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大有可为
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既是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大行动,对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也有人认为,“2011计划”的实施主体是部分知名高校,与地方院校特别是与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无关。作为一所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德州学院以构建太阳能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为平台,大力实施学科融合、产学联盟、校校合作和校所联合,走出了一条协同创新发展的特色办学之路。德州学院的探索与实践证明,实施“2011计划”,推动协同创新,对于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非但不是无关,而且大有可为。
1.我国高等院校分类指导的原则性和协同创新的层次性,赋予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推进协同创新进程中的特殊使命,必将大有作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经过10余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高等教育大国,国家也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分类指导的建设原则。在数以千计的高等院校中,只有少数高校以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多数院校则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主,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
正是基于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2011计划”明确提出,要探索建立适应于不同需求、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新模式,其重点任务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一是面向科学技术的前沿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依托高等学校(主要是名校)的优势特色学科,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等开展实质性合作,吸引和聚集国内外的优秀创新团队与优质资源,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知识创新模式,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气氛,持续产出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逐步成为引领和主导国际科学研究与合作的学术中心。二是面向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鼓励各类高等学校(包括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通过多种形式自觉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支持地方政府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引导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等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产学研用协同研发,推动高等学校服务方式转变,构建多元化成果转化与辐射模式,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战略咨询服务,在区域创新发展中发挥骨干作用。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过程中应运而生的,据最新统计,这类院校已近300所,在校生600万人,占全国普通本科院校的1/3。而这些院校多数设在地级城市,且绝大多数都是所在城市唯一的本科高校,与地方有着天然的、紧密的联系。越来越多的理论和实践证明,没有这类院校的强大,就没有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显然,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贯彻落实“2011计划”的进程中,通过面向区域发展、加强协同创新、促进科教结合,着力解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不仅将大大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服务能力,而且也将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德州学院基于太阳能研究与技术推广协同创新中心构建的探索与实践初见成效。
德州学院是德州市唯一的普通本科院校,2000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是中国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典型代表。十多年来,我们立足德州,着眼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按照“顶天立地”和“错位发展”的办学思路,整合优化各类资源,通过服务地方特色产业,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学科专业特色。近期,我们依托学校的优势学科专业,与中科院清洁能源研究中心、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太阳能研究所、德州皇明太阳能集团协同创新的机制已初步构建成功,并已显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德州市太阳能产业集团自上世纪90年代初成立以来,以光热、光电产品为主,由于其理念领先,取得了跨越式的快速发展。目前其光热产品已占全国的1/3、全球的1/10,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的太阳城、世界的太阳谷。我们作为德州市唯一的本科院校,在服务太阳能这一新兴、主导产业中,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一)学科融合。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产业体系发展方向,加大校内学科、人才的协同,发挥多学科优势,提高集成创新能力,是实施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的前提。多年来,德州学院紧紧围绕德州市太阳能产业集团的发展需要,着力实施校内学科、实验平台和人才的整合。一是实施学科专业整合,利用学校热能、物理学、生物学等已有资源,在全省率先设立了热能与动力工程学科专业,并开办了“太阳能班”。在学校“十二五”专业建设规划中,确立了根据德州中国太阳城发展需求,着力打造能源与机械类专业群的专业发展目标。二是实施平台整合,将与太阳能有关的重点实验室进行整合,对生物物理、生物技术与生物资源利用、配位化学与功能材料等三个省级实验室实施共建共享,通过重组学科布局,整合实验室资源,围绕太阳能产业着力发挥协同创新优势。三是实施人员整合,根据研究方向和个人专长在全校范围内选聘人员,组建了“德州学院清洁能源研究与技术推广中心”。
