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点亮山村孩子求学路
■本报记者 李伦娥
一名在校大学生,在两年多时间里,53次往返湖南省最偏远的湘西腊尔山,只为一件事:义务支教。
两年来,他爬山涉水,餐风露宿,自己买菜做饭,掏钱给孩子们买衣服文具,给孩子们生活费,用爱心点亮了山村孩子的求学路。
他就是湖南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大四学生李正龙。
结缘 一个偶然的机会走进腊尔山
李正龙与腊尔山结缘,纯属偶然。
那是2009年10月,李正龙新认识的一个朋友要去腊尔山义务支教。出于好奇,李正龙一起同行。“我清楚地记得,那是10月12日。”李正龙说。没想到这一去,那个名叫拉忍的小村子,就长在了李正龙的心里,再也没能放下。
拉忍,苗语意为“山之界”。还真有些名副其实。腊尔山属美丽的凤凰县,但却是凤凰的西伯利亚:山高奇寒缺水,几年前才通路通电。村子不大,159户865人,但极贫,2010年人均收入才500多元。
尽管村子穷,但还是有个名为拉忍小学的教学点,二年级以下的孩子在这里就读,隔年招生。
第一次上山,学校有二年级和幼儿班两个班,李正龙被安排教幼儿班,17个孩子。
学校没有教室,唯一的代课老师龙文刚,将自己的两间房子腾出来。
幼儿班只有语文和算术两门课,李正龙为他们加上了美术、体育、音乐课。
上体育课的场景让李正龙很心酸。学校没有操场,也没有体育器材,李正龙就让他们到山坡上的晒谷场去,将孩子们分成两组进行接力跑,赢了的发一颗糖。那一天,太阳下山了,孩子们还不肯下课。
“山里的孩子很聪明,可是太缺老师了。”这是第一次进山后,李正龙最大的感慨。“只要没课,我就来教孩子。”下山时他对龙老师和孩子们说。
依恋 孩子们对他产生了深厚感情
一诺千金。这一年,他又两次上山。此后的两年多时间,他一共往返腊尔山53次。
这两年,只要没课,李正龙一准出现在拉忍,大四上学期,他干脆将所有的实习时间全给了拉忍,有课时上课,没课时就拿着摄像机到处拍素材。
在拉忍支教,李正龙最大的困难是语言不通,村民们大多说苗语,学生们也没几个能说汉语的,好不容易班上有个叫杨锦莉的小女生,汉语词汇多一点,两年里,她基本成了李老师的小翻译。
第二个难题是孩子们的基础确实不好,李正龙让他们每天写日记,很多孩子不会写,结果交上来是一句话:“今天我放牛了”、“今天我砍柴了”。这让李正龙很心酸。
有一天,李正龙发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在村口玩。后来才知道,这个叫林生的孩子,父亲残疾,母亲跟人跑了。当天晚上,李正龙就来到孩子家,结果门一打开,露出的居然是3个小脑袋。李正龙决定帮助他们,负担3个孩子每月大约50元的生活费。(下转第三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