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生终身受用的教育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2-06-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记: 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吕氏春秋·本生》 校啦啦操队获全国锦标赛中学组冠军 素养教育·石语 学校管乐团赴欧洲参加国际比赛 校训:守正出奇

  江苏省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是于2003年创办的一所民办学校,坐落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目前,共有初、高中部6个年级、56个班级、2766名在读学生。

  建校9年来,学校奉行“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高素养”的办学宗旨,恪守“守正出奇”的校训,秉持“素养教育”的核心理念和办学特色,追求“山—挺拔沉稳,水—秀丽灵动;东外学子,举止高雅,气质高贵,品德高尚,志向高远”的学子培养目标,弘扬“同心同德,尽心尽责,自尊自强,共存共荣”的员工精神,形成了“鹰一样的个人,雁一样的团队”的优良校风。办学成效卓著,已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学校。

  学校深入实施素养教育,培养出了一大批高分、高能、高素养的优秀学子。学校管乐团荣获荷兰国际音乐节表演金奖,健身操队、棒球队、花式跳绳队、篮球队、合唱团等社团多次在各级比赛中夺冠;学生们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美术、书法、演讲、征文、科技等竞赛中屡获全国、省、市一等奖。建校以来,学校每年中、高考成绩均名列全区第一、全市前列,被外界赞誉为“东外奇迹”。

  学校先后获准成为了全国养成教育实验学校、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实验学校、南京大学优质生源基地、南京市优秀教科研基地学校、江宁区首批特色学校。

  2011年,学校因素养教育特色显著,在首届“中国当代特色学校”评选中,被评为首批“全国百强特色学校”;2011年12月,学校因阳光体育锻炼开展持久有效,作为江苏省唯一一所中学代表应邀参加了在福建泉州市举行的“全国贯彻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研讨会并做了经验交流发言。

  学校的发展源于对素养教育的校本思考与实践。

  教育主张:从“素”出发,以“养”为道

  理想的教育需要教育的理想来追求,教育的理想更需要理想的教育来实现。素养教育是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教育的核心理念和办学特色,是学校坚守教育理想九年创业、九年求索的教育经验、办学思想的积淀、提炼和完善,更是基于校本践行素质教育的一种创新实践和理论发展。

  素养教育是一种怎样的教育

  要说明什么是“素养教育”,不能不先说说“素养”一词。

  1.素养一词为中国所独有,由“素”、“养”二字合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教育属性。“素”本义是“以麦杆为原料的草编工艺品或未染色的丝绸”,具有“本来的、原有的、本质的、本性的”等含义,又引申为“日常的,平时的,一向的”等义项。对教育而言,“素”便是生命所拥有的天生潜能,正是“素”提供了“养”的基本凭借和发展可能,同时也表明素养的形成需要“平时”日积月累的长期过程;“养”本义是“放牧羊群”,引申为“养育、培养、养护、修炼”等行为实践和由此达成的结果“教养、学养、涵养、修养”。对教育的启示在于,养是生命情感及时间上持续投入的关照行为,是素养形成的最根本方式和状态。

  2.“素养”与“素质”并不等同。“素质”往往是先天生成和后天练成,后天方面也更多体现为某种知识、技能的具有;而素养是慢慢养护和修养而成,是人的趣味、品质、个性、思想、心胸、情怀、创造力等精神层面所达到的一种境界,是直达灵魂的内在修为,更具人文精神、人格意义和心灵指向。有素质并不等于有素养,当前,食品安全、交通灾难、金融乱象、诚信危机、人心冷漠、专家失德等现象的出现,并不都是由于相关人员缺乏专业素质,而主要是因为他们道德、责任、良知等人性素养的严重缺失。当然“素养”离不开“素质”的基础,“素质”经由心灵的涵育转化,也可由“知”到“识”、由“技”到“能”、由“才”到“品”地升华为“素养”。所以,“素养”一词比“素质”内涵更丰富,更能体现教育和修行的意义,反映了人们对于生命规律和生命价值的无比敬畏,对高贵的心灵世界的无限追求。

  从“素”出发,以“养”为道,唤醒生命潜能,养护个性品质,提升心灵素养,激发主动生长,促进和谐、充分地发展。这种从生命的原点出发,以建构在中国传统四养教育“性、正、志、德”基础上的新素养内涵——潜能禀赋、思维智识、意志品质、内心秩序——为基本素养内容构成,依循“自我教育”法则和“不教而教”法则,透过教师的“尊重——引领——协助——解放”这一基本教养路径,来唤醒学生的主动成长欲求、向上发展本能和才华示现模式,帮助学生达成生命内部能量的顺畅流淌和良性滋长,以最终实现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快乐成长、积极学习和幸福完满人生的教育,就是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所理解和实践的“素养教育”。

  “素养教育”是素质教育理念下该校一种理论构建及实践探索,也体现和传承着我国古代极为重视人的品德修养和人格塑造的教育思想和文化特性。素养教育理念的形成与逐步完善,使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有了自己鲜明的教育主张,有了自己的教育追求,明确了要办什么样的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培养人的系列重要问题,也逐渐构建和充实了学校教育的理论实践体系,为学校教育铸魂,引领和涵育着师生们成长发展,推动着学校向更高层次稳健跃进。

  价值追求:关注学生心灵世界的完善程度

  素养教育以“涵育学生终身受用的高素养”为办学宗旨,关心的不只是学生的分数高低,更看重他们心灵世界的完善程度;追求的不只是部分学生的优秀和升学,更在乎每一名学生的健康且充分的发展;着眼的不是学校一时的名利,而是学生一生的幸福。让学生成为爱学习、爱生活、有理想、有胸怀、有情趣、善思考、能创新的人,引领学生在自由、自主的发展中去获得幸福的方法和途径,迈向美好的生活。育人为本,做有理念、有良心、有品质、有生命力的教育,是素养教育的价值追求。