(二)产学联盟。产学联盟、校企协同是高校和企业实现资源优势整合的一种有效方式。2006年,我们围绕太阳能产业,与皇明太阳能集团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开始实质性推进校企协同,构建了基于太阳能研究与技术推广的产学联盟。一是坚持实验室、研究项目和实训基地共建。一方面,学校充分利用现有大型仪器设备资源,构建开放共享平台,于2009年成立了德州学院——皇明太阳能集团新能源研发中心。学校教师和皇明集团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参与技术研发,就企业技术革新、开发新产品、营销战略开展联合攻关。另一方面,企业利用产业优势为学校提供实习岗位、场所、设备和资金资助,2009年以来,皇明太阳能集团为学生提供800余个顶岗实习岗位。二是坚持师资队伍共建。学校每年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做“访问工程师”,全面了解企业的新工艺、新技术,提高了“双师型”教师的专业技能。目前,工科专业130多位青年教师已全部参加企业生产实践1-2次。同时聘请相关企业和产业领域的高级技术人员为专业特聘教授,目前,皇明太阳能集团受聘学校的兼职教师达80余人,大大缓解了“双师型”教师缺乏的难题。另外,学校积极为企业培训员工,近三年,学校先后为企业培训员工500余人次,有效提高了员工素质。三是坚持人才培养共建。探索出了“三三六”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新模式。即:办学结合行业需求、教学资源结合行业资源、学校培养结合企业培养的“三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课程设置紧跟生产过程、教学设计紧跟岗位能力、教材选配紧跟任务项目的“三紧跟”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共同编写特色教材,共同参与教育教学管理,共同监控教育教学质量,共同研发技术项目的“六共同”校企合作办学管理运行模式。在此基础上,学校正逐步构建起“强化专业技能、突出创新能力、提升人文素养”的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系。2009年以来,德州学院连续三次被评为全省企校合作培养人才先进单位。
(三)校校合作。地方高校践行国际化办学理念、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弥补教育资源不足、增强竞争优势、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们着眼于提升服务太阳能产业的能力,充分调研,抢抓机遇,务实合作,在全面了解国外合作高校的太阳能相关学科专业情况的基础上,利用德州承办“世界太阳城”大会的有利机遇,与前来参会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和韩国极东大学在“太阳能热利用”和“新能源装备”专业教学、科研合作方面建立联系,并分别与两所高校签署合作协议,在引进国外太阳能相关专业优质课程、研究成果,吸引高级专家来我校参与新能源与再生能源领域研究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的合作,打造了国外高校清洁可再生能源领域新技术交流展示平台,提高了我校“太阳能热利用”和“新能源装备”的特色专业办学水平,以更高的起点、更优的服务、更强的技术与德州市太阳能企业对接,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
(四)校所联合。地方高校与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合作,着力搭建地方产业发展高端需求与科研院所科研成果对接的平台,是提升地方高校服务地方服务能力的重要平台。2011年,德州学院与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签署了《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与德州学院合作协议书》,共建“清洁能源研究与技术推广中心”,以协同创新战略联盟为平台,联合开展清洁能源领域重大项目攻关。目前已成立了“中科院物理所—德州学院共建‘德州学院清洁能源研究与技术推广中心’”合作协调工作小组,确立了双方合作的两个主要研究方向——太阳能光热与太阳能光电,初步形成了稳定的科研团队,形成了定期的学术讲座制度,建立了人员交流、互派机制。目前,德州学院已经选派4名科技和管理骨干到中科院物理所学习;中科院物理所5名高级科技专家到德州学院担任兼职教授,并提供联合培养研究生、人才培训等方面的支持。此外,举办了由中科院物理所、德州学院、太阳能企业共同参与的技术推广(成果转化)研讨会,解决了一批清洁能源产业建设中涉及的技术、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技术难题,促进研发成果的推广与产业化。
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德州学院与其他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协同创新的机制已经基本形成,且已经初见成效。近三年,学校通过与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联合承担了“热水器内胆的外加电流阴极保护”、“基于PSPICE仿真技术太阳能独立电源最优系统的研发与应用”、“小型风力发电机限速控制装置”等6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联合技术攻关18项,共同完成科研成果30项,直接经济效益达9560万元。鉴于在地方太阳能产业方面的突出贡献,学校被德州市委、市政府记集体二等功。地方太阳能的优势产业也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在教育部主办的四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我校共获得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10项获奖作品均来自太阳能领域。其中,我校学生设计的“害虫自杀式太阳能灭虫器”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以现场总决赛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荣获特等奖。学校与皇明等10余家太阳能企业开办了“太阳能班”,目前已培养三届共计320名毕业生,全部进入了相应的岗位。这些学生因“专业知识实、实践能力强、职业素养高”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
实施协同创新计划,对于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必须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立足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突破内外部体制机制壁垒,大力加强校校协同、校企协同、校地协同和校所协同,着力建设地方性高水平大学,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作出重要贡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