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的民生情怀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2-08-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记者 李曜明 张以瑾 高靓 柴葳 

  让每个孩子都有学上,让每个孩子都上好学——站在教育规划纲要出台的历史节点上,这两句话更能概括中国教育的使命与追求。

  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两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从沿海到内地,各项落实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新建扩建幼儿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对于一幅需要十年才能完全展开的宏伟画卷来说,两年只是开端,但这个开端所奠基、勾画和展示的,恰恰是这轮史无前例的教育改革最根本的主题,那就是回应老百姓呼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贴近民生的教改道路越走越宽

  “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投入500亿元,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困难地区发展学前教育。2011年,国家遴选千所示范性中职学校,校均投入1000万元。

  仅仅是在两年前,很多城市的家长为了送孩子上心目中的好学校,不得不花钱、托关系,甚至举家陪读。

  山西晋中北田村村民郝巧根,为了让女儿进城读书,不惜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那时“房租高了,土地撂荒了,收入少了,吃肉的次数少了”。

  “二三流学校学生往一流学校跑,农村学生往城里跑。”一位老校长一语道出当时中国教育人口的走向,结果是“一流学校人多得挤不下,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人又少得办不下去”。

  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生活日渐宽裕的中国老百姓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仿佛一夜之间,刚刚“有学上”的人们,开始迫切地要求“上好学”。对于一个拥有世界最大规模教育体系、受教育人口最多,且刚刚全面普及义务教育的大国来说,这样的需求似乎来得太快、太急了。然而,对于孩子成长和家庭幸福来说,这样的需求并非没有道理。

  因为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信息化社会,受教育程度越来越与个人前途命运、家庭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单从就业率指标来看,世界经合组织34个成员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平均比高中毕业生高9%。

  再急切的家长心里都明白,教育从普及走向优质有一个过程,优质学校不是一夜就可以形成的。于是,择校一度成了一部分人为自家孩子“上好学”的不二选择。与此同时,为了上一所好学校,竞争的“起跑线”一再提前,甚至延伸到学前教育

  择校犹如“饮鸩止渴”,由此造成的无序竞争,更使得优质教育资源的分配出现了“贫者益贫,富者益富”的“马太效应”,严重影响了教育公平的实现。

  学前教育入园难、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如何解决这一系列热点、难点问题,让更多的孩子都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既是生活条件逐渐好起来的亿万家庭最深切的呼声,也是教育规划纲要着力破解的难题。

  在追求“上好学”的目标上,国家意志与民众呼声达成了最大程度的共识,那就是把优质教育的“蛋糕”做大!

  针对“入园难”问题,2010年1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将发展学前教育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投入500亿元,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困难地区发展学前教育。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在国家层面上实施学前教育系列重大项目。根据计划,3年内,各地将新建改扩建幼儿园9万多所。这些消息,让心急的百姓笑逐颜开。

  为了治理“择校”顽症,各地打出“组合拳”:

  切断利益链——江苏盐城化解学校债务、杜绝择校费;改革指挥棒——山西晋中优质高中向所有初中分配招生指标;共享教育资源——四川成都打破城乡界限、一体化集团化办学;强化师资队伍——浙江嘉善提高农村教师待遇、鼓励双向流动。

  “没交一分钱,没托一个人,孩子名正言顺上了盐城实验小学”,家住江苏盐城的周先生说,孩子在家门口的好学校读书,是他两年来最开心、最幸福的事情。

  然而,如果仅仅满足家长们“上好中学,考好大学”的单一教育诉求,即使优质中小学的“蛋糕”做得再大,教育改革的路也难免会越走越窄。合理引导家长的教育需求,完善教育体系和结构,办多样化的教育,走多元化的成才之路,才是真正贴近民生的教育改革之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含其中》的报告中曾指出,教育系统不可能无止境地满足迅速增加的需求,此时教育需要作出选择。而教育的选择就是社会的选择。

  教育改革的选择其实有两种:一种是有求必应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另一种是高瞻远瞩地引导社会的教育价值取向。如果深入观察这一轮教育改革,我们不难发现存在“双轮驱动”的现象,即在为老百姓提供“想要的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现代社会“应有的教育”,职业教育即是一例。

  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以来,各级政府倾其所能,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力图做大另一块“蛋糕”,为更多的孩子提供同样优质的教育,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搭建更为广阔的成才空间。

  2011年,国家遴选10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并予以重点“武装”,校均投入1000万元。加上之前已经建设的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校均投入2000万元),职业教育也有了国家级“重点学校”,据悉,第二批371所中职示范校建设也已立项。这些优质重点职业院校,是国家经济建设的排头兵,也是响当当的优质教育品牌。

  国家投入156亿元,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

  力推校企合作,组建近500个职教集团,5600多家企业参与,涉及43个行业,覆盖30%的中职、80%的高职院校。

  打通中职与高职的通道,拆除中职和高等教育的藩篱,注册入学、“技能高考”等在一些地区开始试点。去年,湖北省500多名没摸过普高教材的中职生进入了大学。

  “过去在黑板上‘跑’火车,现在在动车组模拟仿真驾驶系统上‘开’火车。过去毕业生操作技能不强,学生就业困难。现在我们的毕业生,用人单位抢着要。”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校长胡定军的一番话,折射出整个中国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态势。(下转第二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