  这种价值追求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他们经历了一番理性的思索、良知的叩问和思想的顿悟的结果。

  1.向思想更深处漫溯。教育的本质意义是什么?古希腊柏拉图说教育就是“唤醒沉睡的灵魂”,关注人的内心成长,由蒙昧转向睿智、澄明;法国思想家蒙田在《论儿童的教育》中说:“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获利和获物,也不在外表的炫耀和装饰,而在于修饰和丰富他的内心,希望塑造和教育出一个有才能有真本事的人。”罗素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应该是教会学生获得爱和幸福的正确途径与方法。漫溯教育长河,从孔子到陶行知,从卢梭到杜威,都通过“教育即生长”这个论断道出了教育的本质……学校一班人在对话古今大师、经受思想洗礼的同时,也逐渐明晰了教育的真谛:教育就是“树人”,是促进人的成长发展,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价值在于培养学生一生自主追求幸福的能力。

  2.从现实惨淡处转身。放眼周边各级学校和整个教育界的现实,不少学校把教育简化为单一的教学,把质量等同于显性的分数,把高升学率奉为教育的成功,通过严管苦练、加班加点等“汗水加时间”的高耗方式在苦挣分数,渴求好的考试成绩和高升学率来赢得认可和赞誉,无视一个个鲜活生命的个性特点、心理需求和身心健康,忽略了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的个体存在和群体发展,用一种模式禁锢所有人,用一把尺子衡量着各类人。学生在分数的获取和竞争中耗尽了心力、压抑了个性、泯灭了创造力,内心充满自卑、焦虑、苦闷和挫败感,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和乐趣。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一班人痛心地感受到,这种狭隘片面、急功近利的教育是短视、错误甚至罪孽的,已经背离了教育的本义,于是他们毅然转身寻觅充满人性与良知、真正为了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

  3.朝前景光明处行进。通过对素质教育思想理论的全面深入的学习和研究,他们仿佛一下子找到了自己教育的方向和愿景。不过,在推行中,他们又遇到了难题和困惑:素质教育理论先进丰富,但在如何实施推行方面却很少有可操作性的指导和成功的样本,而且无法绕开考试、升学这一关。现实中曲解、浅行、敷衍的现象还较严重,有喊喊口号只做表面文章的,有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开展一些活动、减少一些学业负担的,有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学生一些表演才艺的,有认为素质教育就是走出校门参加一些社会实践的,有认为素质教育就是放手不管、任学生自由活动的等等;即便是一些真心实意认真践行素质教育思想的学校,也还存在着重课外轻课堂、重技能轻素养、重亮点轻全面、重热闹轻内涵、重活动轻课程、重速成轻发展、重模仿轻探索的现象,实施的层次还较低,走的还是附加式、改良式、局部式的路子,各项工作的开展和措施的实施还是处在隔离的、零散的、随意的状态,没有整体的全面的落实。然而,东山外国语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还是从对素养教育的思考和探索中看到了无限美好的前景,决心脚踏实地地来探寻、来创新,走出一条基于校本践行素质教育的成功之路。

  实践智慧:激发每个人向上向善的本性

  素养教育理念在养,方式在养,过程在养,“养”是素养教育的显著特征和实践途径。养出学校好的风气、好的文化、好的生态、好的质量,养出学生好的习惯、好的品格、好的人格、好的学问、好的能力、好的身体、好的志趣、好的个性,以养为道,顺其自然,行其当然,成其必然,实现学校的育人目标和价值追求。

  如何以养为道呢?

  1.学生是成长和发展的主体

  尊重主体是教育的真情怀,学会放手是养的大智慧。素养教育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具有很鲜明的“儿童立场”,蹲下身子倾听学生,敞开心扉信任学生,教师敢于放手、巧于示弱、善于激励,给学生锻炼的机会,给学生展示的舞台,给学生自主的权利,给学生自由的空间,采用尊重、引领、协助、解放等教养方式,促进学生的自我觉醒、自我规划、自由生长和自主发展,让学生在成为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体验的主体同时,真正成为成长和发展的主体,使学生的发展有方向无框框,有底线无上限,有起步无终点,教育呈现出自由和谐、活力无限的生态。

  (1)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数年来学校一直致力于以培养学生学习力为核心目标的高效课堂改革与建构,形成了充实活跃、生命律动的“素养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宰和主角,他们自主设计、自主研学、自主展示、自主评价,每堂课黑板上都呈现着满满的“我的问题”、“我的疑惑”、“我的发现”、“我的收获”,内容学生可以决定,作业学生可以选择,试卷学生可以参与出题。学会“学”、“问”、“思”、“悟”,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成为管理的主力。在充分发挥学生会、团总支、班委会管理作用的同时,还成立学生校务自主管理委员会和各类志愿者组织,让从班级、宿舍、食堂到校园内的环境、秩序、纪律、安全、服务等各项事务都有人管理,让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管,人人都做班级、学校的主人,量化考核和各项评比标准与执行都由学生完成,管得及时,管得用心,管得成功,在管出成效的同时也管出了能力、智慧和快乐,学会了合作与担当。

  (3)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角。好的学校一定是活动开展得丰富精彩的学校。学校自创办以来,一直非常重视各项活动的开展,如:爱心义卖、校园达人秀、英语节、艺术节等,让学生自己策划筹备、自己组织分工,自己表演实践,在活动中开启智慧、锻炼能力、展示才华、磨炼意志、增进友谊、学会合作、提升审美、懂得规则、体验成功,在“知、行、情、意”的统一中锻炼成长。

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