学院培养的人才要具备必需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还要有专门的语言工具:普通话、阅读、英语、计算机语言工具。早在20世纪末,有识者就指出:21世纪的人才结构必须是“专业+英语+计算机”,还有人把英语和计算机比喻成人才结构的两个翅膀,有了这两翼,才能真正飞起来。可见掌握工具对培养人才是至关重要的。

  精熟一技篇

  千锤成利器 百炼出纯钢

  王辉,男,2007级经济管理系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王辉多次参加各级会计电算化技能大赛,屡获佳绩,专业技能过硬。2009年10月到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阳光村镇银行实习,并于2011年8月进入宁夏贺兰回商村镇银行就任资金营运部总经理职务。实习刚两个月时,银行更换新系统,由于专业扎实,在单位组织的技能比武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并在上柜三个月后进入财务部工作,很快掌握了银行会计及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票据业务等银行工作的基本技能。后进入宁夏贺兰回商村镇银行,组建了该行的资金营运部,并在3个月内创造了净利润500万元的惊人成绩。王辉的成绩在于他掌握了一门专业核心技能。  

  “精熟一技”是指熟练掌握一项专业核心技能。专业核心技能可以理解为从事某专业所必须掌握的最核心的能力。学院在以实践技能培养为主要目标的高职教学中,打破课程界限,构建协调统一的知识体系,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教学实践中、在企业顶岗实习的生产实践中、在各类技能大赛的训练比赛中熟练掌握本专业过硬的核心技能。

  为践行这一人才培养理念,学院启动了“校中企和企中校”建设,陆续成立了惠发商学院、海韵汽车电子研发公司、昌达机电研训中心等,2011年6月,又成立了“数控装备产学研一体化联盟”,由省内外26家数控装备企业共同组建,创新实施“设备人才同步制造,产品服务捆绑推销”的全新理念,集教学、研发、生产、实习、培训、售后服务于一体,努力实现工艺、技术、装备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成为学院探索特色鲜明的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的最新模式。

  职业技能大赛同样是掌握专业核心技能的有效途径,学院已连续三年承办了山东省职业院校服装制作或模特表演技能大赛,得到了各级领导及参赛院校的认可和赞誉。自2009年至今,学院师生共获得国家级大赛一二三等奖15个、省级大赛一二三等奖26个、市级大赛奖项100多项,学院还荣获“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奖”“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奖”等多项荣誉。

  潍坊工商职业学院勇于探索,从封闭式的经院学府变为开放式的社会大学;从重知识的积累变为重技能的锤炼;课堂从校园延伸到社会、企业;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力求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急切需要、熟练掌握一门技术的特殊人才。

  立体包装篇

  外塑形象衣冠正 内修品德心镜明

  刘兵帅,2008级涉外旅游专业,现就职于山东昊宝服饰有限公司。2011年3月,参加昊宝男装“为谁而工作”演讲比赛,荣获二等奖;2011年获诸城市鑫城杯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导游服务技能比赛荣获二等奖。他深有感触地说:在校期间的学习,从某种层面来说,培养的是一种终生学习的能力,当前掌握的技能以后会变得陈旧,然而一旦将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培养起来以后,你将终生受益,诚如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刘兵帅的能力得益于学院优秀文化的熏陶。 

  如果说“搭建框架、掌握工具、精熟一技”这三者讲的都是如何掌握知识、磨炼技能,是“硬实力”,那么“立体包装”则是要求人文素养、心理素质等全方位的内修外练,是“软实力”。从近几年的就业状况调查来看,用人单位不仅看重学生的“硬实力”,亦十分看重“软实力”,其中包括相互协作、沟通的能力,严谨的纪律性和敬业精神,健康的心理素质等。因而对于职业教育来说,“立体包装”就是一种文化的包装,是一个学校文化底蕴的缩影。在教书育人的各个环节中,潍坊工商职业学院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意识,认同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服务的理念。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学到了本领,更可贵的是学会了做人和做事,从而备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学院的软实力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营造鲜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学院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精神品格为目标,以锻炼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加强学生社团组织建设为切入点,实施文明养成、榜样励志、社团培育、制度建设、平安和谐的“五大文化建设工程”,营造科学、文明、健康、活泼的文化氛围,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校园文化建设突出育人功能,确立了管理育人、教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整体观念。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以体育文化节、科技节、宿舍文化节、各类社团活动为主要形式,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积极开拓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编辑发行了《潍坊工商职业学院院报》、《红枫》、《道德沙龙》等期刊,建设了校友园、校史馆、艺术馆、密州文化长廊等文化场馆,同时搭建网络宣传平台,努力打造“人文校园”、“数字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同时,鼓励学生创办各种社团组织。学院社团联合会下属社团56个,涵盖了体育运动、社会服务、文化艺术、文娱活动、学术科技、理论学习六大类,各社团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让学生自主筹划、组织,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广阔的舞台。

  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学院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心理档案、心理问题筛查、咨询、跟踪、危机干预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实施信息联络员月汇报制度。科学完备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造就了大学生们积极、上进的心理素质,使其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学习、生活和工作。

  “搭建框架、掌握工具、精熟一技、立体包装”的人才培养新理念,是潍坊工商职业学院在多年来的办学实践中,对高职人才培养内涵深刻解读的重要成果。在此理念的指导下,学院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山东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山东省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称号。“十二五”期间,学院将进一步以深化内涵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谋求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为实现学院“十二五”规划的发展目标,把学院建设成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强校、名校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