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生源局部紧缺难题如何破解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2-08-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陈宝泉

  每到招生季节,生源问题总会成为社会关注的敏感话题。山东省近日公布的专科批次第二次征集志愿投档情况显示,这一批次共有5.6万个招生计划指标,但仅投出不足3000份考生档案。日前发布的《2012年高招调查报告》显示,生源缺口主要集中在高职批次。为此,一些高职院校打出“驾驶培训免费”,“新生发手提电脑”等招牌,还有民办高职动员学生回乡招揽生源。考生、家长一时很难作出抉择。

  笔者与多年从事职业教育的专家探讨,认为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存在,但是原因非常复杂。十几年来,我国各年人口出生率起伏很大,当下经济景气情况也难预料,还有由复杂因素派生出的公众对于接受高中后学历教育的期望值,即适龄青年参加高考的比率。在如此复杂的情形下,解决之道不仅要增加投入、追加政策,更要深化改革,顺应考生就业、企业用人、社会进步的规律,理顺职业教育发展的结构、体制与环境。

  首先要逐步建立适应职业技术教育的体系。目前我们的职业教育体系还未能突破学历教育的单一体制。高职院校隶属于大专层次。在当前很多考生、家长的心目中,高职高专再怎么强势也不如本科层次。高职招生属于高校统一招生,使用与普通高校招生相同的考卷,考生的实践基础无法被证明。在同一个锅里,谁先下勺子,谁碗里的肉就多,这使得高职院校很受伤。

  再有就是高职院校的实力不仅仅在于学历教育,更在于瞄准职前准备的能力训练,这才是职业教育的魅力所在。目前各级各类学历教育的短处在于训练不足,在于实践能力没有精细化。比如修理行业,修自行车需要3个月的培训,修理汽车需要两年的培训,修理飞机需要3年以上的培训,这些差别都淹没在学历教育层次的统一规制里。由于学制不灵活,一名本科院校的毕业生想改行去高职接受短期培训不得门而入,这就束缚住了高职发展的空间。

  据了解情况的权威部门专家透露,高职招生的情况总体上看并不那么悲观。在有些省份,就业前景好,教育、训练质量高的高职院校录取分数线仍然高于省内二本线。经过循序渐进的改革,目前高职招收的新生已有1/3左右是行业对口、单考单招,即招收具有一定职业教育基础,并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考生。从全国高招的大格局看,行业理想、职业素质已引起高校和报考者的重视。有的医科大学与名校合并后发现,最适合学医的考生并非是高分考生,而是那些有志于医疗卫生专业、高考成绩居于第二层次的考生。

  需要作出持续努力的是推动社会进步,提升全社会对于劳动和劳动者,尤其是具有高技能劳动者的尊重。要在全社会破除学而优则仕,上学读书是为了成为“四体不勤”的“人上人”的陈腐观念。要使广大考生、家长明白,学技术的发展空间无限。没有大批合格劳动者,许多科技创新难免流于纸上谈兵,再高明的设计也难实现。基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我们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成败在于劳动者个体素质是否普遍提升。从国家、社会的宏观角度看如此,从个人、家庭的角度看也如此。

要闻